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68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



    背景技术:

    传统蒸发结晶器是由蒸发器、换热器和强制循环泵组成。物料在换热器的换热管内被换热管外的蒸汽加热温度升高。在循环泵作用下物料上升到蒸发结晶器中,在蒸发结晶器内由于物料静压下降使物料发生蒸发。蒸发产生二次蒸汽从物料中溢出,物料被浓缩产生过饱和,过饱和溶液在蒸发结晶器的中心管内下降与溶液中的小结晶充分接触而使结晶进一步生长,成长较大的结晶经过淘析柱淘析把大结晶沉淀到淘析柱下面用晶浆泵输送到稠厚器。较小的结晶在结晶器中继续成长。经过澄清的液体被强制循环泵输送到换热器继续加热,物料如此循环不断蒸发浓缩或浓缩结晶。

    发明人认为,现有的蒸发结晶器结构复杂,系统设备组成较多,占地面积大,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能够简化传统的蒸发结晶系统结构,使效率显著提高,可以在一个设备内实现浓缩液的结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包括壳体和轴线水平布置的转轴,所述壳体的内腔能够通入浓缩液;

    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壳体内腔,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外部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以实现转动;

    所述转轴包括第一圆筒和套设在第一圆筒外部的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伸入壳体内腔的一端封闭;

    所述第一圆筒的内腔形成蒸汽管道、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凝水管道,或第一圆筒的内腔形成冷凝水管道、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的空间形成蒸汽管道。

    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多个加热圆盘,所述加热圆盘沿转轴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每个加热圆盘由多个扇区组成,每个扇区分别与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管道连通。

    采用加热圆盘结构,加热圆盘可以随转轴转动以实现自身结晶布与壳体内腔中浓缩液的间歇性接触,实现结晶布中浓缩液的结晶,以及结晶体的刮取、回收;能够实现浓缩液结晶与回收的循环处理,增加工作效率。

    每个加热圆盘的一侧设有刮板,所述加热圆盘外部包覆有结晶布,所述结晶布与刮板接触,所述刮板的下部与下料斗连接,所述下料斗的底部贯穿壳体。

    采用结晶布,结晶布使得一部分浓缩液能够被加热圆盘带离浓缩液液面,使得浓缩液进一步蒸发结晶并完成结晶体的刮取。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集气装置,所述集气装置用于收集壳体内腔中的蒸汽。

    采用集气装置,集气装置收集壳体内腔中因加热产生的蒸汽,收集的蒸汽可以重新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转轴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设有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蒸汽进口与蒸汽管道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管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蒸汽进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储存装置连通。

    进一步,所述集气装置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采用集气装置与压缩机配合使用的方式,能够利用压缩机抽取壳体内腔中的蒸汽,使得壳体内腔形成负压的工作条件,壳体内腔近似真空,浓缩液因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压缩机重新投入蒸汽管道及加热圆盘中,做为设备的加热蒸汽,实现热能循环连续蒸发。同时壳体内腔中气体压力减少能够降低浓缩液蒸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加热圆盘结构:加热圆盘可以随转轴转动以实现自身结晶布与壳体内腔中浓缩液的间歇性接触,实现结晶布中浓缩液的结晶,以及结晶体的刮取、回收;能够实现浓缩液结晶与回收的循环处理,增加工作效率。

    2)采用结晶布包覆在加热圆盘外部的方式:结晶布作为浓缩液结晶的载体,使得一部分浓缩液能够被加热圆盘带离浓缩液液面,使得浓缩液进一步蒸发结晶并完成结晶体的刮取。

    4)由于壳体内腔中采用负压的工作条件,能降低蒸汽的耗量,且蒸发温度低,浓缩液产生的二次蒸汽可以经压缩机吸入加热圆盘内,热量得到充分利用,料液受热温和,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浓缩结晶

    5)采用转轴驱动加热圆盘的旋转,自动化程度高,下料、蒸发、结晶、卸料均为连续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极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中:1、下料斗;2、刮板;3、加热圆盘;4、结晶布;5、冷凝水出管;6、蒸汽进管;7、集气装置;7a、集气管;7b、连通管;8、蒸汽进口;9、转轴;10、冷凝水出口;11、浓缩液进口;12、壳体;13、结晶布出口;14、第一圆筒;15、第二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一种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包括壳体12和轴线水平布置的转轴9,所述壳体12的内腔能够通入浓缩液。

    所述转轴9的一端伸入壳体12内腔,另一端设置于壳体12外部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以实现转动。

    所述转轴9包括第一圆筒14和套设在第一圆筒14外部的第二圆筒15,所述第一圆筒14与第二圆筒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14与第二圆筒15伸入壳体12内腔的一端封闭。所述转轴9位于壳体12外部的一端设有蒸汽进口8和冷凝水出口10,所述蒸汽进口8与蒸汽管道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10与冷凝水管道连通。

    具体的,为实现第一圆筒14和第二圆筒15的同步转动,第一圆筒14应与第二圆筒15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二者伸入壳体内腔的一端通过第一挡板封闭,第一挡板与第一圆筒14及第二圆筒15的端面固定;二者位于壳体内腔外部的一端通过第二挡板封闭,第二挡板分别与第一圆筒14及第二圆筒15的端面固定,第二挡板上开设有冷凝水出口10和蒸汽进口8。

