一种冷凝器贴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19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生产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贴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冰箱冷柜制作过程中的冷凝器贴覆装置普遍为单槽单压轮,铝箔胶带与冷凝器之间空隙较大,且易出现铝箔胶带撕裂现象,粘贴效率低,铝箔胶带贴覆质量受工人操作影响较大。为提高冷凝器贴覆质量和效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有效提升铝箔胶带贴覆效率和贴覆质量的冷凝器贴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冷凝器贴覆装置,包括主体、支架、压覆结构、铝箔导轮和导向轮,所述主体上部设有铝箔胶带套筒,铝箔胶带可转动置于所述铝箔胶带套筒上;以向前滚动贴覆方向为参考,从后向前,所述主体下部依次分别与所述支架固接、与所述铝箔导轮旋转连接、与所述导向轮旋转连接;所述压覆结构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下部,所述压覆结构包括两个参数一致的锥形圆台状压轮,以操作时冷凝管所在竖直面为参考面,两个所述锥形圆台状压轮下底相对、上底朝外且上底一端向下倾斜对称设置于所述参考面两侧并可水平滚动,所述铝箔导轮和所述导向轮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

    本技术方案中,先将铝箔胶带拉出,经铝箔导轮下方导向两个锥形圆台状压轮下部,左手对主体施以一定压力,右手握住主体前端使整个装置向前运动,导向轮控制粘贴运动方向,两个锥形圆台状压轮进行滚动贴覆。在滚动过程中,两个锥形圆台状压轮产生向冷凝管靠近的横向分运动,实现从冷凝管两侧对铝箔胶带进行挤压贴覆,形成标准的ω形状。本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单个带槽压轮在压覆铝箔胶带时易造成铝箔胶带撕裂的问题,还有效减少了铝箔胶带与冷凝管之间的空隙,增大了铝箔胶带与冷凝管之间贴覆面积,有效保证了铝箔胶带的贴覆效率和贴覆质量。

    优选的,所述铝箔胶带套筒后下方设有一压板结构,所述铝箔胶带套筒和所述压板结构通过一金属柱固接为一体,所述压板结构包括一水平的压板部和两个朝下朝前延伸的侧面,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平行且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两个所述侧面上相对应地开设有通槽,所述铝箔导轮通过螺杆螺母组件枢轴连接于所述通槽。操作时,通过手部按住压板部施力控制粘贴力度,确保铝箔胶带粘贴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竖直设置,其两端圆弧状中间线状,便于根据需要调节铝箔导轮的上下位置。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具有一圆弧端的不规则板状,所述支架以圆弧端朝下竖直设置,且其板状的两面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所述支架顶部为平面,所述顶部平面开有两个第一孔槽,所述压板部在对应位置开有与所述两个第一孔槽截面形状、大小一致的安装孔,所述支架通过与所述第一孔槽及安装孔相适配的螺栓固接于所述压板部下方,所述支架下部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外端向下倾斜的倾斜轴,所述倾斜轴外端端面上开有第二孔槽,两个所述锥形圆台状压轮分别枢轴连接于所述支架两侧的倾斜轴,并通过与所述第二孔槽相适配的螺栓限位于所述倾斜轴上,所述倾斜轴倾斜角度同所述锥形圆台状压轮的母线与轴线夹角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轴倾斜角度为a,10°≦a≦15°。

    进一步的,所述a=10°。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左右两侧倾斜轴的倾斜角度与锥形圆台状压轮的母线轴线夹角相同,这样设计使得在滚动贴覆过程中两侧锥形圆台状压轮产生横向分运动,实现对铝箔胶带的挤压效果,使铝箔胶带更好贴覆于冷凝管,形成标准的ω形状,统一贴覆标准,提升贴覆效率和质量,有助于提高产品换热效率。其中,a的大小可根据不同冷凝管进行选择。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与所述冷凝管相适配的凹槽,通过所述凹槽卡住冷凝管并沿着冷凝管的预铺设方向运动,有效保证整个装置沿着冷凝器的管路轨迹行走。

