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室内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
背景技术:
为了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健全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中对主要部品配件应以工厂化加工为主,部品安装应满足干法施工的要求,分户楼板室内环境质量要求全面推广楼面保温隔声技术。高要求住宅的楼板撞击声压级要求不超过65db,这个是“3a”高要求住宅性能认定的必选指标。
我国目前的各地的规范和技术规程中建筑楼面保温隔声的通常做法是在楼面现浇混凝土结构层上设置保温隔声垫、隔声垫上浇筑40-50mm厚内配φ4钢筋网片的细石混凝土层,楼板撞击声压改善量一般在10db左右,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一般会大于65db,进一步增大楼板厚度和铺装层厚度,根据质量定律,楼板的隔声指标有所改善,但非常不经济,一方面增加了材料的用量,增大了楼板的厚度,另一方面降低了结构的净空和使用效率。这种技术存在缺点在于:铺装的质量厚度较大,底部的减振垫受压缩较大,降低了减震隔音效果,楼板撞击声压改善量较低,还比较难达到高要求住宅楼板撞击声压和空气声隔声的高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包括原楼板和墙体;所述墙体周边下部紧贴有一周侧减振垫,原楼板上侧铺设有一层下减振垫;所述下减振垫上铺设有一层下pe防水薄膜;所述下pe防水薄膜上铺设有一层防水阻尼隔声板;所述防水阻尼隔声板上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层;所述细石混凝土层上铺设有一层上减振垫;所述上减振垫上铺设有一层上pe防水薄膜;所述上pe防水薄膜上铺设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上侧铺设地砖;所述墙体下边贴有脚踢,脚踢与地砖之间的留缝中填充有密封胶。
其进一步是:所述侧减振垫、上减振垫厚度为5mm。
所述下减振垫厚度为11mm。
所述下pe防水薄膜、上pe防水薄膜是0.2mm厚的高韧性pe防水薄膜。
所述防水阻尼隔声板厚度为13mm。
所述细石混凝土层是4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双向钢筋网片,随打随抹光。
所述水泥砂浆层是20mm厚的1:3干硬性水泥砂浆。
所述水泥砂浆层上侧铺设有一层5mm厚的建筑胶水泥砂浆,所述地砖通过建筑胶水泥砂浆铺设在水泥砂浆层上。
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侧减振垫、下减振垫、上减振垫形成两个u型的减振结构,在施工时,整个楼面构造具有两次下沉压缩量,降低了施工的难度,更容易保证整体的水平度;上下两个减振层的设计有利于整体的稳定性,提高震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砖;2、建筑胶水泥砂浆;3、水泥砂浆层;4、上pe防水薄膜;5、上减振垫;6、细石混凝土层;7、防水阻尼隔声板;8、下pe防水薄膜;9、下减振垫;10、原楼板;11、脚踢;12、密封胶;13、侧减振垫;14、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原楼板10厚度100mm,原楼板10上侧铺设有一层厚度为11mm的下减振垫9。墙体14周边下部紧贴有一周厚度为5mm的侧减振垫13。下减振垫9上铺设有一侧0.2mm厚的高韧性的下pe防水薄膜8。下pe防水薄膜8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3mm的防水阻尼隔声板7。防水阻尼隔声板7上铺设细石混凝土层6,细石混凝土层6是4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双向钢筋网片,随打随抹光。细石混凝土层6上铺设一层厚度为5mm的上减振垫5,上减振垫5上铺设一层0.2mm厚的高韧性的上pe防水薄膜4。
上pe防水薄膜4上铺水泥砂浆层3,水泥砂浆层3选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厚度为20mm。水泥砂浆层3上侧铺设一层5mm厚的建筑胶水泥砂浆2,地砖1通过建筑胶水泥砂浆2铺设在水泥砂浆层3上。墙体14下边贴有脚踢11,脚踢11与地砖1之间的留缝中填充密封胶1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侧减振垫、下减振垫、上减振垫,形成两个u型的减振结构。在施工时,整个楼面构造具有两次下沉压缩量,降低了施工的难度,更容易保证整体的水平度;上侧减振层压缩量小,下侧减振层压缩量大,两层的配合设计有利于整体的稳定性,提高震隔音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包括原楼板(10)和墙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4)周边下部紧贴有一周侧减振垫(13),原楼板(10)上侧铺设有一层下减振垫(9);所述下减振垫(9)上铺设有一层下pe防水薄膜(8);所述下pe防水薄膜(8)上铺设有一层防水阻尼隔声板(7);所述防水阻尼隔声板(7)上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层(6);所述细石混凝土层(6)上铺设有一层上减振垫(5);所述上减振垫(5)上铺设有一层上pe防水薄膜(4);所述上pe防水薄膜(4)上铺设有水泥砂浆层(3);所述水泥砂浆层(3)上侧铺设地砖(1);所述墙体(14)下边贴有脚踢(11),脚踢(11)与地砖(1)之间的留缝中填充有密封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减振垫(13)、上减振垫(5)厚度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减振垫(9)厚度为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pe防水薄膜(8)、上pe防水薄膜(4)是0.2mm厚的高韧性pe防水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阻尼隔声板(7)厚度为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层(6)是4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双向钢筋网片,随打随抹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层(3)是20mm厚的1:3干硬性水泥砂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要求混凝土高隔声楼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层(3)上侧铺设有一层5mm厚的建筑胶水泥砂浆(2),所述地砖(1)通过建筑胶水泥砂浆(2)铺设在水泥砂浆层(3)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