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



    背景技术:

    纵向进钞验钞机主要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验钞组件,机体的一侧设置有进钞口,另一侧设置有出钞口。目前,银行或一些大型的商场会用到美金或卢布进行交易,在利用纵向进钞验钞机进行验钞是,从出钞口出来的美金和卢布带有惯性,在出钞时容易飞出,而现有的纵向进钞验钞机在出钞口处并未设置用于挡钞的机构,无法避免飞钞的情况,在收集、整理纸币时较为麻烦;同时美金与卢布的防伪点与人民币也不一样,所以用目前的验钞机来验美金及卢布会出现飞钞、验钞不准或漏验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里的捻钞组件及验钞组件、设置于机体一侧的进钞口及设置于机体相对进钞口另一侧的出钞口,所述机体对应出钞口处设置有用于挡钞的挡钞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纸币从进钞口一端进入,并通过设置于机体内的捻钞组件进行捻钞,捻钞组件将纸币从进钞口传送至出钞口的过程中通过验钞组件进行验钞,经过验钞后的纸币再从出钞口进行出钞,出钞的纸币落入出钞口处的挡钞板内,挡钞板将出钞的纸币进行收集,并对后续出钞落入挡钞板上的纸币进行导钞、整理,避免了纸币出现飞钞、难收集、不便整理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机体包括上机架及下机架,所述上机架与下机架相互铰接配合,所述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形成走钞通道,所述捻钞组件包括上捻钞轮单元及与上捻钞轮单元配合的下捻钞轮单元,所述上捻钞轮单元设置于上机架内,所述下捻钞轮设置于下机架内,所述验钞组件包括颜色传感单元、紫光检测灯,所述颜色传感单元包括第一颜色传感器及第二颜色传感器,所述紫光检测灯设置于上机架对应走钞通道的中心线处,所述第一颜色传感器设置于下机架对应紫光检测灯处,所述第二颜色传感器设置于上机架对应走钞方向的下游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的上机架与下机架相互铰接配合,当上机架与下机架呈关闭状态时,二者之间形成走钞通道,捻钞组件的上捻钞轮单元及下捻钞轮单元分别设置于上机架与下机架内,在走钞通道内有纸币进入时,上捻钞轮单元与下捻钞轮单元相互配合对纸币传送至验钞组件处进行检测,检测完通过捻钞组件传送至挡钞板上。验钞组件的紫光检测灯设置在上机架,颜色传感单元的第一颜色传感器设置于下机架对应紫光检测灯处,与紫光检测灯配合对走钞通道内的纸币进行检测,第二颜色传感器设置于走钞方向的下游,对即将出钞的纸币进行再次检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验钞组件还包括红外反射检测传感单元及红外透射检测传感单元,所述红外反射检测传感单元包括上反射检测传感器及下反射检测传感器,所述上反射检测传感器以紫光检测灯为中线对称设置在上机架内,所述下反射检测传感器以紫光检测灯为中线对称设置在下机架内,所述上反射检测传感器与下反射检测传感器相对应,所述红外透射检测传感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机架上的透射发射器及设置于下机架上的透射接收器,所述透射发射器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两上反射检测传感器之间,所述透射接收器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两下反射检测传感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反射检测传感器及下反射检测传感器分别以紫光检测灯为中线对称设置在上机架与下机架内,透射发射器及透射反射器分别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上反射检测传感器之间和相邻的下反射检测传感器之间,使得纸币以任意一面或方向插入走钞通道内进行验钞时,纸币上的防伪点都能被验钞组件所检测到,从而避免了验钞不准或漏验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挡钞板包括与机体连接的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的用于挡钞的挡钞件,所述挡钞件包括一端与连接件连接并朝机体的外侧弯曲向上延伸的圆弧部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圆弧的另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钞板的连接件与机体连接进行固定,挡钞板的挡钞件用于收集从出钞口出钞的纸币,挡钞件包括圆弧部及延伸部,挡钞件的圆弧部一端与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延伸部连接。