    优选的,所述铝箔胶带套筒上设有调整阻尼,用于对铝箔胶带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主体前端设有握把,以便于更方便地操作贴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贴覆装置,双锥形圆台状压轮设计,两个压轮独立运动,可有效解决单个带槽压轮在压覆铝箔胶带时易造成铝箔胶带撕裂的问题;支架两侧的倾斜轴设计使得在滚动贴覆过程中,两侧锥形圆台状压轮产生横向分运动实现对铝箔胶带的挤压效果,使铝箔胶带更好贴覆于冷凝管,形成标准的ω形状,统一贴覆标准,提高贴覆效率和贴覆质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便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有效减少了铝箔胶带与冷凝管之间的空隙,增大了铝箔胶带与冷凝管之间贴覆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体的轴测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的轴测图

    图中:主体1、支架2、铝箔导轮3、导向轮4、铝箔胶带套筒5、铝箔胶带6、调整阻尼7、握把8、锥形圆台状压轮9、压板部10、通槽11、第一孔槽12、安装孔13、倾斜轴14、第二孔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的冷凝器贴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主体1、支架2、压覆结构、铝箔导轮3和导向轮4,所述主体1上部设有铝箔胶带套筒5,铝箔胶带6可转动置于所述铝箔胶带套筒5上。优选的,所述铝箔胶带套筒5上设有调整阻尼7,用于对铝箔胶带进行限位;所述主体1前端设有握把8,以便于更方便地操作贴覆装置。以向前滚动贴覆方向为参考,从后向前,所述主体1下部依次分别与所述支架2固接、与所述铝箔导轮3旋转连接、与所述导向轮4旋转连接。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导向轮4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与所述冷凝管相适配的凹槽,通过所述凹槽卡住冷凝管并沿着冷凝管的预铺设方向运动,有效保证整个装置沿着冷凝器的管路轨迹行走。所述的压覆结构可转动连接于支架2下部,所述压覆结构包括两个参数一致的锥形圆台状压轮9,以操作时冷凝管所在竖直面为参考面,两个所述锥形圆台状压轮9下底相对、上底朝外且上底一端向下倾斜对称设置于所述参考面两侧并可水平滚动,这样设计使得在滚动过程中两侧锥形圆台状压轮9产生向冷凝管靠近的横向分运动,实现从冷凝管两侧对铝箔胶带进行挤压贴覆,使铝箔胶带更好贴覆于冷凝管,形成标准的ω形状,有效减少了铝箔胶带与冷凝管之间的空隙,增大了铝箔胶带与冷凝管之间贴覆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进一步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3所示,所述铝箔胶带套筒5后下方设有一压板结构,所述铝箔胶带套筒5和所述压板结构通过一金属柱固接为一体,所述压板结构包括一水平的压板部10和两个朝下朝前延伸的侧面,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平行且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两个所述侧面上相对应地开设有通槽11,所述铝箔导轮3通过螺杆螺母组件枢轴连接于所述通槽11,所述铝箔导轮3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操作时,通过手部按住压板部10施力控制粘贴力度,确保铝箔胶带粘贴可靠。进一步的,所述通槽11竖直设置,其两端圆弧状中间线状,便于根据需要调节铝箔导轮3的上下位置。

    如图1、4所示,所述支架2为具有一圆弧端的不规则板状,所述支架2以圆弧端朝下竖直设置,且其板状的两面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所述支架2顶部为平面,所述顶部平面开有两个第一孔槽12,所述压板部10在对应位置开有与所述两个第一孔槽12截面形状、大小一致的安装孔13,所述支架2通过与所述第一孔槽12及安装孔13相适配的螺栓固接于所述压板部10下方,所述支架2下部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外端向下倾斜的倾斜轴14,所述倾斜轴14外端端面上开有第二孔槽15,两个所述锥形圆台状压轮9分别枢轴连接于所述支架2两侧的倾斜轴14,并通过与所述第二孔槽15相适配的螺栓限位于所述倾斜轴14上,所述倾斜轴14倾斜角度同所述锥形圆台状压轮9的母线与轴线夹角相等,均为a,10°≦a≦15°,具体的根据不同冷凝管选择,本实施例中,优选的,a=10°。支架左右两侧倾斜轴的倾斜角度与锥形圆台状压轮的母线轴线夹角相同,这样设计使得在滚动贴覆过程中两侧锥形圆台状压轮产生横向分运动,实现对铝箔胶带的挤压效果,使铝箔胶带更好贴覆于冷凝管,形成标准的ω形状,统一贴覆标准,提升贴覆效率和质量,有助于提高产品换热效率。

