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框架底座,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框架可调底座。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家用垂直升降在没有预先预留井道进需要安装框架型井道,框架井道需要在完全水平的底坑面上安装框架井道,但是现有的电梯底座与电梯框架安装复杂,其具体体现在:
(1),需要现场测量安装尺寸,误差难以控制;
(2),底坑地面通常是无法做到四个角在同一水平面;
(3),电梯框架在组装前靠测量、加垫块调节水平,调节水平复杂,误差难以控制;
(4),在整个电梯框架安装好后,由于电梯框架的自重,使其不能再次进行调节水平操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梯框架可调底座。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框架可调底座包括地脚框架,设置于所述地脚框架四角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
底板:其上固接有若干固定螺母;
调节件: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竖直状,其包括调节螺杆、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上的支撑螺母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的引导杆,所述引导杆、所述支撑螺母以及所述调节螺杆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连接件:其包括水平段与竖直段,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水平段上设置有若干过孔,所述引导杆穿过所述过孔,所述支撑螺母与所述水平段抵接;
所述地脚框架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引导杆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螺母的数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母、所述调节件的数目最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的制造材料的屈服强度不小于315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梯框架可调底座在工厂内完成组装,使得安装误差小,同时通过调节螺杆进行调节水平操作,使得调节水平操作简单,而且更加精确,在电梯框架安装好之后亦可进行调节水平操作,使得使用范围更广,结构简单,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框架可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框架可调底座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脚框架,11.过孔,2.调节部,21.底板,211.固定孔,212固定螺母,22.调节件,221.调节螺杆,222.支撑螺母,223.引导杆,23.连接件,231.水平段,232.竖直段,233.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梯框架可调底座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梯框架可调底座包括地脚框架1,设置于所述地脚框架1四角的调节部2,所述调节部2包括:
底板21:其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211,同时所述底板21上固接有若干固定螺母212,其固接方式优选为焊接;
调节件22: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竖直状,其包括调节螺杆221、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221上的支撑螺母222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上端的引导杆223,所述引导杆223、所述支撑螺母222以及所述调节螺杆221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调节螺杆221的下端与所述固定螺母212螺纹连接;
连接件23:其包括水平段231与竖直段232,所述水平段231与所述竖直段232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水平段上231设置有若干过孔233,所述引导杆223穿过所述过孔233,所述支撑螺母222与所述水平段233抵接;
所述地脚框架1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孔11,所述引导杆223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定位孔11内,所述水平段231以及所述竖直段232与所述地脚框架1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22与所述固定螺212的数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母212、所述调节件22的数目最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22的制造材料的屈服强度不小于315mpa,以便保证所述调节件22的屈服强度,所述调节件22的制造材料优选为35号钢。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实施例:
在工厂内,首先将所述连接件23与所述地脚框架1螺栓连接,然后将所述调节螺杆221的下端与所述固定螺母212螺纹连接,使得安装误差小,然后将本实用新型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首先将所述引导杆223穿过所述过孔233,同时所述支撑螺母222与所述水平段233抵接,所述水平段231以及所述竖直段232与所述地脚框架1抵接,然后通过膨胀螺栓与所述固定孔211将本实用新型安装至地面即可。紧接着可以通过上旋或者下旋调节所述调节螺杆221,以便实现调节水平操作,使得调节水平操作简单,而且更加精确。
最后要讲的是,当整个电机框架安装好之后,使用者亦可通过上旋或者下旋所述调节螺杆221实现调节水平操作,使得使用范围更广。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电梯框架可调底座,包括地脚框架,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地脚框架四角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
底板:其上固接有若干固定螺母;
调节件: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竖直状,其包括调节螺杆、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上的支撑螺母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的引导杆,所述引导杆、所述支撑螺母以及所述调节螺杆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连接件:其包括水平段与竖直段,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水平段上设置有若干过孔,所述引导杆穿过所述过孔,所述支撑螺母与所述水平段抵接;
所述地脚框架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引导杆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框架可调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螺母的数目相同,所述定位孔的数目为所述调节件数目的四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框架可调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所述调节件的数目最少为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框架可调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的制造材料的屈服强度不小于315mpa。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