纸币从出钞口出钞后落入挡钞件,先是飞出受到延伸部的阻挡下落,落下后与延伸部及圆弧部的相贴合,后续出钞的纸币同样受到延伸部的阻挡作用下落堆叠到挡钞件的纸币上,实现自动对出钞的纸币的整理及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圆弧部与连接件连接的一端低于所述出钞口,所述延伸部相对圆弧部的另一端高于机体的上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部与连接件连接的一端高度低于出钞口,在纸币落入挡钞板的挡钞件上并逐渐堆积形成一定厚度,纸币靠近出钞口的一端抵接在机体对应挡钞板的一侧,避免了堆积形成一定厚度的纸币将出钞口堵塞导致出钞口无法出钞的情况出现;延伸部相对圆弧部的另一端高于机体的上顶面,能将从出钞口出钞的纸币进行阻挡,防止纸币飞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竖直部与横直部,所述横直部设置于竖直部对应机体的底部一端,所述机体的出钞口一侧对应竖直部处设置有第一卡合槽,所述机体的底部对应横直部处设置有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与竖直部相匹配,所述第二卡合槽与横直部相匹配,所述第一卡合槽与竖直部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卡合槽与横直部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钞板通过连接件与机体连接时,连接件的竖直部卡合进第一卡合槽内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机体连接,连接板的横直部卡合进机体底部的第二卡合槽内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机体连接,使得连接件与机体连接,从而实现挡钞板与机体的连接。竖直部与横直部在连接时分别卡合进第一卡合槽与第二卡合槽内,使得零件之间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更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竖直部与挡钞件交界处的卡接槽部、设置于卡接槽部内的卡接钩部、设置于第一卡合槽对应卡接钩部处的卡口,所述卡接钩部与卡口相互配合卡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横直部靠近机架一端的插接部、设置于第二卡合槽上的插接座,所述插接座与插接部相匹配,所述插接部对应机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凸部,所述插接座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凹槽与插接凸部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竖直部卡合进第一卡合槽内,设置于卡接槽部内的卡接钩部卡入卡口内进行卡接,使得竖直部与机体的连接;当横直部卡合进第二卡合槽内,设置于横直部上的插接部卡合进第二卡合槽的插接座内,同时带动插接部上的插接凸部卡入插接座的插接凹槽内,使得横直部与机体连接,从而实现挡钞板与机体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挡钞件对应出钞口的一侧设置有长条状凸起,所述长条状凸起沿挡钞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钞件对应出钞口的上设置有长条状凸起,当纸币从出钞口送出,落入挡钞板的挡钞件上时,长条状凸起可避免纸币受静电作用吸附在挡钞件上,避免在取走纸币时发生遗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延伸部中部设置有u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部中部设置有u型槽,便于纸币的收取。当纸币从出钞口送出,落在挡钞板上,纸币靠近出钞口的部分沿圆弧部的弧面与圆弧部贴合,纸币远离出钞口的部分与延伸部贴合,当纸币堆积到一定厚度,需要将纸币取走时,使用者的一根手指放置在纸币对应出钞口一侧,另一根手指可穿过u型槽贴在纸币的一侧,两手指对纸币进行夹持即可将纸币取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圆弧部两侧还设置有与连接件连接的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部两侧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还与连接件连接加强板为挡钞件的圆弧部提供支撑力,避免挡钞件上放置的纸币过多导致挡钞件发生形变。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10为图9中c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标号含义:机体-1,上机架-11,下机架-12,走钞通道-13,进钞口-14,出钞口-15,第一卡合槽-16,第二卡合槽-17,捻钞组件-2,上捻钞轮单元-21,下捻钞轮单元-22,验钞组件-3,颜色传感单元-31,第一颜色传感器-311,第二颜色传感器-312,紫光检测灯-32,红外反射检测传感单元-33,上反射检测传感器-331,下反射检测传感器-332,红外透射检测传感单元-34,透射发射器-341,透射反射器-342,挡钞板-4,连接件-41,竖直部-411,横直部-412,挡钞件-42,圆弧部-421,加强板-422,延伸部-423,u型槽-424,第一连接组件-43,卡接槽部-431,卡接钩部-432,卡口-433,第二连接组件-44,插接部-441,插接凸部-442,插接座-443,插接凹槽-444,凸起-4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1-1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里的捻钞组件2及验钞组件3、设置于机体1一侧的进钞口14及设置于机体1相对进钞口14另一侧的出钞口15,所述机体1对应出钞口15处设置有用于挡钞的挡钞板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纸币从进钞口14一端进入,并通过设置于机体1内的捻钞组件2进行捻钞,捻钞组件2将纸币从进钞口14传送至出钞口15的过程中通过验钞组件3进行验钞,经过验钞后的纸币再从出钞口15进行出钞,出钞的纸币落入出钞口15处的挡钞板4内,挡钞板4将出钞的纸币进行收集,并对后续出钞落入挡钞板4上的纸币进行导钞、整理,避免了纸币出现飞钞、难收集、不便整理的情况。