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阻挡放行积木与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6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随动阻挡放行积木与玩具。



    背景技术:

    由于广受儿童喜爱,轨道玩具市场日趋受到重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吸引儿童消费,轨道玩具趣味性的开发尤其重要。专利文献cn205340140u提供了一种轨道玩具,通过拼接结构提高儿童动手能力,同时便于收纳,多层轨道也提高了玩具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但是该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方案模拟的场景比较有限,无法模拟升降停车场、汽车电梯、汽车轮渡等场景。特别地,小男孩往往对玩具汽车在高度上的快速运动有着浓厚兴趣,经常会拿着玩具汽车上下摆弄,现有的轨道玩具缺少在这些方向上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动阻挡放行积木与玩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阻拦件;

    阻拦件安装至第一导向件或第二导向件上;

    第二导向件沿支架件,能够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

    当第二导向件位于衔接位置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之间衔接,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的衔接处的阻拦件受第二导向件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或者,位于第二导向件与第一导向件的衔接处的阻拦件受第一导向件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

    当第二导向件位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之间断开,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的与第二导向件的待衔接处的阻拦件受第二导向件运动的影响而保持在阻挡位置;

    在第二导向件由断开位置向衔接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阻拦件与第二导向件同步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或者阻拦件相对于第二导向件滞后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随动阻挡放行玩具,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阻拦件;

    阻拦件安装至第一导向件或第二导向件上;

    第二导向件沿支架件,能够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

    当第二导向件位于衔接位置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之间衔接,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的衔接处的阻拦件受第二导向件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或者,位于第二导向件与第一导向件的衔接处的阻拦件受第一导向件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

    当第二导向件位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之间断开,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的与第二导向件的待衔接处的阻拦件受第二导向件运动的影响而保持在阻挡位置;

    在第二导向件由断开位置向衔接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阻拦件与第二导向件同步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或者阻拦件相对于第二导向件滞后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

    优选地,第二导向件沿以下任一方向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重力方向、水平方向、斜向方向。

    优选地,还包含支架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均安装至支架件上;

    阻拦件的一端为自由端,阻拦件的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架件上,并通过支架件间接连接至第一导向件上。

    优选地,阻拦件具有受驱动面,第二导向件具有支撑件;

    在第二导向件由断开位置运动至衔接位置的过程中,支撑件沿受驱动面滑行,使得阻拦件发生转动。

    优选地,支架件包括阻拦限位件;

    所述阻挡限位件将所述阻拦件限位在回落位置;

    在所述回落位置处,阻拦件在失去第二导向件支撑的情况下,能够因自重而发生远离放行位置且朝向阻挡位置的运动,或者发生朝向放行位置且朝向阻挡位置的运动。

    优选地,在第二导向件由衔接位置运动至断开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失去第二导向件的支撑由放行位置下放至阻挡位置;

    在第二导向件由断开位置运动至衔接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受到第二导向件的支撑由阻挡位置上抬至放行位置。

    优选地,所述阻拦件铰接安装在第二导向件上,第一导向件上设置有拨动杆;

    在第二导向件由断开位置运动至衔接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受到拨动杆的拨动由阻挡位置旋转至放行位置;

    在第二导向件由衔接位置运动至断开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由于自身重力或者在设置的弹性件的作用下,由放行位置旋转至阻挡位置。

    优选地,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为道路件、轨道件或者滑道件;

    随动阻挡放行积木还包括运动件;当阻拦件位于阻挡位置时,沿第一导向件向第二导向件运动的所述运动件,被阻拦件阻挡在第一导向件待衔接第二导向件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包含多个导向节,相邻两个导向节之间可旋转连接,一个或多个所述导向节上设置有拨动手柄;

    还包括驱动件;

    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第二导向件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第二导向件在断开位置时,阻拦件能够自动将道路阻断;第二导向件运动衔接位置时,阻拦件自动升起,道路连通。

    2、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增强趣味性,满足儿童对于车辆等玩具在上下方向运动的探索欲望。

    3、本实用新型能够模仿升降停车场、汽车电梯等场景的工作过程,适合用于示教活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实施例1中第二导向件位于衔接位置时,本实用新型在一个视向下立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第二导向件位于衔接位置时,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个视向下立体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第二导向件位于断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在一个视向下立体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第二导向件位于断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个视向下立体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1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第二导向件位于断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第二导向件位于衔接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中示出:

    第一导向件100支架件400

    拨动杆101转动件501

    导向节110牵引绳502

    拨动手柄120升降台吊臂503

    第二导向件200防护壳504

    阻拦件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基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包括:第一导向件100、第二导向件200、阻拦件300;阻拦件300安装至第一导向件100或第二导向件200上;第二导向件200沿支架件400,能够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当第二导向件200位于衔接位置时,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之间衔接,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的衔接处的阻拦件300受第二导向件200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或者,位于第二导向件200与第一导向件100的衔接处的阻拦件300受第一导向件100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当第二导向件200位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之间断开,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100的与第二导向件200的待衔接处的阻拦件300受第二导向件200运动的影响而保持在阻挡位置。在第二导向件200由断开位置向衔接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阻拦件300与第二导向件200同步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或者阻拦件300相对于第二导向件200滞后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

    此外,第二导向件200沿以下任一方向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重力方向、水平方向、斜向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件200还可以是在多个方向上实现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的运动。

    以下对基础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包括:第一导向件100、第二导向件200、阻拦件300、支架件400;第一导向件100、第二导向件200、阻拦件300均安装在支架件400上;第二导向件200沿支架件400,能够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如图1、图2所示,当第二导向件200位于衔接位置时,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之间衔接,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的衔接处的阻拦件300受第二导向件200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如图3、图4所示,当第二导向件200位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之间断开,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100的与第二导向件200的待衔接处的阻拦件300受第二导向件200运动的影响而保持在阻挡位置。在第二导向件200由断开位置向衔接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阻拦件300与第二导向件200同步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或者阻拦件300相对于第二导向件200滞后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在积木中时,第一导向件100、第二导向件200为道路件、轨道件或者滑道件。另外还包括运动件,所述运动件即例如玩具小车、玩具火车一类的物品。当阻拦件300位于阻挡位置时,沿第一导向件100向第二导向件200运动的所述运动件,被阻拦件300阻挡在第一导向件100待衔接第二导向件200的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200沿支架件400的重力方向,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二导向件200由衔接位置运动至断开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300失去第二导向件200的支撑由放行位置下放至阻挡位置。在第二导向件200由断开位置运动至衔接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300受到第二导向件200的支撑由阻挡位置上抬至放行位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阻拦件300无需单独配置驱动部件,阻拦件300与第二导向件200之间的发生联动,即在第二导向件200在沿其重力方向上运动时,阻拦件300随之发生在放行位置与阻挡位置之间运动。

    阻拦件300的运动方式可以是滑动也可以是转动。实施例中,阻拦件300的一端为自由端,阻拦件300的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架件400上。优选地,阻拦件300具有受驱动面,第二导向件200具有支撑件;在第二导向件200由断开位置运动至衔接位置的过程中,支撑件沿受驱动面滑行,使得阻拦件300发生转动。也就是说,当第二导向件200向上运动时,受驱动面与支撑件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同时阻拦件300整体绕着转轴向上转动并到达放行位置;当第二导向件200向下运动时,阻拦件300在重力的作用下也会随之向下运动,最终到达阻挡位置。变化例中,所述阻拦件300还可以是类似菱形门、卷闸门的结构。

    为了防止实施例中的阻拦件300在第二导向件200的托动下发生翻转至另一端,支架件400包括阻拦限位件;所述阻挡限位件将所述阻拦件300限位在回落位置;在所述回落位置处,阻拦件300在失去第二导向件200支撑的情况下,能够因自重而发生远离放行位置且朝向阻挡位置的运动,或者发生朝向放行位置且朝向阻挡位置的运动。