    所述第一圆筒14的内腔形成蒸汽管道、第一圆筒14与第二圆筒15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凝水管道,或第一圆筒14的内腔形成冷凝水管道、第一圆筒14与第二圆筒15之间的空间形成蒸汽管道。

    具体的,第一圆筒14及第二圆筒15用于分隔输送蒸汽及冷凝水,蒸汽管道及冷凝水管道的位置可以互换。

    所述转轴9的外表面套设有多个加热圆盘3,所述加热圆盘3沿转轴9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每个加热圆盘3由多个扇区组成,每个扇区分别与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管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加热圆盘3可由多个扇区拼装形成,每个扇区独立制造。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加热圆盘3均一体成型,加热圆盘3内部具有多个隔断,隔断将加热圆盘3分割成相互隔绝的多个扇区。

    每个加热圆盘3的一侧设有刮板2,所述加热圆盘3外部包覆有结晶布4,所述结晶布4与刮板2接触,所述刮板2的下部与下料斗1连接,所述下料斗1的底部贯穿壳体12。所述壳体12的底部设有浓缩液进口11,所述壳体12的底端设有结晶布出口13,所述下料斗1的底端贯穿结晶布出口13。

    具体的,下料斗1的底部在贯穿结晶布出口13时,应与壳体12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了下料斗1在壳体12内腔中的固定,进而实现了刮板2的固定。为了保证刮板2刮取结晶颗粒的效果,刮板2应与加热圆盘3呈一定夹角设置。

    具体的,刮板采用常规的板件,将刮板的一端与结晶布接触,在结晶布随加热圆盘转动时,会使得结晶体被刮板刮取,刮板的长度应与加热圆盘中每个扇区的母线长度相同。

    每个扇区靠近转轴9的一端分别设有蒸汽进管6和冷凝水出管5,所述蒸汽进管6与蒸汽管道连通、所述冷凝水出管5与冷凝水管道连通。

    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转轴9位于壳体12外部的一端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电机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转轴9位于壳体12外部的一端套设带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也套设有带轮,两个带轮由皮带联动。

    所述刮板2上方的壳体12内腔形成卸料区,所述刮板2下方的壳体12内腔形成浓缩液区

    所述蒸汽进口8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10与冷凝水储存装置连通。

    所述壳体12的顶部设有集气装置7,所述集气装置7用于收集壳体12内腔中的蒸汽。所述集气装置7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所述集气装置7包括集气管7a,所述集气管7a的表面设有多个气孔,所述集气管7a的中部设有连通管7b,所述连通管7b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工作原理:在设备的开工阶段需要在壳体12中通过浓缩液进口11加入浓缩液,当浓缩液达到指定液位时,开始由转轴9带动加热圆盘3以一定的转速转动,加热圆盘3中通过蒸汽进管6通入加热蒸汽,当加热圆盘3的某一扇区处在下层浓缩区域时,加热圆盘3通过蒸汽加热作用使浓缩液在圆盘表面的结晶布4上结晶,并形成结晶体,当这一加热圆盘3从浓缩液位中脱离而进入上方没有浓缩液的位置时后,结晶体在加热圆盘3表面继续加热,水不断与结晶体分离,结晶体因此而干燥,两次产生的蒸汽从顶部的集汽装置中回收并进入压缩机中,加热圆盘3中的加热蒸汽换热完成后通过冷凝水出口10排出。进入卸料区后,结晶体用刮板2自加热圆盘3上刮取并卸下,落入下料斗1中排出。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轴线水平布置的转轴,所述壳体的内腔能够通入浓缩液;

    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壳体内腔,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外部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以实现转动;

    所述转轴包括第一圆筒和套设在第一圆筒外部的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伸入壳体内腔的一端封闭;

    所述第一圆筒的内腔形成蒸汽管道、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凝水管道,或第一圆筒的内腔形成冷凝水管道、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的空间形成蒸汽管道;

    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多个加热圆盘,所述加热圆盘沿转轴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每个加热圆盘由多个扇区组成,每个扇区分别与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管道连通;

    每个加热圆盘的一侧设有刮板,所述加热圆盘外部包覆有结晶布,所述结晶布与刮板接触,所述刮板的下部与下料斗连接,所述下料斗的底部贯穿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扇区靠近转轴的一端分别设有蒸汽进管和冷凝水出管,所述蒸汽进管与蒸汽管道连通、所述冷凝水出管与冷凝水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转轴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电机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上方的壳体内腔形成卸料区,所述刮板下方的壳体内腔形成浓缩液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集气装置,所述集气装置用于收集壳体内腔中的蒸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浓缩液进口,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结晶布出口,所述下料斗的底端贯穿结晶布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设有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蒸汽进口与蒸汽管道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管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储存装置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装置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装置包括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表面设有多个气孔,所述集气管的中部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盘真空式蒸发结晶器,包括壳体和轴线水平布置的转轴,所述壳体的内腔能够通入浓缩液;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壳体内腔,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外部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以实现转动;所述转轴包括第一圆筒和套设在第一圆筒外部的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伸入壳体内腔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一圆筒的内腔形成蒸汽管道、第二圆筒形成冷凝水管道,或第一圆筒形成冷凝水管道、第二圆筒形成蒸汽管道;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多个加热圆盘,所述加热圆盘沿转轴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传统的蒸发结晶系统结构,使效率显著提高,可以在一个设备内实现浓缩液的结晶。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元;闫瑞;张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祥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8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