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地板。
背景技术:
塑料地板即用塑料材料铺设的地板,塑料地板按其使用状态可分为块材(或地板砖)和卷材(或地板革)两种,按其材质可分为硬质、半硬质和软质(弹性)三种,按其基本原料可分为聚氯乙烯(pvc)塑料、聚乙烯(pe)塑料和聚丙烯(pp)塑料等数种,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局部破损,可局部更换而不影响整个地面的外观。现有塑料地板普遍通过拼接方式安装,例如公开号为cn203201111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09月18日,名称为“一种双层复合塑料地板”的专利,该塑料地板通过地板外围的子母扣进行拼接固定,但是子母扣的扣接缝隙较大,且容易脱出,子母扣的数量多,扣接起来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的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地板,通过带定位柱的连接条来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地板,包括正方形的地板主体,地板主体由一体成型的中部镂空格板和外围加固外框构成,加固外框的四条边上均设置有用于相邻地板拼接固定的连接条,加固外框的外侧边开设有用于嵌设连接条的定位凹槽,相邻地板的定位凹槽拼接后恰好用于插设连接条,连接条的外侧边与定位凹槽的内壁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定位凹槽底部开设有用于插设连接条的定位孔,连接条底部对应定位孔设置有定位柱。
进一步的,定位孔和定位柱对应设置有3~5组。
进一步的,定位柱底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条脱出的倒刺部。
进一步的,倒刺部由至少三根倒刺板构成,倒刺板与定位柱呈30°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条的方式对拼接的地板进行固定,实现无缝拼接,杜绝传统子母扣产生的间隙;连接条和定位凹槽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的配合进行插接,稳定可靠;定位柱底部设置有倒刺部,提高连接条插接稳定性,防止连接条脱出,有效提高地板的拼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条示意图;
图3是相邻塑料地板的拼接示意图。
图中1.镂空格板,2.加固外框,3.连接条,4.定位凹槽,5.定位孔,6.定位柱,7.倒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地板,包括正方形的地板主体,地板主体由一体成型的中部镂空格板1和外围加固外框2构成,加固外框2的四条边上均设置有用于相邻地板拼接固定的连接条3,加固外框2的外侧边开设有用于嵌设连接条3的定位凹槽4,相邻地板的定位凹槽4拼接后恰好用于插设连接条3,连接条3的外侧边与定位凹槽4的内壁贴合设置,定位凹槽4底部开设有用于插设连接条3的定位孔5,连接条3底部对应定位孔5设置有定位柱6,定位孔5和定位柱6对应设置有3~5组。在现有地板的加固外框2上开设敞口的方形定位凹槽4,相邻地板拼合后恰好形成一个闭合的方形槽,连接条3规格对应方形槽大小设置,在定位凹槽4底部开设定位孔5,定位孔5和连接条3底部定位柱6对应设置有3~5组,以保证连接条3的插接稳定性,定位柱6和连接条3一体成型且采用硅胶材质,硅胶材质质地柔软,插接方便快捷,稳定性好,该方法能对塑料地板进行稳定拼合,安装拆卸方便快捷,还能在连接条3和定位凹槽4的插接面上涂覆强力胶,进行固定安装,确保连接稳定性。
如图2所示,定位柱6底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条3脱出的倒刺部7,倒刺部7由至少三根倒刺板构成,倒刺板与定位柱6呈30°角设置。倒刺部7与定位柱6一体成型,倒刺板以定位柱6中心为圆心周向分布,当定位柱6插入定位孔5后,定位柱6端部的倒刺板抵住定位孔5底面,起到很好的防脱作用,增强连接条3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地板,包括正方形的地板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地板主体由一体成型的中部镂空格板(1)和外围加固外框(2)构成,加固外框(2)的四条边上均设置有用于相邻地板拼接固定的连接条(3),加固外框(2)的外侧边开设有用于嵌设连接条(3)的定位凹槽(4),相邻地板的定位凹槽(4)拼接后恰好用于插设连接条(3),连接条(3)的外侧边与定位凹槽(4)的内壁贴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凹槽(4)底部开设有用于插设连接条(3)的定位孔(5),连接条(3)底部对应定位孔(5)设置有定位柱(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孔(5)和定位柱(6)对应设置有3~5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6)底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条(3)脱出的倒刺部(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拼装的塑料地板,其特征是,所述倒刺部(7)由至少三根倒刺板构成,倒刺板与定位柱(6)呈30°角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