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纸钞真伪辨别及数量清点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
背景技术:
验钞机是一种用于清点纸钞数量的机器,且在清点过程中对每一张纸钞进行真伪验证。
现有的验钞机包括机壳,其中,机壳由左右上下及后侧的板体拼接搭建而成,使得在机壳内部形成一安装腔,其中,安装腔内从后至前安装有一送钞板,将安装腔分割为上腔室及下腔室,其中,上腔室内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钞口及出钞口,且上腔室沿进钞口至出钞口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捻钞轮及送钞轮,并在下腔室设置主电机通过带轮及皮带驱动捻钞轮及送钞轮转动,此外,下腔室位于送钞轮朝向出钞口侧设置有接钞轮,接钞轮通过小型电机配合带轮及皮带进行转动驱动,且接钞轮外周沿周向排列设置若干的扇叶,使得部分扇叶延伸至上腔室内,因此,纸钞从进钞口进入并受捻钞轮的作用逐张分开,使得单张纸钞朝出钞口方向移动,并在送钞轮的作用下传送至相邻两扇叶之间,之后在接钞轮的转动作用下翻转竖立离开出钞口。
现有的攻丝机的缺点:由于验钞机可能接收到表面残留污渍的纸钞,因此,捻钞轮及送钞轮在使用过程中将会吸附污渍,不但使得在后续验钞过程中将会导致污渍污染干净的纸钞,而且将会导致捻钞轮及送钞轮表面摩擦系数的更变而导致送钞打滑,致使纸钞叠张、重复计数等问题而导致验钞、计数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第一擦拭布及第二擦拭布对捻钞轮及送钞轮进行擦拭,从而实现去除捻钞轮及送钞轮表面污渍而实现有效、洁净的验钞工作的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设置有送钞板,所述安装腔包括位于送钞板两侧的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机壳设置有与上腔室连通的进钞口及出钞口,所述上腔室沿进钞口至出钞口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捻钞轮及送钞轮,所述下腔室设置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与捻钞轮及送钞轮联动设置,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用于擦拭捻钞轮的第一擦拭组件及用于擦拭送钞轮的第二擦拭组件,所述第一擦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及第一擦拭布,所述第一安装架朝向捻钞轮设置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擦拭布设置于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擦拭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及第二擦拭布,所述第二安装架朝向送钞轮设置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擦拭布设置于第二安装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擦拭组件中的第一安装架安装于机壳之后,通过在第一安装架朝向捻钞轮的第一安装面上设置第一擦拭布来实现对捻钞轮表面的清洁工作,使得通过第一擦拭布擦拭去除捻钞轮表面的污渍,从而保证捻钞轮表面的整洁性,防止污渍通过捻钞轮污染干净的纸钞以及改变捻钞轮表面的摩擦系数而使捻钞不顺畅,同理,通过第二擦拭组件中的第二安装架安装于机壳之后,通过在第二安装架朝向送钞轮的第二安装面上设置第二擦拭布来实现对送钞轮表面的清洁工作,使得通过第二擦拭布擦拭去除送钞轮表面的污渍,从而保证送钞轮表面的整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面与第一擦拭布之间填充设置有第一棉絮,所述第二安装面与第二擦拭布之间填充设置有第二棉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棉絮的设置,使得第一擦拭布相对第一安装面凸起,因此,可使捻钞轮更加深入的陷入第一擦拭布,增加第一擦拭布与捻钞轮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清洁效果更加,同理,第二棉絮的设置,使得第二擦拭布相对第二安装面凸起,因此,可使送钞轮更加深入的陷入第二擦拭布,增加第二擦拭布与送钞轮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一拆卸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机壳,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于第一拆卸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一拆卸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第二固定部及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机壳,所述第二安装面设置于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第二拆卸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擦拭布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将会导致第一擦拭布的污染,