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



    背景技术:

    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市排水管渠长度总量达到54万km,且以每年6%的速率增长,由于管道的使用寿命通常为30-50年,我国铺设年代久远的管道相继达到服务年限。据统计,我国80年代以前铺设的城市排水管长度为2.2万km,并相继出现病害状况,如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这些病害情况致使排水管道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污水跑、冒、漏,阻断交通,雨水不能及时排走,严重时造成地面塌陷,给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病害管道的修复,传统上采用开挖后重新埋管的方法,这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交通环境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非开挖法只需要在管井处施工,具有施工周期短,不影响交通的优点。其中,原位固化法适用范围广,施工便利,性能优异,而受到行业的青睐,该方法是利用水压或气压将浸有树脂的复合软管材料内衬到待修复的管道内壁上,通过加热或辐射的方法使树脂固化,在原有病害管道内部形成新的管道,恢复管道原有功能。

    而现有的软管,主要由外膜、加强层和内膜构成。外膜由一张平铺的膜层通过对两侧面进行热熔而形成一个具有内腔的膜套。现有的热熔装置,直接将外膜的两侧面叠置在一起,并上下对两侧面同时加热热熔后将二者粘接在一起,该种热熔装置不仅热熔效果不好,且热熔后的外膜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软管外膜两侧上下叠置在一起,该装置包括:

    机台;

    传送机构,其安装在机台,软管外膜放置在传送机构上;

    垫衬机构,其放置在软管外膜内,该垫衬机构包括垫衬块、滚动轮、隔热轮,滚动轮和隔热轮均安装在垫衬块;

    加热机构,其活动地装接在机台,该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源和传递热能的加热轮,该加热轮与隔热轮相对应;

    散热机构,其包括两个散热轮和散热垫,两个散热轮分别安装在加热机构前后二侧,所述散热垫绕接在两个散热轮外且靠置在加热轮下方;

    当该热熔装置对软管外膜进行热熔时,软管外膜的两侧面叠置在隔热轮和散热垫之间。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滚动轮安装在垫衬块两侧,且软管外膜在传送机构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时该滚动轮沿着软管外膜转动以使该垫衬机构保持在同一位置;所述垫衬块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隔热轮安装在凹槽处。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垫衬机构还包括限位条,该限位条一端固接在垫衬块上,另一端沿着软管外膜长度方向延伸并固接在机台。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传热块,所述加热源为加热管,该加热管安装在传热块内,所述加热轮安装在传热块下方。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加热机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传热块内,温度显示器安装在机台且与温度传感器相连。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安装在传热块上的散热支架,两个散热轮分别转动装接在散热支架上。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机台向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升降滑轨,另设有升降气缸和升降滑块,该升降气缸安装在支撑架上且传动连接升降滑块,升降滑块与升降滑轨相滑动配合且与加热结构相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装置还包括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片、弹性件、导柱,所述固定片固接在升降滑块上,导柱底端固接加热机构,导柱顶端活动连接固定片,弹性件套接在导柱外且其两端顶抵在固定片和加热机构。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左右滑轨,另设有左右滑动滑块,该左右滑动滑块与左右滑轨相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滑轨固接在左右滑动滑块下方。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传送机构带动软管外膜向前移动,垫衬机构的隔热轮在软管外膜移动的过程中保持与加热机构的加热轮相对应的位置不动,加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轮传递至隔热垫,隔热垫夹置在加热轮和隔热轮之间,隔热垫将一部分热量进行隔离后再将剩余的热量作用在软管外膜的两侧面,以对软管外膜两侧面进行热熔,且在垫衬机构的隔离下避免对软管外膜的其他部位进行热熔,保证仅对软管外膜的两侧面进行热熔,保证热熔的稳定。

    2.滚动轮安装在垫衬块两侧以使该滚动轮沿着软管外膜转动以使该垫衬机构保持在同一位置;所述隔热轮安装在凹槽处,以保证隔热轮上下两面能将软管外膜的上下面进行隔离,保证隔离效果。

    3.垫衬机构还包括限位条,在对软管外膜两侧面进行加热时可确保垫衬块不随软管的移动而移动,从而确保外膜连续的熔接。

    4.加热机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使得操作人员能及时观察加热的温度,避免对软管外膜进行过度加热而造成外膜的破坏。

    5.通过升降气缸控制升降滑块与升降滑轨的滑动配合,以能随时对加热机构的位置进行上下移动,使得操作更加便利。

    6.该装置还包括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能调节隔热垫与软管外膜之间的夹紧程度,保证热熔的正常进行。

    7.通过左右滑动气缸控制左右滑动滑块与左右滑轨的滑动配合,以能对加热机构的位置进行左右移动,使得操作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软管外膜左右二侧面还未叠置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软管外膜左右二侧面叠置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该热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了该热熔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4,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软管外膜1两侧还未叠置在一起时的状态。将该软管外膜1进行热熔前,需要先将软管外膜1两侧面叠置在一起,形成如图2的状态。

    该装置包括机台、传送机构、垫衬机构、加热机构、散热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安装在机台,如图2所示状态的软管外膜1放置在传送机构上。如图3所示,该图中省略了机台和传送机构的具体结构,传送机构由电机与传送带构成,为现有技术。