    随动阻挡放行积木还包括驱动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第二导向件200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驱动件可通过多种结构形式得到实现,其中图5给出了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地,所述支架件400上设置有转动件501,第二导向件200上紧固安装有升降台吊臂503,转动件501通过设置的牵引绳502连接至升降台吊臂503上,转动所述转动件501,牵引绳502在转动件501上缠绕或绕出,带动升降台吊臂503与第二导向件200的上升或下降。优选地,支架件400上还设置有防护壳504,所述转动件501安装在防护壳504上,且用于缠绕牵引绳502的部分位于防护壳504的内部空间。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丝杠、齿轮齿条或直线电机等驱动件实现第二导向件200的上下驱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1的变化例,如图6、图7所示,所述阻拦件300铰接安装在第二导向件200上,第一导向件100上设置有拨动杆101;在第二导向件200由断开位置运动至衔接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300受到拨动杆101的拨动由阻挡位置旋转至放行位置;在第二导向件200由衔接位置运动至断开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300由于自身重力或者在设置的弹性件,如弹性铰链的作用下,由放行位置旋转至阻挡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件200沿水平的左右方向运动实现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的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100包含多个导向节110,相邻两个导向节110之间可旋转连接,一个或多个所述导向节110上设置有拨动手柄120,通过拨动手柄120,可对第一导向件100的延伸路径进行调节;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件200也可以是由多段导向节铰接连接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件200也可以是沿水平前后、斜向方向的运动实现位置变化;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导向件200还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例如相对自身轴线旋转,或者相对重力竖直线旋转,来实现位置的变化。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随动阻挡放行玩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件(100)、第二导向件(200)、阻拦件(300);

    阻拦件(300)安装至第一导向件(100)或第二导向件(200)上;

    第二导向件(200)沿支架件(400),能够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

    当第二导向件(200)位于衔接位置时,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之间衔接,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的衔接处的阻拦件(300)受第二导向件(200)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或者,位于第二导向件(200)与第一导向件(100)的衔接处的阻拦件(300)受第一导向件(100)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

    当第二导向件(200)位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之间断开,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100)的与第二导向件(200)的待衔接处的阻拦件(300)受第二导向件(200)运动的影响而保持在阻挡位置;

    在第二导向件(200)由断开位置向衔接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阻拦件(300)与第二导向件(200)同步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或者阻拦件(300)相对于第二导向件(200)滞后地由阻挡位置运动至放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其特征在于,第二导向件(200)沿以下任一方向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重力方向、水平方向、斜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支架件(400);第一导向件(100)与第二导向件(200)均安装至支架件(400)上;

    阻拦件(300)的一端为自由端,阻拦件(300)的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架件(400)上,并通过支架件(400)间接连接至第一导向件(1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其特征在于,阻拦件(300)具有受驱动面,第二导向件(200)具有支撑件;

    在第二导向件(200)由断开位置运动至衔接位置的过程中,支撑件沿受驱动面滑行,使得阻拦件(300)发生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件(400)包括阻拦限位件;

    所述阻拦限位件将所述阻拦件(300)限位在回落位置;

    在所述回落位置处,阻拦件(300)在失去第二导向件(200)支撑的情况下,能够因自重而发生远离放行位置且朝向阻挡位置的运动,或者发生朝向放行位置且朝向阻挡位置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导向件(200)由衔接位置运动至断开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300)失去第二导向件(200)的支撑由放行位置下放至阻挡位置;

    在第二导向件(200)由断开位置运动至衔接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300)受到第二导向件(200)的支撑由阻挡位置上抬至放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件(300)铰接安装在第二导向件(200)上,第一导向件(100)上设置有拨动杆(101);

    在第二导向件(200)由断开位置运动至衔接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300)受到拨动杆(101)的拨动由阻挡位置旋转至放行位置;

    在第二导向件(200)由衔接位置运动至断开位置的过程中,阻拦件(300)由于自身重力或者在设置的弹性件的作用下,由放行位置旋转至阻挡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件(100)、第二导向件(200)为道路件、轨道件或者滑道件;

    随动阻挡放行积木还包括运动件;当阻拦件(300)位于阻挡位置时,沿第一导向件(100)向第二导向件(200)运动的所述运动件,被阻拦件(300)阻挡在第一导向件(100)待衔接第二导向件(200)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100)包含多个导向节(110),相邻两个导向节(110)之间可旋转连接,一个或多个所述导向节(110)上设置有拨动手柄(120);

    还包括驱动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第二导向件(200)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

    10.一种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随动阻挡放行积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动阻挡放行积木与玩具,随动阻挡放行积木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阻拦件;阻拦件安装至第一导向件或第二导向件上;第二导向件沿支架件能够在衔接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运动;第二导向件位于衔接位置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之间衔接,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的衔接处的阻拦件受第二导向件的作用而被保持在放行位置;第二导向件位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之间断开,并且位于第一导向件的与第二导向件的待衔接处的阻拦件受第二导向件运动的影响而保持在阻挡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第二导向件在断开位置时,阻拦件能够自动将道路阻断;第二导向件运动衔接位置时,阻拦件自动升起,道路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肖烨;邓善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葡萄纬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0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