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清洗,而第一安装架分为与机壳固定的第一固定部以及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固定部的第一拆卸部,使得将第一擦拭布设置于第一拆卸部而实现在第一擦拭布需要更换时无需整体更换,只需将第一拆卸部拆卸更换即可,使得使用更加的便捷,同理,第二安装架分为与机壳固定的第二固定部以及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固定部的第二拆卸部,使得将第二擦拭布设置于第二拆卸部而实现在第二擦拭布需要更换时无需整体更换,只需将第二拆卸部拆卸更换即可,使得使用更加的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设置有用于安装捻钞轮、送钞轮及主电机的滑移板,所述机壳设置有供滑移板滑移的滑移轨道,所述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与捻钞轮靠近或者远离送钞板的方向相同,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沿垂直于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滑移设置于滑移板,所述机壳设置有供定位插杆插设的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当所述的定位插杆插设于第一插孔时,捻钞轮与送钞轮相抵于送钞板,且捻钞轮与第一擦拭布相互分离设置,送钞轮与第二擦拭布相互分离设置,当所述的定位插杆插设于第二插孔时,捻钞轮与送钞轮与送钞板相互分离设置,且捻钞轮与第一擦拭布相抵设置,送钞轮与第二擦拭布相抵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通过滑移板滑移于滑移轨道来实现捻钞轮及送钞轮可实现与送钞板的分离,因此,通过设置送钞板、第一擦拭组件、第二擦拭组件的位置来实现在点钞工作的情况下,捻钞轮与送钞轮相抵,而第一擦拭组件与捻钞轮分离、第二擦拭组件与送钞轮分离,从而在点钞工作状态下,防止第一擦拭布与捻钞轮接触、第二擦拭布与送钞轮接触,减小摩擦力,使得点钞更加的高效、顺畅,而在清洁的情况下,同理实现捻钞轮、送钞轮与送钞板分离,来实现减小摩擦而使清洁过程更加的顺畅、高效;2.定位插杆配合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使得滑移板在点钞位置或者清洁位置时,分别通过定位插杆插设对应的插孔来实现与机壳的有效固定,从而实现捻钞轮、送钞轮的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驱动定位插杆滑移的转动扭杆,所述转动扭杆沿周向转动设置于滑移板,且转动扭杆的轴向与定位插杆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转动扭杆同轴设置有呈椭圆环形的转动腔,所述定位插杆设置有插设滑移于转动腔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插杆采用连接杆插设进入转动腔来实现在转动扭杆周向转动过程中,定位插杆随着椭圆环形的转动腔滑移而实现定位插杆拔或者插入出对应的插孔,因此,使用者采用扭转驱动实现控制,操作便捷且零部件周边干扰性更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扭杆外周套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滑移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扭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扭簧的设置,则可通过设置复位扭簧的初始位置来实现定位插杆朝第一插孔或者第二插孔内自动复位插设,保证插设固定的有效性,防止在固定状态下定位插杆脱离对应插孔而导致工作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板的数量为两件,分别设置于捻钞轮的轴向两端,各所述滑移板上的定位插杆的数量为两件,且同一滑移板上的两件定位插杆以转动扭杆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两件滑移板分别设置于捻钞轮轴向两端,因此,在两端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更加的稳定;2.每一滑移板上对称配合设置两件定位插杆,因此,通过两定位插杆对称受力支撑,实现稳定作用,且可通过转动扭杆同步驱动两件定位插杆运动,使得工作稳定、便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右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机壳、捻钞轮、接钞轮、主电机的装配图;
图5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7为图3的部分放大图;
图8为图4中c的放大图;
图9为图7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均以图1为基准,方位只作为理解参考。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包括由板体拼接而成的机壳1,使得机壳1内形成有一安装腔11,其中,安装腔11内从后至前延伸设置有一送钞板2,且送钞板2从后至前倾斜朝下,使得安装腔11由送钞板2分为位于送钞板2两侧的上腔室111及下腔室112,另外,机壳1在后方上侧开设有进钞口12、在正前方开设有出钞口13,且进钞口12与出钞口13均与上腔室111连通,因此,可将纸钞从进钞口12进入送钞板2,并沿送钞板2朝出钞口13移动,另外,上腔室111内沿进钞口12至出钞口13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捻钞轮3及送钞轮4,以及对应的,下腔室112设置主电机5,使得主电机5的输出轴与捻钞轮3及送钞轮4通过皮带、带轮等方式实现联动设置。因此,可通过通过主电机5工作带动捻钞轮3及送钞轮4工作转动来实现捻钞轮3将纸钞逐一捻开,并由送钞轮4带动纸钞运输。