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机体1包括上机架11及下机架12,所述上机架11与下机架12相互铰接配合,所述上机架11与下机架12之间形成走钞通道13,所述捻钞组件2包括上捻钞轮单元21及与上捻钞轮单元21配合的下捻钞轮单元22,所述上捻钞轮单元21设置于上机架11内,所述下捻钞轮设置于下机架12内,所述验钞组件3包括颜色传感单元31、紫光检测灯32,所述颜色传感单元31包括第一颜色传感器311及第二颜色传感器312,所述紫光检测灯32设置于上机架11对应走钞通道13的中心线处,所述第一颜色传感器311设置于下机架12对应紫光检测灯32处,所述第二颜色传感器312设置于上机架11对应走钞方向的下游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的上机架11与下机架12相互铰接配合,当上机架11与下机架12呈关闭状态时,二者之间形成走钞通道13,捻钞组件2的上捻钞轮单元21及下捻钞轮单元22分别设置于上机架11与下机架12内,在走钞通道13内有纸币进入时,上捻钞轮单元21与下捻钞轮单元22相互配合对纸币传送至验钞组件3处进行检测,检测完通过捻钞组件2传送至挡钞板4上。验钞组件3的紫光检测灯32设置在上机架11,颜色传感单元31的第一颜色传感器311设置于下机架12对应紫光检测灯32处,与紫光检测灯32配合对走钞通道13内的纸币进行检测,第二颜色传感器312设置于走钞方向的下游,对即将出钞的纸币进行再次检测。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验钞组件3还包括红外反射检测传感单元33及红外透射检测传感单元34,所述红外反射检测传感单元33包括上反射检测传感器331及下反射检测传感器332,所述上反射检测传感器331以紫光检测灯32为中线对称设置在上机架11内,所述下反射检测传感器332以紫光检测灯32为中线对称设置在下机架12内,所述上反射检测传感器331与下反射检测传感器332相对应,所述红外透射检测传感单元34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机架11上的透射发射器341及设置于下机架12上的透射接收器342,所述透射发射器341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两上反射检测传感器331之间,所述透射接收器342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两下反射检测传感器332之间。本实用新型优选红外反射检测传感单元33设置为4对、红外透射检测传感单元34设置为2对,4个上反射检测传感器331以紫光检测灯32为中线对称设置在上机架11内,4个下反射检测传感器332以紫光检测灯32为中线对称设置在下机架12内,2个透射发射器341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两上反射检测传感器331之间,2个透射接收器342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两下反射检测传感器332之间,使得纸币以任意一面或方向插入走钞通道13内进行验钞时,纸币上的防伪点都能被验钞组件3所检测到,从而避免了验钞不准或漏验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挡钞板4包括与机体1连接的连接件41、与连接件41连接的用于挡钞的挡钞件42,所述挡钞件42包括一端与连接件41连接并朝机体1的外侧弯曲向上延伸的圆弧部421及延伸部423,所述延伸部423与圆弧的另一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钞板4的连接件41与机体1连接进行固定,挡钞板4的挡钞件42用于收集从出钞口15出钞的纸币,挡钞件42包括圆弧部421及延伸部423,挡钞件42的圆弧部421一端与连接件41连接,另一端与延伸部423连接。纸币从出钞口15出钞后落入挡钞件42,先是飞出受到延伸部423的阻挡下落,落下后与延伸部423及圆弧部421的相贴合,后续出钞的纸币同样受到延伸部423的阻挡作用下落堆叠到挡钞件42的纸币上,实现自动对出钞的纸币的整理及收集。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圆弧部421与连接件41连接的一端低于所述出钞口15,所述延伸部423相对圆弧部421的另一端高于机体1的上顶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部421与连接件41连接的一端高度低于出钞口15,在纸币落入挡钞板4的挡钞件42上并逐渐堆积形成一定厚度,纸币靠近出钞口15的一端抵接在机体1对应挡钞板4的一侧,避免了堆积形成一定厚度的纸币将出钞口15堵塞导致出钞口15无法出钞的情况出现;延伸部423相对圆弧部421的另一端高于机体1的上顶面,能将从出钞口15出钞的纸币进行阻挡,防止纸币飞出。