    所述垫衬机构放置在软管外膜1内,该垫衬机构包括垫衬块10、滚动轮11、隔热轮12,滚动轮11和隔热轮12均安装在垫衬块10。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滚动轮11安装在垫衬块10两侧,且软管外膜1在传送机构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时该滚动轮11沿着软管外膜1转动以使该垫衬机构保持在同一位置;所述垫衬块10中间开设有凹槽13,所述隔热轮12安装在凹槽13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垫衬机构还包括限位条14,该限位条14一端固接在垫衬块10上,另一端沿着软管外膜1长度方向延伸并固定在机台上。垫衬机构还包括限位条14,在对软管外膜1两侧面进行加热时可确保垫衬块10不随软管的移动而移动,从而确保外膜连续的熔接。

    所述加热机构活动地装接在机台,该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源和传递热能的加热轮20,该加热轮20与隔热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传热块21,所述加热源为加热管22,该加热管22安装在传热块21内,所述加热轮20转动装接在传热块21下方。

    本实施例中,该加热机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23,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传热块21内,温度显示器23安装在机台且与温度传感器相连。加热机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23,使得操作人员能及时观察加热的温度,避免对软管外膜1进行过度加热而造成外膜的破坏。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两个散热轮30和散热垫31,两个散热轮30分别安装在加热机构前后二侧,所述散热垫31绕接在两个散热轮30外且靠置在加热轮20下方;当该热熔装置对软管外膜1进行热熔时,软管外膜1的两侧面夹置在隔热轮12和散热垫31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安装在传热块21上的散热支架32,两个散热轮30分别转动装接在散热支架32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机台向上设有支撑架40,支撑架40上设置有升降滑轨41,另设有升降气缸42和升降滑块43,该升降气缸42安装在支撑架40上且传动连接升降滑块43,升降滑块43与升降滑轨41相滑动配合且与加热结构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片50、弹性件52、导柱53,所述固定片50固接在升降滑块43上,导柱53底端固接加热机构,导柱53顶端活动连接固定片50,弹性件52套接在导柱53外且其两端顶抵在固定片50和加热机构。该装置还包括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能调节隔热垫31与软管外膜1之间的夹紧程度,保证热熔的正常进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0上还设置有左右滑轨(图中未示出),另设有左右滑动滑块(图中未示出)该左右滑动滑块与左右滑轨相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滑轨41固接在左右滑动滑块下方。通过控制左右滑动滑块与左右滑轨的滑动配合,以能对加热机构的位置进行左右移动,使得操作更加便利。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先将软管外膜1的两侧面上下叠置在一起,如图2所示,并将叠置好的软管外膜1放置在传送机构上,再将垫衬机构放置在软管外膜1内,且限位条14朝向软管外膜1长度方向延伸,并将隔热轮12与加热轮20相对应,此时软管外膜1的两侧面位于隔热轮12和加热轮20之间;接着,通过升降气缸42带动加热机构和散热机构同步向下移动直至软管外膜1的两侧面夹置在散热垫31和隔热轮12之间;

    启动传送机构和加热机构,将软管外膜1向前移动,在滚动轮11的作用下垫衬机构始终保持在初始的加热轮20与隔热轮12相对应的位置,通过持续的对软管外膜1的两侧面进行热熔以使整条的软管外膜1的两侧面完成热熔,热熔效果好,且热熔后的外膜也较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软管外膜两侧上下叠置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机台;

    传送机构,其安装在机台,软管外膜放置在传送机构上;

    垫衬机构,其放置在软管外膜内,该垫衬机构包括垫衬块、滚动轮、隔热轮,滚动轮和隔热轮均安装在垫衬块;

    加热机构,其活动地装接在机台,该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源和传递热能的加热轮,该加热轮与隔热轮相对应;

    散热机构,其包括两个散热轮和散热垫,两个散热轮分别安装在加热机构前后二侧,所述散热垫绕接在两个散热轮外且靠置在加热轮下方;

    当该热熔装置对软管外膜进行热熔时,软管外膜的两侧面叠置在隔热轮和散热垫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轮安装在垫衬块两侧,且软管外膜在传送机构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时该滚动轮沿着软管外膜转动以使该垫衬机构保持在同一位置;所述垫衬块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隔热轮安装在凹槽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衬机构还包括限位条,该限位条一端固接在垫衬块上,另一端沿着软管外膜长度方向延伸并固接在机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传热块,所述加热源为加热管,该加热管安装在传热块内,所述加热轮安装在传热块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机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传热块内,温度显示器安装在机台且与温度传感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安装在传热块上的散热支架,两个散热轮分别转动装接在散热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向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升降滑轨,另设有升降气缸和升降滑块,该升降气缸安装在支撑架上且传动连接升降滑块,升降滑块与升降滑轨相滑动配合且与加热结构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片、弹性件、导柱,所述固定片固接在升降滑块上,导柱底端固接加热机构,导柱顶端活动连接固定片,弹性件套接在导柱外且其两端顶抵在固定片和加热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左右滑轨,另设有左右滑动滑块,该左右滑动滑块与左右滑轨相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滑轨固接在左右滑动滑块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软管外膜热熔装置,该装置包括机台、传送机构、垫衬机构、加热机构、散热机构,软管外膜放置在传送机构上;垫衬机构放置在软管外膜内,该垫衬机构包括垫衬块、滚动轮、隔热轮,滚动轮和隔热轮均安装在垫衬块;加热机构活动地装接在机台,该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源和传递热能的加热轮,该加热轮与隔热轮相对应;散热机构包括两个散热轮和散热垫,两个散热轮分别安装在加热机构前后二侧,所述散热垫绕接在两个散热轮外且靠置在加热轮下方;当该热熔装置对软管外膜进行热熔时,软管外膜的两侧面叠置在隔热轮和散热垫之间。该热熔装置的热熔效果好,且热熔后的外膜也较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廖宝勇;王清顺;朱志英;陈毅斌;遆仲森;朱庆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1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