其中,捻钞轮3及送钞轮4为验钞机中的常规零部件,此处不做过多的工作原理阐释。
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腔室111内对应捻钞轮3设置有第一擦拭组件6,对应送钞轮4设置有第二擦拭组件7,通过第一擦拭组件6对捻钞轮3的外周表面进行擦拭工作,通过第二擦拭组件7对送钞轮4的外周表面进行擦拭工作,从而来清除捻钞轮3及送钞轮4表面污渍,其中,第一擦拭组件6包括第一安装架61及第一擦拭布62,其中,第一安装架61固定安装于机壳1,且朝向捻钞轮3设置有第一安装面611,第一擦拭布62通过胶水粘接、针线缝合、订书钉订接等方式设置于第一安装面611,同理,第二擦拭组件7包括第二安装架71及第二擦拭布72,其中,第二安装架71固定安装于机壳1,且朝向送钞轮4设置有第二安装面711,第二擦拭布72通过胶水粘接、针线缝合、订书钉订接等方式设置于第二安装面711。因此,可通过固定于第一安装架61的第一擦拭布62对转动的捻钞轮3外周表面进行擦拭,固定于第二安装架71的第二擦拭布72对转动的送钞轮4外周表面进行擦拭,从而有效擦拭去除捻钞轮3与送钞轮4表面的污渍。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面611与第一擦拭布62之间填充设置有第一棉絮63,第二安装面711与第二擦拭布72之间填充设置有第二棉絮73。因此,第一棉絮63的设置,使得第一擦拭布62相对第一安装面611凸起,可使捻钞轮3更加深入的陷入第一擦拭布62,增加第一擦拭布62与捻钞轮3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清洁效果更加,同理,第二棉絮73的设置,使得第二擦拭布72相对第二安装面711凸起,可使送钞轮4更加深入的陷入第二擦拭布72,增加第二擦拭布72与送钞轮4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架61包括第一固定部612及第一拆卸部613,其中,第一固定部612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于机壳1,第一安装面611设置于第一拆卸部613,另外,第一固定部612朝向第一拆卸部613侧凸出设置有若干的呈t字形的定位块614,而第一拆卸部613对应开设有与各定位块614配合的定位槽615,从而实现第一固定部612与第一拆卸部613通过定位块614与定位槽615的卡设完成安装,且优选的,通过将第一拆卸部613分割为若干块相互分离的分割块616,使得各分割块616均采用定位块614与定位槽615的卡设实现固定,以及第一固定部612设置有出口617,使得各分割块616可通过出口617脱离第一固定部612而实现拆卸,同理,第二安装架71包括第二固定部712及第二拆卸部713,第二固定部712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于机壳1,第二安装面711设置于第二拆卸部713,且第二固定部712与第二拆卸部713同理可拆卸固定连接。
如图3-图4、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机壳1位于捻钞轮3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捻钞轮3、送钞轮4及主电机5的滑移板14,其中,滑移板14呈方形板体,对应的,机壳1设置有呈方形的滑移轨道15,使得滑移板14设置于滑移轨道15内,并可沿滑移轨道15的轨道方向进行竖直方向的滑移,因此,滑移板14朝上滑移将使捻钞轮3、送钞轮4远离送钞板2,而朝下滑移将使捻钞轮3及送钞轮4靠近送钞板2。
其中,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机壳1位于滑移板14的厚度方向两侧分别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有固定块16,使得滑移板14在固定块16的夹持下而无法脱离滑移轨道15。
另外,各滑移板14上设置有定位插杆141,其中,定位插杆141的轴向与滑移轨道15的轨道方向相互垂直,且滑移板14上通过焊接等方式设置有若干套设于定位插杆141外周的套环142,使得定位插杆141沿轴向滑移设置于滑移板14,另外,固定块16上开设有与定位插杆141的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第一插孔161及第二插孔162,且当定位插杆141插设于第一插孔161时,捻钞轮3与送钞轮4相抵于送钞板2,且捻钞轮3与第一擦拭布62相互分离设置,送钞轮4与第二擦拭布72相互分离设置,当定位插杆141插设于第二插孔162时,捻钞轮3与送钞轮4与送钞板2相互分离设置,且捻钞轮3与第一擦拭布62相抵设置,送钞轮4与第二擦拭布72相抵设置。因此,实现在验钞工作时,清洁工作不进行,而在清洁工作时,验钞工作不进行,使得分工明确,防止工作干扰导致能耗高且工作件的相互干扰。