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41包括竖直部411与横直部412,所述横直部412设置于竖直部411对应机体1的底部一端,所述机体1的出钞口15一侧对应竖直部411处设置有第一卡合槽16,所述机体1的底部对应横直部412处设置有第二卡合槽17,所述第一卡合槽16与竖直部411相匹配,所述第二卡合槽17与横直部412相匹配,所述第一卡合槽16与竖直部411通过第一连接组件43连接,所述第二卡合槽17与横直部412通过第二连接组件44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钞板4通过连接件41与机体1连接时,连接件41的竖直部411卡合进第一卡合槽16内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43与机体1连接,连接板的横直部412卡合进机体1底部的第二卡合槽17内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44与机体1连接,使得连接件41与机体1连接,从而实现挡钞板4与机体1的连接。竖直部411与横直部412在连接时分别卡合进第一卡合槽16与第二卡合槽17内,使得零件之间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第一连接组件43与第二连接组件44连接更为牢固。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3包括设置于竖直部411与挡钞件42交界处的卡接槽部431、设置于卡接槽部431内的卡接钩部432、设置于第一卡合槽16对应卡接钩部432处的卡口433,所述卡接钩部432与卡口433相互配合卡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4包括设置于横直部412靠近机架一端的插接部441、设置于第二卡合槽17上的插接座443,所述插接座443与插接部441相匹配,所述插接部441对应机体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凸部442,所述插接座443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插接凹槽444,所述插接凹槽444与插接凸部442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竖直部411卡合进第一卡合槽16内,设置于卡接槽部431内的卡接钩部432卡入卡口433内进行卡接,使得竖直部411与机体1的连接;当横直部412卡合进第二卡合槽17内,设置于横直部412上的插接部441卡合进第二卡合槽17的插接座443内,同时带动插接部441上的插接凸部442卡入插接座443的插接凹槽444内,使得横直部412与机体1连接,从而实现挡钞板4与机体1的连接。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挡钞件42对应出钞口15的一侧设置有长条状凸起45,所述长条状凸起45沿挡钞件42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钞件42对应出钞口15的上设置有长条状凸起45,当纸币从出钞口15送出,落入挡钞板4的挡钞件42上时,长条状凸起45可避免纸币受静电作用吸附在挡钞件42上,避免在取走纸币时发生遗漏。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延伸部423中部设置有u型槽4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部423中部设置有u型槽424,便于纸币的收取。当纸币从出钞口15送出,落在挡钞板4上,纸币靠近出钞口15的部分沿圆弧部421的弧面与圆弧部421贴合,纸币远离出钞口15的部分与延伸部423贴合,当纸币堆积到一定厚度,需要将纸币取走时,使用者的一根手指放置在纸币对应出钞口15一侧,另一根手指可穿过u型槽424贴在纸币的一侧,两手指对纸币进行夹持即可将纸币取走。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圆弧部421两侧还设置有与连接件41连接的加强板4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部421两侧设置有加强板422,加强板422还与连接件41连接加强板422为挡钞件42的圆弧部421提供支撑力,避免挡钞件42上放置的纸币过多导致挡钞件42发生形变。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体-1,上机架-11,下机架-12,走钞通道-13,进钞口-14,出钞口-15,第一卡合槽-16,第二卡合槽-17,捻钞组件-2,上捻钞轮单元-21,下捻钞轮单元-22,验钞组件-3,颜色传感单元-31,第一颜色传感器-311,第二颜色传感器-312,紫光检测灯-32,红外反射检测传感单元-33,上反射检测传感器-331,下反射检测传感器-332,红外透射检测传感单元-34,透射发射器-341,透射反射器-342,挡钞板-4,连接件-41,竖直部-411,横直部-412,挡钞件-42,圆弧部-421,加强板-422,延伸部-423,u型槽-424,第一连接组件-43,卡接槽部-431,卡接钩部-432,卡口-433,第二连接组件-44,插接部-441,插接凸部-442,插接座-443,插接凹槽-444,凸起-45,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