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2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馏塔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



    背景技术:

    精馏塔由于其高效的气液分离能力,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工、制药、水处理的领域,但在实验室进行的前期工作中,科技工作者在开展精馏实验采用的如直径小于dn65的精馏塔中,往往难以实现塔釜产品高纯度的指标。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塔壁凝液内回流及精馏塔顶液相回流液体在从塔顶下流至塔釜过程中,未能完全分布在填料上经历再次分离,部分液体在精馏塔壁上回流入塔釜,引起返混,造成塔釜产品纯度降低,影响设备投资、基础数据的获取及工业放大。为了消除由于返混造成的塔釜产品纯度降低问题,在实验室进行精馏时,科技工作者一般采用延长精馏时间的方法,但该法对部分热敏性产品影响较大,导致产品颜色、气味等品质指标不合格,同时,在工业放大前期的基础数据获取过程中,由于液相返混造成的产品纯度差异对精馏分离所需理论板数的测算具有较大影响,一方面会增大一次性设备投资,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公用工程实现分离,降低了分离的效率,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通过在精馏塔节内增加多个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将壁流液体引入填料中,实现壁流液体的再分布,提高分离效率,提高塔釜产品纯度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的目的。

    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包括集液翘片,所述集液翘片的顶部焊接有多个集液分散杆,所述集液翘片的外壁位于底部焊接有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含粗管,所述粗管的一端与集液翘片焊接,另一端滑动嵌设有细管,且细管的一端外壁位于粗管内焊接有限位环。

    所述固定组件内设置有固定弹簧,且固定弹簧的一端与集液翘片焊接,以便通过固定弹簧实现与精馏塔内填料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集液翘片的竖直截面为碗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集液翘片的外壁位于位于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多个扇形槽。

    优选的,多个所述集液分散杆的俯视投影分别对应分布于多个扇形槽的连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

    (1)、该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通过在精馏塔内填料中增加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使得再精馏过程中,由于塔身散热等原因导致的塔壁凝液在贴壁下流过程中,先进入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在该装置上,依靠液位差重力自流,在集液分散杆上进行再分布进入填料填料,与上升蒸汽接触,实现再次传质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提高塔釜产品纯度。

    (2)、该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通过增加塔内填料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可以缩短达到相同产品浓度要求所需的精馏时间,提高热敏性产品的品质。

    (3)、该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因该装置能够缩短精馏时间,降低精馏填料层高度,故能够降低精馏装置的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该装置的液体分布情况图;

    图5为设置该装置后的液体分布情况图。

    图中:1、集液翘片;2、集液分散杆;3、固定组件;301、细管;302、限位环;303、粗管;4、固定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包括集液翘片1,集液翘片1的顶部焊接有多个集液分散杆2,通过在精馏塔内填料中增加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使得再精馏过程中,由于塔身散热等原因导致的塔壁凝液在贴壁下流过程中,先进入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在该装置上,依靠液位差重力自流,在集液分散杆2上进行再分布进入填料填料,与上升蒸汽接触,实现再次传质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提高塔釜产品纯度,以缩短达到相同产品浓度要求所需的精馏时间,提高热敏性产品的品质,也能降低精馏装置的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集液翘片1的外壁位于底部焊接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可以对固定弹簧4进行限位,避免固定弹簧4发生折弯,造成该装置发生倾斜,影响对液体的收集,使用该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时,需要注意,每30至50cm填料层安装一个,相邻两装置收集片呈60至90°安装。

    设置的固定组件3包含粗管303,粗管303的一端与集液翘片1焊接,另一端滑动嵌设有细管301,且细管301的一端外壁位于粗管303内焊接有限位环302,细管301可以带动限位环302在粗管303内滑动,限位环302可以有效的避免细管301滑出粗管303,固定组件3内设置有固定弹簧4,固定弹簧4用于实现该装置与精馏塔内填料进行固定,且固定弹簧4的一端与集液翘片1焊接,集液翘片1的竖直截面为碗状结构,集液翘片1的外壁位于位于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多个扇形槽,多个集液分散杆2的俯视投影分别对应分布于多个扇形槽的连线上。

    在设备使用时,可以将该装置放置到精馏塔内填料中,固定弹簧4的一端会与精馏塔内填料接触,受到挤压的固定弹簧4可以将该装置稳定的固定在精馏塔内填内,在固定弹簧4受到挤压时,细管301会带动限位环302在粗管303内滑动,固定组件3可以避免固定弹簧4在发生折弯,造成该装置固定不牢,在安装该装置时,可基于塔节直径进行调整,并可根据塔节高度及分离效果调整安装位置及安装个数,同时保障每30至50cm填料层安装一个,相邻两装置收集片呈60至90°安装,通过安装于塔壁上的小型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将壁流液体收集后,经由集液分散杆2实现在填料中的二次分布,以实现壁流液体与气体接触进行再次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提高塔釜产品纯度,也实现了节能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包括集液翘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翘片(1)的顶部焊接有多个集液分散杆(2),所述集液翘片(1)的外壁位于底部焊接有固定组件(3);

    所述固定组件(3)包含粗管(303),所述粗管(303)的一端与集液翘片(1)焊接,另一端滑动嵌设有细管(301),且细管(301)的一端外壁位于粗管(303)内焊接有限位环(302);

    所述固定组件(3)内设置有固定弹簧(4),且固定弹簧(4)的一端与集液翘片(1)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翘片(1)的竖直截面为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翘片(1)的外壁位于位于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多个扇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集液分散杆(2)的俯视投影分别对应分布于多个扇形槽的连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馏塔相关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包括集液翘片,集液翘片的顶部焊接有多个集液分散杆,集液翘片的外壁位于底部焊接有固定组件。该小试精馏塔液体再分布装置,通过在精馏塔内填料中增加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使得再精馏过程中,由于塔身散热等原因导致的塔壁凝液在贴壁下流过程中,先进入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在该装置上,依靠液位差重力自流,在集液分散杆上进行再分布进入填料填料,与上升蒸汽接触,实现再次传质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提高塔釜产品纯度,可以缩短达到相同产品浓度要求所需的精馏时间,提高热敏性产品的品质,能够降低精馏装置的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崔喜;李少敏;李迪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赛科化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9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