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板材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板材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商场、艺术馆等地方的墙面上会设置有圆型的装饰板材,板材的外侧边缘设置有框架,传统框架的结构复杂,板材的安装难度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新。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其框架的结构简单,框架与主板之间的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包括圆形主板及包围设置在主板外侧边缘上的框架。

    所述框架包括设置在主板外侧面上的内环形板、设置在内环形板外围的外环形板及设置在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之间的环状连接板;

    所述内环形板内侧面设有前环形定位板,前环形定位板的后表面与主板的前表面相接;

    所述内环形板后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环形板,外环形板后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环形板,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环状连接板的数量为两组且按前后间隔设置;

    所述内环形板上设置有环形缺口,环形缺口贯穿内环形板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环形缺口位于两组环状连接板之间。

    所述内环形板、外环形板、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及位于后部的环状连接板之间围成环状安装槽。

    所述框架后部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设置并用于定位主板的压紧组件。

    所述压紧组件包括t型槽用螺栓、连接板及锁紧螺母;

    所述t型槽用螺栓的头部设置在安装槽内,连接板的一端套装在t型槽用螺栓上,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定位杆,定位杆的前部设置有压板,压板的前表面与主板的后表面抵靠连接;

    所述锁紧螺母旋装在t型槽用螺栓上并将连接板紧压在锁紧螺母、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之间。

    所述压板和主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所述外环形板前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缘板,内环形板的前部设有向外侧延伸并与环状缘板相接的环状弧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包括圆形主板1及包围设置在主板1外侧边缘上的框架。

    所述框架包括设置在主板1外侧面上的内环形板2、设置在内环形板2外围的外环形板3及设置在内环形板2和外环形板3之间的环状连接板4;

    环状连接板4的内侧与内环形板2相接,环状连接板4的外侧与外环形板3相接,环状连接板4的设置实现内环形板2和外环形板3的连接。

    所述内环形板2内侧面设有前环形定位板5,前环形定位板5的后表面与主板1的前表面相接;实现主板1的初步定位安装。

    所述内环形板2后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环形板6,外环形板3后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环形板7,第一环形板6和第二环形板7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隔。

    框架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框架与主板1之间的安装方便。

    内环形板2和外环形板3的双层结构有效抵挡从框架侧部的冲击,避免主板1的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连接板4的数量为两组且按前后间隔设置;

    所述内环形板2上设置有环形缺口8,环形缺口8贯穿内环形板2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环形缺口8位于两组环状连接板4之间。

    环形缺口8的设置降低框架的整体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形板2、外环形板3、第一环形板6、第二环形板7及位于后部的环状连接板之间围成环状安装槽11。环状安装槽11的设置便于后续压紧组件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后部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设置并用于定位主板1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的数量为三组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t型槽用螺栓12、连接板13及锁紧螺母14;

    所述t型槽用螺栓12的头部设置在安装槽11内,连接板13的一端套装在t型槽用螺栓12上,连接板13的另一端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定位杆15,定位杆15的前部设置有压板16,压板16的前表面与主板1的后表面抵靠连接;

    所述锁紧螺母14旋装在t型槽用螺栓12上并将连接板13紧压在锁紧螺母14、第一环形板6和第二环形板7之间。

    本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安装步骤:

    第一步:将主板1放入框架内,使内环形板2位于主板1的侧面,前环形定位板5后表面与主板1的前表面相接,实现主板1的初步定位;

    第二步:安装压紧组件,首先,调整t型槽用螺栓12头部的角度并使其顺利进入环状安装槽11内,旋转t型槽用螺栓12,使t型槽用螺栓12头部与第一环形板6和第二环形板7的内侧面相对,将连接板13套装在t型槽用螺栓12上,使压板16与主板1的后表面接触;

    第三步:将锁紧螺母14旋紧在t型槽用螺栓12上,使压板16与主板1的后表面紧压,实现主板1的最终定位。

    压紧组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快捷,且定位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16和主板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17。

    进一步地,内环形板2的前部位于外环形板3前部的后方,所述外环形板3前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缘板9,内环形板2的前部设有向外侧延伸并与环状缘板9相接的环状弧形板10。环状弧形板10呈外凸状。

    环状缘板9、环状弧形板10和两组环状连接板4的设置实现内环形板2和外环形板3的连接,提高框架的整体强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包括圆形主板(1)及包围设置在主板(1)外侧边缘上的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设置在主板(1)外侧面上的内环形板(2)、设置在内环形板(2)外围的外环形板(3)及设置在内环形板(2)和外环形板(3)之间的环状连接板(4);

    所述内环形板(2)内侧面设有前环形定位板(5),前环形定位板(5)的后表面与主板(1)的前表面相接;

    所述内环形板(2)后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环形板(6),外环形板(3)后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环形板(7),第一环形板(6)和第二环形板(7)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连接板(4)的数量为两组且按前后间隔设置;

    所述内环形板(2)上设置有环形缺口(8),环形缺口(8)贯穿内环形板(2)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环形缺口(8)位于两组环状连接板(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形板(2)、外环形板(3)、第一环形板(6)、第二环形板(7)及位于后部的环状连接板之间围成环状安装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后部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设置并用于定位主板(1)的压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t型槽用螺栓(12)、连接板(13)及锁紧螺母(14);

    所述t型槽用螺栓(12)的头部设置在安装槽(11)内,连接板(13)的一端套装在t型槽用螺栓(12)上,连接板(13)的另一端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定位杆(15),定位杆(15)的前部设置有压板(16),压板(16)的前表面与主板(1)的后表面抵靠连接;

    所述锁紧螺母(14)旋装在t型槽用螺栓(12)上并将连接板(13)紧压在锁紧螺母(14)、第一环形板(6)和第二环形板(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6)和主板(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形板(3)前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缘板(9),内环形板(2)的前部设有向外侧延伸并与环状缘板(9)相接的环状弧形板(10)。

    技术总结
    一种圆板材的框架结构,包括圆形主板及包围设置在主板外侧边缘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设置在主板外侧面上的内环形板、设置在内环形板外围的外环形板及设置在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之间的环状连接板;所述内环形板内侧面设有前环形定位板,前环形定位板的后表面与主板的前表面相接;所述内环形板后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环形板,外环形板后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环形板,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隔。本实用新型框架的结构简单,框架与主板之间的安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勇;何玉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浮市晋辰石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1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