施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施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里的捻钞组件及验钞组件、设置于机体一侧的进钞口及设置于机体相对进钞口另一侧的出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对应出钞口处设置有用于挡钞的挡钞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上机架及下机架,所述上机架与下机架相互铰接配合,所述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形成走钞通道,所述捻钞组件包括上捻钞单元及与上捻钞轮单元配合的下捻钞轮单元,所述上捻钞轮单元设置于上机架内,所述下捻钞轮单元设置于下机架内,所述验钞组件包括颜色传感单元、紫光检测灯,所述颜色传感单元包括第一颜色传感器及第二颜色传感器,所述紫光检测灯设置于上机架对应走钞通道的中心线处,所述第一颜色传感器设置于下机架对应紫光检测灯处,所述第二颜色传感器设置于上机架对应走钞方向的下游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验钞组件还包括红外反射检测传感单元及红外透射检测传感单元,所述红外反射检测传感单元包括上反射检测传感器及下反射检测传感器,所述上反射检测传感器以紫光检测灯为中线对称设置在上机架内,所述下反射检测传感器以紫光检测灯为中线对称设置在下机架内,所述上反射检测传感器与下反射检测传感器相对应,所述红外透射检测传感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机架上的透射发射器及设置于下机架上的透射接收器,所述透射发射器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两上反射检测传感器之间,所述透射接收器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两下反射检测传感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钞板包括与机体连接的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的用于挡钞的挡钞件,所述挡钞件包括一端与连接件连接并朝机体的外侧弯曲向上延伸的圆弧部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圆弧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与连接件连接的一端低于所述出钞口,所述延伸部相对圆弧部的另一端高于机体的上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竖直部与横直部,所述横直部设置于竖直部对应机体的底部一端,所述机体的出钞口一侧对应竖直部处设置有第一卡合槽,所述机体的底部对应横直部处设置有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与竖直部相匹配,所述第二卡合槽与横直部相匹配,所述第一卡合槽与竖直部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卡合槽与横直部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竖直部与挡钞件交界处的卡接槽部、设置于卡接槽部内的卡接钩部、设置于第一卡合槽对应卡接钩部处的卡口,所述卡接钩部与卡口相互配合卡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横直部靠近机架一端的插接部、设置于第二卡合槽上的插接座,所述插接座与插接部相匹配,所述插接部对应机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凸部,所述插接座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凹槽与插接凸部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钞件对应出钞口的一侧设置有长条状凸起,所述长条状凸起沿挡钞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中部设置有u型槽。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两侧还设置有与连接件连接的加强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向进钞验钞机,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里的捻钞组件及验钞组件、设置于机体一侧的进钞口及设置于机体相对进钞口另一侧的出钞口,所述机体对应出钞口处设置有用于挡钞的挡钞板。出钞的纸币落入出钞口处的挡钞板内,挡钞板将出钞的纸币进行收集,并对后续出钞落入挡钞板上的纸币进行导钞、整理,避免了纸币出现飞钞、难收集、不便整理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贾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商通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9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