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快速构造物体的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益成熟,其被使用各个领域,在3d打印设备中都存在承接打印产品的工作平台,但是一些工作平台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例如,有的平台在工作时,其整体是固定的,但是其内侧的操作空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物品打印完成后,在将物品取出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打印物品出现损伤,而且有的平台的使用状态不够稳定,进而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容易因不稳而影响打印工作质量。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有的平台在将物品取出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打印物品出现损伤,而且有的平台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容易因不稳而影响打印工作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主体的内侧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下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外侧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上侧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内侧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后侧固定有第二连接套,且第二连接套的内侧连接有定位杆,并且定位杆的下端固定有支撑主体,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固定有加强板,且加强板上连接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与固定板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板的上侧设置有2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关于主动轮对称设置,且2个从动轮均通过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贯穿支撑主体与固定板相连接,且螺纹杆与支撑主体和固定板之间均为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套与螺纹杆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二连接套与定位杆之间为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与连接座之间为凹凸卡合连接,且活动板与连接座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中间为开口结构,且其开口尺寸大于活动板的尺寸,并且加强板与螺纹杆至今之间为轴承连接,加强板与定位杆之间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
(1)在装置上设置有2组同步转动的螺纹杆,可以保证连接座进行平稳的进行上下移动,同时连接座上还连接有定位杆,可以进一步加强连接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连接座的工作性能;
(2)在连接座上安装有可以随意拆卸的活动板,在活动板上完成3d打印工作后,可以通过活动板稳定安全的将产品移出装置,进而在合适空间内完成产品与活动板安全的分离工作,保证了产品提取的安全性能,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安全性;
(3)在装置上设置有加强板,可以进一步保证螺纹杆和定位杆状态稳定,进而保证整个装置工作状态的稳定,增加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主体;2、固定板;3、驱动电机;4、主动轮;5、从动轮;6、螺纹杆;7、第一连接套;8、连接座;9、活动板;10、第二连接套;11、定位杆;12、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包括支撑主体1、固定板2、驱动电机3、主动轮4、从动轮5、螺纹杆6、第一连接套7、连接座8、活动板9、第二连接套10、定位杆11和加强板12,支撑主体1的内侧固定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下侧安装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上端设置有主动轮4,且主动轮4的外侧连接有从动轮5,从动轮5的上侧连接有螺纹杆6,且螺纹杆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套7,第一连接套7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座8,且连接座8的内侧安装有活动板9,活动板9的后侧固定有第二连接套10,且第二连接套10的内侧连接有定位杆11,并且定位杆11的下端固定有支撑主体1,定位杆11的上端固定有加强板12,且加强板12上连接有螺纹杆6。
支撑主体1与固定板2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板2的上侧设置有2组主动轮4和从动轮5,从动轮5关于主动轮4对称设置,且2个从动轮5均通过主动轮4与驱动电机3相连接,可保证装置工作状态的稳定,也使主动轮4和从动轮5之间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保证螺纹杆6工作的同步性。
螺纹杆6的下端贯穿支撑主体1与固定板2相连接,且螺纹杆6与支撑主体1和固定板2之间均为轴承连接,既保证了螺纹杆6的状态稳定,又可以使螺纹杆6进行正常的转动工作。
连接座8与第一连接套7和第二连接套10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套7与螺纹杆6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二连接套10与定位杆11之间为活动套接,可以使连接座8进行稳定的上下移动,提高了连接座8的工作性能。
活动板9与连接座8之间为凹凸卡合连接,且活动板9与连接座8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可以保证活动板9与连接座8连接状态稳定,也方便从装置上安全取下打印产品,保证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加强板12中间为开口结构,且其开口尺寸大于活动板9的尺寸,并且加强板12与螺纹杆6至今之间为轴承连接,加强板12与定位杆11之间为固定连接,既可以避免加强板12对打印工作的不良影响,又可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时,根据图1-2,首先需要将整个装置安装到3d打印设备上,同时需要将驱动电机3与3d打印设备进行电性联动,使装置能够配合3d打印设备进行同步工作,当开始3d打印时,会在活动板9上逐层进行打印成型;
根据图1-5,在打印工作开始时,驱动电机3便会在3d打印设备的控制下通电启动,使主动轮4进行转动,而从动轮5在主动轮4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当从动轮5转动时,便会带着螺纹杆6进行转动,在螺纹杆6转动的同时,连接座8通过第一连接套7便会进行稳定的上下移动,进而配合3d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工作,同时在连接座8进行上下移动时,连接座8外侧的第二连接套10也会在定位杆11上随之进行上下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连接座8的稳定性;
按照上述方式,在打印工作结束后,打印的产品便会稳定的呈现在活动板9上,随之,将活动板9带着产品从连接座8上取下,然后将新的活动板9安装到连接座8上,以进行下次的3d打印工作,而取下带有的活动板9,可以在合适的环境中,安全的将产品从活动板9上取下,以上便完成了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包括支撑主体(1)和驱动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的内侧固定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下侧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上端设置有主动轮(4),且主动轮(4)的外侧连接有从动轮(5),所述从动轮(5)的上侧连接有螺纹杆(6),且螺纹杆(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套(7),所述第一连接套(7)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座(8),且连接座(8)的内侧安装有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的后侧固定有第二连接套(10),且第二连接套(10)的内侧连接有定位杆(11),并且定位杆(11)的下端固定有支撑主体(1),所述定位杆(11)的上端固定有加强板(12),且加强板(12)上连接有螺纹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与固定板(2)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板(2)的上侧设置有2组主动轮(4)和从动轮(5),所述从动轮(5)关于主动轮(4)对称设置,且2个从动轮(5)均通过主动轮(4)与驱动电机(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下端贯穿支撑主体(1)与固定板(2)相连接,且螺纹杆(6)与支撑主体(1)和固定板(2)之间均为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8)与第一连接套(7)和第二连接套(10)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套(7)与螺纹杆(6)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二连接套(10)与定位杆(11)之间为活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9)与连接座(8)之间为凹凸卡合连接,且活动板(9)与连接座(8)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工作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2)中间为开口结构,且其开口尺寸大于活动板(9)的尺寸,并且加强板(12)与螺纹杆(6)至今之间为轴承连接,加强板(12)与定位杆(11)之间为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