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7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



    背景技术:

    旋转蒸发器是实验室广泛应用的一种蒸发仪器。适用于回流操作、大量溶剂的快速蒸发、微量组分的浓缩和需要搅拌的反应过程等。旋转蒸发器使用时需要安装蒸发瓶、冷凝管、收集瓶以及进料管等,因此需要使用支架对冷凝管和收集瓶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固定圈直径固定,难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冷凝管,此外,现有支架仅设一个底托支撑收集瓶,安装稳定性差,当外界晃动稍大时,容易发生收集瓶倾斜或位置移动,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冷凝管固定圈的尺寸可调,适用范围广,收集瓶安装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中央的主机以及设于所述主机一侧的支柱,所述支柱自上而下依次套有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的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四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连接有冷凝管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有圆形的第一底托,所述第四固定块连接有收集瓶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支撑块连接有第二底托;

    所述冷凝管固定圈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另一端设有收紧部,所述第三固定块内部设有容纳所述收紧部贯穿的通孔、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弹簧腔以及与所述弹簧腔连通的柱状孔,所述柱状孔和所述弹簧腔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另一端伸出所述柱状孔并连接有拉环,所述限位柱外部套有位于所述弹簧腔内的限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腔内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块设有容纳所述支柱贯穿的支柱孔以及与所述支柱孔相连通且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匹配的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收集瓶固定圈包括圆形的外圈以及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圈内部的固定片,所述外圈与所述固定片间通过弹簧相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材料的护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腿,所述支腿底部设有橡胶材料的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固定圈为具有韧性的橡胶片或者不锈钢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冷凝管固定圈与第一底托,对冷凝管进行上下固定,设有收集瓶固定圈和第二底托,对收集瓶中部以及底部进行固定,因此安装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向外拉动拉环,限位柱与限位块同时外移,限位弹簧被压缩,此时可以推拉冷凝管固定圈的收紧部,改变冷凝管固定圈本体的尺寸,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冷凝管,调节完毕后,松开拉环,在限位弹簧在反弹作用下,限位块和限位柱内移,限位块压住收紧部对其固定,因此冷凝管固定圈尺寸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凝管固定圈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三固定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三固定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收集瓶固定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2、主机;3、旋转柱;31、蒸发瓶接口;32、进料管接口;4、支柱;5、冷凝管固定圈;51、收紧部;52、固定部;6、第一底托;7、收集瓶固定圈;71、外圈;72、弹簧;73、固定片;74、护垫;8、第二底托;9、第三固定块;91、支柱孔;92、螺栓孔;93、通孔;94、弹簧腔;95、柱状孔;10、第一固定块;11、第四固定块;12、支撑块;13、第二固定块;14、固定螺栓;15、锅托;16、水浴锅;17、蒸发瓶;18、进料管;19、冷凝管;20、收集瓶;21、支腿;22、拉环;23、限位柱;24、限位弹簧;2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中央的主机2以及设于主机2一侧的支柱4,主机2的另一侧设有承载水浴锅16的锅托15,主机2顶端设有旋转柱3,旋转柱3的一侧设有蒸发瓶接口31,另一侧设有进料管接口32。底座1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腿21,支腿21底部设有橡胶材料的防滑垫,能够增强底座1的站立稳定性。

    支柱4自上而下依次套有通过固定螺栓14固定的第三固定块9、第一固定块10、第四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3,第三固定块9连接有冷凝管固定圈5,第一固定块10连接有圆形的第一底托6,第四固定块11连接有收集瓶固定圈7,第二固定块13通过支撑块12连接有第二底托8。

    冷凝管固定圈5的一端设有与第三固定块9固定连接的固定部52,另一端设有收紧部51,第三固定块9内部设有容纳收紧部51贯穿的通孔93、与通孔93连通的弹簧腔94以及与弹簧腔94连通的柱状孔95,柱状孔95和弹簧腔94内设有限位柱23,限位柱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5,另一端伸出柱状孔95并连接有拉环22,限位柱23外部套有位于弹簧腔94内的限位弹簧24。限位弹簧24的一端与限位块2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簧腔94内壁相连,用于固定限位弹簧24的位置。第三固定块9设有容纳支柱4贯穿的支柱孔91以及与支柱孔91相连通且与固定螺栓14相匹配的螺栓孔92。冷凝管固定圈5为具有韧性的橡胶片或者不锈钢片,推拉收紧部51时,可满足冷凝管固定圈5的尺寸变化需求。

    收集瓶固定圈7包括圆形的外圈71以及均匀分布于外圈71内部的固定片73,外圈71与固定片73间通过弹簧72相连。固定片73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材料的护垫74,可保护收集瓶20,防止收集瓶被20划伤,同时可增大与收集瓶20间的摩擦力,增强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为:安装时,将蒸发瓶17与蒸发瓶接口31相连,进料管18与进料管接口32相连,冷凝管19与进料管18相通连接,调节好各部件的位置,通过第一底托6对冷凝管19进行初步固定,通过第二底托8对收集瓶20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调节第三固定块9的位置,使冷凝管固定圈5套于冷凝管19顶部,向外拉动拉环22,限位柱23与限位块25同时外移,限位弹簧24被压缩,此时可以推拉冷凝管固定圈5的收紧部,改变冷凝管固定圈5本体的尺寸,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冷凝管19,调节完毕后,松开拉环22,在限位弹簧24的反弹作用下,限位块25和限位柱23内移,限位块25压住收紧部51对其固定,完成对冷凝管19的上部固定;调节第四固定块11的位置,使收集瓶固定圈7套于收集瓶20中部,在弹簧72的作用下,固定片73压附于收集瓶20表面,对收集瓶20中部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应用案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中央的主机以及设于所述主机一侧的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自上而下依次套有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的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四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连接有冷凝管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块连接有圆形的第一底托,所述第四固定块连接有收集瓶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支撑块连接有第二底托;

    所述冷凝管固定圈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另一端设有收紧部,所述第三固定块内部设有容纳所述收紧部贯穿的通孔、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弹簧腔以及与所述弹簧腔连通的柱状孔,所述柱状孔和所述弹簧腔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另一端伸出所述柱状孔并连接有拉环,所述限位柱外部套有位于所述弹簧腔内的限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腔内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块设有容纳所述支柱贯穿的支柱孔以及与所述支柱孔相连通且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匹配的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瓶固定圈包括圆形的外圈以及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圈内部的固定片,所述外圈与所述固定片间通过弹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材料的护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腿,所述支腿底部设有橡胶材料的防滑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固定圈为具有韧性的橡胶片或者不锈钢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支架,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中央的主机以及设于主机一侧的支柱,支柱自上而下依次套有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的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四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连接有冷凝管固定圈,第一固定块连接有第一底托,第四固定块连接有收集瓶固定圈,第二固定块通过支撑块连接有第二底托;冷凝管固定圈的一端设有固定部,另一端设有收紧部,第三固定块内部设有通孔、弹簧腔以及柱状孔,柱状孔和弹簧腔内设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另一端连接有拉环,限位柱外部套有限位弹簧。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管固定圈的尺寸可调,适用范围广,收集瓶安装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姚梁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杉洋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9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