    使用时,取一卷铝箔胶带6置于铝箔胶带套筒5上,将铝箔胶带6拉出,经铝箔导轮3下方导向两个锥形圆台状压轮9下部,覆于冷凝管上,左手按住压板部10施以一定压力控制粘贴力度,确保铝箔胶带粘贴可靠,右手握住握把8使整个装置向前运动,导向轮4控制整个装置沿着冷凝器的管路轨迹行走,两个锥形圆台状压轮9在冷凝管两侧独立运动,进行滚动挤压贴覆。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凝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压覆结构、铝箔导轮和导向轮,所述主体上部设有铝箔胶带套筒,铝箔胶带可转动置于所述铝箔胶带套筒上;以向前滚动贴覆方向为参考,从后向前,所述主体下部依次分别与所述支架固接、与所述铝箔导轮旋转连接、与所述导向轮旋转连接;所述压覆结构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下部,所述压覆结构包括两个参数一致的锥形圆台状压轮,以操作时冷凝管所在竖直面为参考面,两个所述锥形圆台状压轮下底相对、上底朝外且上底一端向下倾斜对称设置于所述参考面两侧并可水平滚动,所述铝箔导轮和所述导向轮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胶带套筒后下方设有一压板结构,所述铝箔胶带套筒和所述压板结构通过一金属柱固接为一体,所述压板结构包括一水平的压板部和两个朝下朝前延伸的侧面,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平行且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两个所述侧面上相对应地开设有通槽,所述铝箔导轮通过螺杆螺母组件枢轴连接于所述通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竖直设置,其两端圆弧状中间线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具有一圆弧端的不规则板状,所述支架以圆弧端朝下竖直设置,且其板状的两面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所述支架顶部为平面,所述顶部平面开有两个第一孔槽,所述压板部在对应位置开有与所述两个第一孔槽截面形状、大小一致的安装孔,所述支架通过与所述第一孔槽及安装孔相适配的螺栓固接于所述压板部下方,所述支架下部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外端向下倾斜的倾斜轴,所述倾斜轴外端端面上开有第二孔槽,两个所述锥形圆台状压轮分别枢轴连接于所述支架两侧的倾斜轴,并通过与所述第二孔槽相适配的螺栓限位于所述倾斜轴上,所述倾斜轴倾斜角度同所述锥形圆台状压轮的母线与轴线夹角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轴倾斜角度为a,10°≦a≦1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与所述冷凝管相适配的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胶带套筒上设有调整阻尼。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贴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前端设有握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生产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凝器贴覆装置,包括主体、支架、压覆结构、铝箔导轮和导向轮,主体设有铝箔胶带套筒;以滚动方向为参考,主体下部从后往前依次与支架固接、与铝箔导轮旋转连接、与导向轮旋转连接;压覆结构转动连接于支架下部,压覆结构包括两个参数一致的锥形圆台状压轮,以冷凝管所在竖直面为参考面,两个锥形圆台状压轮下底相对、上底朝外且上底一端向下倾斜对称设置于所述参考面两侧并可水平滚动,铝箔导轮和导向轮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单个带槽压轮在压覆铝箔胶带时易造成铝箔胶带撕裂的问题,减少了铝箔胶带与冷凝管之间空隙,增大了贴覆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海;肖长亮;赵晓军;崔伟;寇华鹏;王义照;许粤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2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