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左旋维生素c原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左旋维生素c原液在制作左旋维生素c原液时需要对左旋维生素c原液进行浓缩处理,既需要浓缩设备对左旋维生素c原液进行浓缩,浓缩设备适用于选矿厂的精矿和尾矿脱水处理,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煤炭、非金属选矿和环保等行业。高效浓缩设备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沉降设备,而是结合泥浆层过滤特性的一种新型脱水设备。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原有的浓缩装置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来提供温度较高的蒸汽,以提供浓缩过程中所需的气压和温度,浪费了资源,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具有高压蒸汽循环以及热循环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包括浓缩罐,所述浓缩罐的上端连接有蒸汽喷射泵,所述蒸汽喷射泵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有mvr装置,所述mvr装置的下端连接有蒸汽循环装置,所述蒸汽循环装置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上端连接有热量循环装置,所述热量循环装置的上端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浓缩罐的外侧壁,所述蒸汽喷射泵和所述mvr装置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蒸汽循环管,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在所述mvr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蒸汽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下端外侧壁,所述蒸汽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且设于所述mvr装置的上方,所述蒸汽循环管的内部连接有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量循环装置包括热循环管、第五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和第六电磁阀,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端,所述第六电磁阀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上端,所述热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六电磁阀之间,所述热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一侧,所述热循环管的内部连接有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六电磁阀和所述第五电磁阀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第三电磁阀,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连接在所述蒸汽循环管的内部,且设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上方,所述第三电磁阀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量循环装置包括第四电磁阀,其中,所述热循环管的内部连接有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五电磁阀的下方,所述第四电磁阀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和换热器,其中,所述加热器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前表面,所述换热器连接在所述热循环管的外侧壁,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换热器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浓缩罐中的低压蒸汽通过蒸汽喷射泵变成高压蒸汽喷至连接管中,mvr装置将高压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压力传感器的检测,若气压过小,则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开启,将蒸汽重新通入连接管中,mvr装置再次对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直至气压达到标准后第二电磁阀开启,达到循环升压的效果;
2、蒸汽进入加热装置内,加热器对蒸汽进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若温度较低,则第六电磁阀关闭,第五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开启,将蒸汽通入加热装置中再次加温,直至温度达到标准后第六电磁阀开启,将高压高温的蒸汽通入浓缩罐中,达到高效浓缩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蒸汽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热量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浓缩罐;2、蒸汽喷射泵;3、连接管;4、mvr装置;5、蒸汽循环装置;51、压力传感器;52、第一电磁阀;53、第二电磁阀;54、蒸汽循环管;55、第三电磁阀;6、固定杆;7、加热装置;71、加热器;72、换热器;8、热量循环装置;81、第四电磁阀;82、热循环管;83、第五电磁阀;84、温度传感器;85、第六电磁阀;9、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包括浓缩罐1,浓缩罐1的上端连接有蒸汽喷射泵2,蒸汽喷射泵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下端连接有mvr装置4,mvr装置4的下端连接有蒸汽循环装置5,蒸汽循环装置5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装置7,加热装置7的上端连接有热量循环装置8,热量循环装置8的上端连接有连通管9,连通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浓缩罐1的外侧壁,蒸汽喷射泵2和mvr装置4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浓缩罐1中的低压蒸汽通过蒸汽喷射泵2变成高压蒸汽喷至连接管3中,mvr装置4将高压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蒸汽循环装置5将蒸汽重新通入连接管3中,mvr装置4再次对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达到循环升压的效果,蒸汽进入加热装置7内,加热装置7对蒸汽进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热量循环装置8进行热循环处理,然后经过将高压高温的蒸汽通入浓缩罐1中,达到高效浓缩的效果。
具体的,蒸汽循环装置5包括压力传感器51、第一电磁阀52、第二电磁阀53和蒸汽循环管54,其中,压力传感器51连接在mvr装置4的输出端,压力传感器5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电磁阀52,蒸汽循环管54的一端连接在压力传感器51的下端外侧壁,蒸汽循环管54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管3的外侧壁,且设于mvr装置4的上方,蒸汽循环管54的内部连接有第二电磁阀53,压力传感器51、第一电磁阀52和第二电磁阀53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mvr装置4将高压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压力传感器51的检测,若气压过小,则第一电磁阀52关闭,第二电磁阀53和第三电磁阀55开启,将蒸汽重新通过蒸汽循环管54通入连接管3中,mvr装置4再次对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直至气压达到标准后第一电磁阀52开启,达到循环升压的效果。