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滑移板14上设置有驱动定位插杆141滑移的转动扭杆143,其中,转动扭杆143的轴向与滑移板14相互垂直,且转动扭杆143通过轴承等方式沿周向转动设置于滑移板14,另外,转动扭杆143的轴向一端面上同轴开设有呈椭圆环形的转动腔1431,另外,定位插杆141设置于转动扭杆143设置有转动腔1431的一侧,且定位插杆141凸出设置有插设滑移于转动腔1431的连接杆1411。因此,定位插杆141采用连接杆1411插设进入转动腔1431来实现在转动扭杆143周向转动过程中,定位插杆141随着椭圆环形的转动腔1431滑移而实现定位插杆141拔或者插入出对应的插孔,使用者采用扭转驱动实现控制,操作便捷且零部件周边干扰性更小。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扭杆143外周套设有复位扭簧1432,且滑移板14凸出有一凸杆,使得复位扭簧1432一端通过勾于滑移板14上的凸杆实现固定,对应的,转动扭杆143凸出有一凸杆,使得复位扭簧1432的另一端通过勾于转动扭杆143的凸杆实现固定,且复位扭簧1432在定位插杆141上的连接杆1411离转动扭杆143的中心线最远位置时处于初始状态,因此,实现了定位插杆141朝第一插孔161或者第二插孔162内自动复位插设,保证插设固定的有效性,防止在固定状态下定位插杆141脱离对应插孔而导致工作不稳定。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各滑移板14上的定位插杆141的数量为两件,且同一滑移板14上的两件定位插杆141以转动扭杆143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因此,通过两定位插杆141对称受力支撑,实现稳定作用,且可通过转动扭杆143同步驱动两件定位插杆141运动,使得工作稳定、便捷。
1.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设置有送钞板,所述安装腔包括位于送钞板两侧的上腔室及下腔室,所述机壳设置有与上腔室连通的进钞口及出钞口,所述上腔室沿进钞口至出钞口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捻钞轮及送钞轮,所述下腔室设置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与捻钞轮及送钞轮联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用于擦拭捻钞轮的第一擦拭组件及用于擦拭送钞轮的第二擦拭组件,所述第一擦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及第一擦拭布,所述第一安装架朝向捻钞轮设置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擦拭布设置于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擦拭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及第二擦拭布,所述第二安装架朝向送钞轮设置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擦拭布设置于第二安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与第一擦拭布之间填充设置有第一棉絮,所述第二安装面与第二擦拭布之间填充设置有第二棉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一拆卸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机壳,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于第一拆卸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一拆卸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第二固定部及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机壳,所述第二安装面设置于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第二拆卸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置有用于安装捻钞轮、送钞轮及主电机的滑移板,所述机壳设置有供滑移板滑移的滑移轨道,所述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与捻钞轮靠近或者远离送钞板的方向相同,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沿垂直于滑移轨道的轨道方向滑移设置于滑移板,所述机壳设置有供定位插杆插设的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当所述的定位插杆插设于第一插孔时,捻钞轮与送钞轮相抵于送钞板,且捻钞轮与第一擦拭布相互分离设置,送钞轮与第二擦拭布相互分离设置,当所述的定位插杆插设于第二插孔时,捻钞轮与送钞轮与送钞板相互分离设置,且捻钞轮与第一擦拭布相抵设置,送钞轮与第二擦拭布相抵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驱动定位插杆滑移的转动扭杆,所述转动扭杆沿周向转动设置于滑移板,且转动扭杆的轴向与定位插杆的轴向相互垂直,所述转动扭杆同轴设置有呈椭圆环形的转动腔,所述定位插杆设置有插设滑移于转动腔的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扭杆外周套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滑移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扭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板的数量为两件,分别设置于捻钞轮的轴向两端,各所述滑移板上的定位插杆的数量为两件,且同一滑移板上的两件定位插杆以转动扭杆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