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墙砖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砖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墙砖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湿贴,即通过水泥砂浆将墙砖粘贴在建筑墙体表面;另一种是干挂,即墙砖通过龙骨骨架挂装在建筑墙体上。
湿贴是传统的墙砖施工工艺,容易因原墙体表面抹灰质量问题形成的空鼓、裂缝,造成饰面墙砖脱落,特别是在铺贴靠近墙面顶部的墙砖时,因操作空间受限,砂浆不易饱满,也更容易出现以上问题。而干挂是近年来装饰行业墙面装饰常见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安装方便等优点,但是干挂完成后墙砖与墙体间为空腔结构,墙砖背部缺乏密实支撑结构,抗冲击性差,在1.5m以下的区域极易因外物冲击而破碎、脱落,同时干挂工艺成本高、龙骨占用空间较大,减少了室内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现有墙砖易脱落,干挂墙砖易破碎的墙砖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包括墙体和墙砖,所述墙砖通过水泥砂浆固定在墙体表面,所述水泥砂浆形成水泥砂浆层,在水泥砂浆层内设有一层金属网,所述金属网通过若干固定件与墙体固定;并在墙砖和墙体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每根支撑杆一端设于墙砖背面并位于墙砖内,另一端倾斜向下插入水泥砂浆层并插入金属网网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为电焊网和不锈钢网片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由膨胀螺丝和夹片组成,所述夹片为金属片,并在金属片的两端各设有一通孔,金属片弯曲呈弧形并将位于下方且靠近金属片的一根金属网网丝套住,然后膨胀螺丝穿过金属片的两个通孔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将金属网固定在墙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四根,在墙砖背面四角处各设有一凹槽,每根支撑杆一端插入对应凹槽内并与墙砖固定。
进一步地,每个支撑杆通过植筋胶固定在墙砖背面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支撑杆倾斜向下的角度为45°~60°。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钢钉,钢钉的钉帽位于墙砖内,钉身插入水泥砂浆层并插入金属网网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水泥砂浆层中设一层金属网,这样有利于水泥砂浆与墙体固定牢固,并能有效防止水泥砂浆出现裂缝,从而将墙砖固定在墙体表面。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支撑杆,支撑杆一端钩挂在金属网,另一端支撑起墙砖,能对墙砖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因金属网的设置,使得支撑杆能稳固的固定在水泥砂浆内,进一步地使得墙砖能牢固的安装在墙体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墙砖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固定件与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侧视图。
其中:1-墙体;2-金属网;3-水泥砂浆层;4-支撑杆;5-墙砖;6-固定件;61-膨胀螺丝;62-夹片;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包括墙体1和墙砖5,所述墙砖通过水泥砂浆固定在墙体表面,所述水泥砂浆形成水泥砂浆层3,在水泥砂浆层内设有一层金属网2,所述金属网通过若干固定件6固定在墙体上;并在墙砖和墙体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4,每根支撑杆一端设于墙砖背面并位于墙砖内,另一端倾斜向下插入水泥砂浆层并插入金属网网孔内。
这样设置后,金属网距离墙体表面有一定距离,一般为0.5~1cm,从而因金属网的存在,水泥砂浆能与墙体粘贴更加牢固,不易出现脱落和裂缝等现象。支撑杆嵌在水泥砂浆内并钩挂于金属网上,从而使得支撑杆能有效的固定在水泥砂浆中,并能有效对墙砖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水泥砂浆依然对墙砖保持做原有的粘结力,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墙砖脱落。
所述金属网为304不锈钢电焊网和304不锈钢网片中的任意一种,选用不锈钢型号可根据工程成本具体决定。一般采用电焊网和不锈钢网片的网格尺寸为5cm×5cm,网格尺寸过小易造成砂浆层与墙体间形成较多空腔,形成空鼓。
所述固定件6由膨胀螺丝61和夹片62组成,所述夹片62为金属片,并在金属片的两端各设有一通孔,金属片弯曲呈弧形并将位于下方且靠近金属片的一根金属网网丝套住,然后膨胀螺丝61穿过金属片62的两个通孔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将金属网固定在墙体上。膨胀螺丝采用304不锈钢膨胀螺丝(型号:m6*50),夹片采用1mm厚镀锌钢片,膨胀螺丝与墙体的固定是利用楔形斜度来促使膨胀产生摩擦握裹力,达到固定效果。
所述支撑杆为四根,在墙砖背面四角处各设有一凹槽7,每个凹槽距离临近的墙砖边的距离相等,一般为2cm左右,每根支撑杆一端插入对应凹槽内并与墙砖固定。这样能保证支撑杆对墙砖进行支撑时,有足够的受力点。
每个支撑杆通过植筋胶固定在墙砖固背面的凹槽内。植筋胶是一种两液混合硬化胶,一液是本胶,一液是固化剂,两液相混才能固化,可以在常温下施工,形成锚固强度。这里使用植筋胶使得支撑杆与墙砖得到充分固定,在保证能对墙砖进行支撑的同时,进一步对墙砖起到了固定作用。
支撑杆倾斜向下的角度为45°~60°。这样设置后,在安装墙砖时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对墙砖的支撑力度更大。
所述支撑杆为钢钉,钢钉的钉帽位于墙砖内,钉身插入水泥砂浆层并插入金属网网孔中。支撑杆采用16mm~25mm长度镀锌钢钉,具体长度依据水泥砂浆粘接层厚度决定,一般约小于其厚度3mm为宜。
本实用新型在对墙砖进行安装时,先将金属网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体表面并距离墙体表面有一定距离,然后在墙砖背面四角处加工四个凹槽,然后将支撑杆通过植筋胶固定在墙砖背面,然后在墙砖背面涂覆水泥砂浆,按传统湿贴的方式安装墙砖,只是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支撑杆的下端是嵌入在水泥砂浆内并能穿过金属网孔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1.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包括墙体和墙砖,所述墙砖通过水泥砂浆固定在墙体表面,所述水泥砂浆形成水泥砂浆层,其特征在于,在水泥砂浆层内设有一层金属网,所述金属网通过若干固定件与墙体固定;并在墙砖和墙体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每根支撑杆一端设于墙砖背面,位于墙砖内,另一端倾斜向下插入水泥砂浆层并插入金属网网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为电焊网和不锈钢网片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由膨胀螺丝和夹片组成,所述夹片为金属片,并在金属片的两端各设有一通孔,金属片弯曲呈弧形并将位于下方且靠近金属片的一根金属网网丝套住,然后膨胀螺丝穿过金属片的两个通孔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将金属网固定在墙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四根,在墙砖背面四角处各设有一凹槽,每根支撑杆一端插入对应凹槽内并与墙砖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杆通过植筋胶固定在墙砖背面的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杆倾斜向下的角度为45°~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钢钉,钢钉的钉帽位于墙砖内,钉身插入水泥砂浆层并插入金属网网孔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