具体的,热量循环装置8包括热循环管82、第五电磁阀83、温度传感器84和第六电磁阀85,其中,温度传感器84连接在加热装置7的上端,第六电磁阀85连接在温度传感器84的上端,热循环管82的一端连接在温度传感器84和第六电磁阀85之间,热循环管82的另一端连接在加热装置7的一侧,热循环管82的内部连接有第五电磁阀83,温度传感器84、第六电磁阀85和第五电磁阀83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蒸汽进入加热装置7内,加热装置7对蒸汽进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温度传感器84检测,若温度较低,则第六电磁阀85关闭,第四电磁阀81和第五电磁阀83开启,将蒸汽通入加热装置7中再次加温,直至温度达到标准后第六电磁阀85开启,将高压高温的蒸汽通入浓缩罐1中,达到高效浓缩的效果。
具体的,蒸汽循环装置5包括第三电磁阀55,其中,第三电磁阀55连接在蒸汽循环管54的内部,且设于第二电磁阀53的上方,第三电磁阀55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mvr装置4将高压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压力传感器51的检测,若气压过小,则第一电磁阀52关闭,第二电磁阀53和第三电磁阀55开启,将蒸汽重新通过蒸汽循环管54通入连接管3中,mvr装置4再次对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直至气压达到标准后第一电磁阀52开启,达到循环升压的效果。
具体的,热量循环装置8包括第四电磁阀81,其中,热循环管82的内部连接有第四电磁阀81,第四电磁阀81设于第五电磁阀83的下方,第四电磁阀81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蒸汽进入加热装置7内,加热装置7对蒸汽进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温度传感器84检测,若温度较低,则第六电磁阀85关闭,第四电磁阀81和第五电磁阀83开启,将蒸汽通入加热装置7中再次加温,直至温度达到标准后第六电磁阀85开启,将高压高温的蒸汽通入浓缩罐1中,达到高效浓缩的效果。
具体的,加热装置7包括加热器71和换热器72,其中,加热器71连接在加热装置7的前表面,换热器72连接在热循环管82的外侧壁,加热器71和换热器72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蒸汽进入加热装置7内,加热装置7对蒸汽进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温度传感器84检测,若温度较低,则第六电磁阀85关闭,第四电磁阀81和第五电磁阀83开启,将蒸汽通入加热装置7中再次加温,直至温度达到标准后第六电磁阀85开启,将高压高温的蒸汽通入浓缩罐1中,达到高效浓缩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mvr装置4为梁山鑫泰二手设备购销部销售的mvr浓缩蒸发器;压力传感器51为星仪传感器源头厂家销售的cyyz11型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84为诚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销售的tp04型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磁阀52、第二电磁阀53、第三电磁阀55、第四电磁阀81、第四电磁阀81和第六电磁阀85均为重庆环茂电磁阀有限公司销售的zco1型电磁阀;蒸汽喷射泵2为伽利略官方旗舰店销售的zs型蒸汽喷射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浓缩罐1中的低压蒸汽通过蒸汽喷射泵2变成高压蒸汽喷至连接管3中,mvr装置4将高压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压力传感器51的检测,若气压过小,则第一电磁阀52关闭,第二电磁阀53和第三电磁阀55开启,将蒸汽重新通过蒸汽循环管54通入连接管3中,mvr装置4再次对蒸汽进行升压和加热处理,直至气压达到标准后第一电磁阀52开启,达到循环升压的效果,然后蒸汽进入加热装置7内,加热器71对蒸汽进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温度传感器84检测,若温度较低,则第六电磁阀85关闭,第四电磁阀81和第五电磁阀83开启,将蒸汽通入加热装置7中再次加温,直至温度达到标准后第六电磁阀85开启,将高压高温的蒸汽通入浓缩罐1中,达到高效浓缩的效果,换热器72和外部热源连接,可以将多余的热量通入热循环管82中,达到充分利用热能加热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包括浓缩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罐(1)的上端连接有蒸汽喷射泵(2),所述蒸汽喷射泵(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下端连接有mvr装置(4),所述mvr装置(4)的下端连接有蒸汽循环装置(5),所述蒸汽循环装置(5)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装置(7),所述加热装置(7)的上端连接有热量循环装置(8),所述热量循环装置(8)的上端连接有连通管(9),所述连通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浓缩罐(1)的外侧壁,所述蒸汽喷射泵(2)和所述mvr装置(4)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循环装置(5)包括压力传感器(51)、第一电磁阀(52)、第二电磁阀(53)和蒸汽循环管(54),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51)连接在所述mvr装置(4)的输出端,所述压力传感器(51)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第一电磁阀(52),所述蒸汽循环管(5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51)的下端外侧壁,所述蒸汽循环管(5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管(3)的外侧壁,且设于所述mvr装置(4)的上方,所述蒸汽循环管(54)的内部连接有所述第二电磁阀(53),所述压力传感器(51)、所述第一电磁阀(52)和所述第二电磁阀(53)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循环装置(8)包括热循环管(82)、第五电磁阀(83)、温度传感器(84)和第六电磁阀(85),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84)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7)的上端,所述第六电磁阀(85)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84)的上端,所述热循环管(8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84)和所述第六电磁阀(85)之间,所述热循环管(8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7)的一侧,所述热循环管(82)的内部连接有所述第五电磁阀(83),所述温度传感器(84)、所述第六电磁阀(85)和所述第五电磁阀(83)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循环装置(5)包括第三电磁阀(55),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55)连接在所述蒸汽循环管(54)的内部,且设于所述第二电磁阀(53)的上方,所述第三电磁阀(55)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循环装置(8)包括第四电磁阀(81),其中,所述热循环管(82)的内部连接有所述第四电磁阀(81),所述第四电磁阀(81)设于所述第五电磁阀(83)的下方,所述第四电磁阀(81)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高效型真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7)包括加热器(71)和换热器(72),其中,所述加热器(71)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7)的前表面,所述换热器(72)连接在所述热循环管(82)的外侧壁,所述加热器(71)和所述换热器(72)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