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廊施工,特别是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施工的外壁悬挑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但同时还存在地下管线敷设规模不足,为提高城镇发化展质量,大中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廊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开始进行预埋c型槽道施工,管廊建设墙体预c型埋槽道密集、每支槽道水平间距在500-1000mm之间,高度3000mm,预埋c型槽道安装、固定极为困难,起初在管廊内搭设双排脚手架,架体铺设跳板用于预埋件安装,因墙体两面均有预埋槽道,脚手架搭设后已无剩余空间,其他工种、施工材料无堆放场地,且搭设脚手架所用的材料、安装与拆卸时间均对工程进度产生制约,在施工时埋件与墙体钢筋固定、焊接施工难度大,工作面狭小不易操控等问题,此种搭设脚手架根本满足不了管廊建设进度计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施工的外壁悬挑架,提高埋件固定、焊接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施工的外壁悬挑架,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龙骨,第一龙骨外侧的上端设有倒钩形的吊环;第一龙骨内侧的中上部设有水平的第二龙骨,第一龙骨的下部与和第二龙骨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斜支撑件,第二龙骨的上部铺设跳板或木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安装与拆卸操作简单,具有节省空间,提高埋件固定、焊接施工效率,方便快捷,能够随时移动,长期循环使用,为管廊埋件固定、焊接提供了较大便利。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第二龙骨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竖向的隔挡片,跳板或木方位于隔挡片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吊环1;第一龙骨2;第二龙骨3;连接件4;斜支撑件5;隔挡片6;墙体纵向钢筋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施工的外壁悬挑架,由吊环1、第一龙骨2、第二龙骨3、连接件4、斜支撑件5和隔挡片6构成。第一龙骨2竖向设置,第一龙骨2外侧的上端焊接有倒钩形的吊环1,吊环1用于钩挂在墙体的水平钢筋上,吊环1采用圆钢,直径根据荷载对其确认,直径大于或等于22毫米,第一龙骨2外侧的下端依靠墙体纵向钢筋7支撑,墙体纵向钢筋7的长度大于1.5倍的纵向钢筋间距,其直径等于或大于25毫米。第一龙骨2内侧的中上部设有水平的第二龙骨3,第二龙骨3的内端插入第一龙骨2内,第一龙骨2和第二龙骨3通过两个直角形的连接件4和螺栓固定连接,连接件4用于第一龙骨2和第二龙骨3的加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是50×50×3的角钢,第一龙骨2和第二龙骨3用于竖向支撑和水平悬挑受力。
第一龙骨2的下部与和第二龙骨3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斜支撑件5,斜支撑件5的材料是30×30×2的角钢,斜支撑件5的下端通过螺栓与第一龙骨2固定连接,斜支撑件5的上端与第二龙骨3焊接,斜支撑件5用于第一龙骨2和第二龙骨3的斜撑加固;第二龙骨3的上表面的根部、中部和外端面分别焊接竖向的隔挡片6,跳板或木方铺设在相邻的隔挡片6之间,隔挡片6用于给跳板或木方定位,防止铺置物滑落。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实际当中时,不仅解决了因工作面狭小导致墙体埋件固定、焊接施工困难的问题,而且操作简单、随用随挪、方便快捷、提高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用比较广泛,不仅针对管廊墙体埋件施工,也可用于建筑行业墙体水平筋绑扎施工,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施工的外壁悬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龙骨,第一龙骨外侧的上端设有倒钩形的吊环;第一龙骨内侧的中上部设有水平的第二龙骨,第一龙骨的下部与和第二龙骨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斜支撑件,第二龙骨的上部铺设跳板或木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合管廊施工的外壁悬挑架,其特征在于:第二龙骨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竖向的隔挡片,跳板或木方位于隔挡片之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