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磅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动过磅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有多种骨料、砂浆、水泥等多种原料构成。大型的混凝土搅拌站为各种原料设置有各自堆场,各种原料的生产厂家不同,甚至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骨料由于其石材质地不同,也需要分开堆放。不同堆场之间相隔不远,对于经常运输同一种产品的老司机来说,可以知道到哪里进行过磅卸料。如果不是专职做某条路线运输的司机,则很难分辨出那种骨料应当放置到那个堆场,如果在现场设置引导人员,则造成人员和效率上的浪费。同时也有可能分辨错误导致质量事故。电子标签及其相关应用在很多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常见的如etc,快递行业等,很多货物上也搭载了厂家和产品识别码。电子标签主要包括标签、阅读器和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用于传输信号的天线;阅读器有手持式和固定式,电子标签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故障率低等优点。但是对于原料至堆场的情况,到每个堆场进行逐一识别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料运送时难以确定匹配的堆场的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包括识别分类系统和识别过磅系统;所述识别分类系统包括设置在主干道入口的第一阅读器和条码识别装置以及随运输车携带的标签和产品信息码;所述识别过磅系统包括连通至主干道的堆场和堆场前设置的第二阅读器、自动门和自动门内的自动磅;所述第二阅读器与第一阅读器和条码识别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阅读器还和自动门的控制器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先利用识别分类系统对产品进行分类识别并将符合的信息分送至各堆场,当第二阅读器识别到与自身堆放材料吻合的车辆时放行,提示驾驶员到达正确的堆场卸货。相对于人工引导,自动化程度高,不会出错,效率方面则有很大提升。仅通过一次产品信息识别,无需逐个到各堆场进行产品信息码的识别,减少了车辆至各堆场的停顿。堆场设置自动磅,在卸货前后分别进行一次称量,得知输送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主干道位置关系展示图;

    图2为识别装置和堆场关系框图;

    图3为堆场结构简易示图。

    其中,自动门1、自动磅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包括识别分类系统和识别过磅系统;所述识别分类系统包括设置在主干道入口的第一阅读器和条码识别装置以及随运输车携带的标签和产品信息码;所述识别过磅系统包括连通至主干道的堆场和堆场前设置的第二阅读器、自动门1和自动门1内的自动磅2;所述第二阅读器与第一阅读器和条码识别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阅读器还和自动门1的控制器连接。

    如上述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路为:通过标签和产品信息码对车辆及货物信息进行识别,开启相应通道以防止运输位置出错的问题。标签是车辆自带,但是同一车辆尤其是搅拌站的车辆,可能会去不同的原料厂拉料。而原料在出厂时会随带产品信息码,以便识别产品信息。标签可在一定距离内自动识别,产品信息码需要司机下车到特定地方识别。因此在主干道入口处设置识别分类装置,将本次运输的信息码和标签识别一次,“绑定”到一起。当车辆经过堆场处的第二阅读器时,无需下车识别产品信息码,直接识别标签,就可以知道是否是本堆场的原料。到达堆场后,卸料前后均进行一次称重,就可以知道原料类型及重量了。

    为了实现自动识别,又保证第一阅读器和第二阅读器能够感应到车辆。所述第一阅读器和第二阅读器均为固定阅读器,所述第一固定阅读器处也设有自动门1;所述第二阅读器及自动门1紧挨主干道设置。车辆在经过自动门1时不需要下车,但是应当简述慢行。自动门1为自动抬杠门,开门过程容易被看到。所述自动门1前还设有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与各自的阅读器连接。方便司机得知感应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阅读器和第二阅读器以及条码识别装置均与系统主机连接并通过系统主机分析和传递信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自动磅2为数字式电子地磅(最大量程应大于30t),方便与系统主机相连,系统主机起到计算和记录的功能。车辆的标签信息等提前录入,以防社会车辆进入。上述过程中,系统主机起到的是常用的录入、存储、匹配分类和传输的功能,在绝大多数行业均有运用,电子标签(13.56mhz射频识别标签)和产品信息条码识别本身也是运输行业常用的识别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上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和范围的,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分类系统和识别过磅系统;所述识别分类系统包括设置在主干道入口的第一阅读器和条码识别装置以及随运输车携带的标签和产品信息码;所述识别过磅系统包括连通至主干道的堆场和堆场前设置的第二阅读器、自动门和自动门内的自动磅;所述第二阅读器与第一阅读器和条码识别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阅读器还和自动门的控制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阅读器和第二阅读器均为固定阅读器,所述第一固定阅读器处也设有自动门;所述第二阅读器及自动门紧挨主干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为自动抬杆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前还设有提示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磅为数字式电子地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属于称重系统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骨料自动分类过磅系统,包括识别分类系统和识别过磅系统;识别分类系统包括设置在主干道入口的第一阅读器和条码识别装置以及随运输车携带的标签和产品信息码;识别过磅系统包括连通至主干道的堆场和堆场前设置的第二阅读器、自动门和自动门内的自动磅;第二阅读器与第一阅读器和条码识别装置连接,第二阅读器还和自动门的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料运送时难以确定匹配的堆场的位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科;李波;王胜;李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富皇建筑工业化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50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