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干格盒子模切用反折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5


    本实用新型涉及盒型结构设计、模切、糊盒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干格盒子模切用反折刀。



    背景技术:

    自带内干格盒型技术、点喷胶糊盒机应用等,在内干格盒型上浪费纸张较多,不能进行自动糊盒,手工糊盒后成型精度差,不能达到药品机器包装的要求,现在实用新型一种反切刀在上下自封底并自带内干格盒子中进行使用:1、节约纸张,降低成本;2、改手工糊盒为机器糊盒,提高产品生产效率;3、改善盒子成型后的结构准确度,利于药品自动包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干格盒子模切用反折刀,通过反折刀加工的纸盒节约纸张,降低成本、改手工糊盒为机器糊盒,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改善盒子成型后的结构准确度,利于药品自动包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干格盒子模切用反折刀,包括模切膜组、内干格主体、反折刀、模切刀片、泡沫边框、外围挡片、内干格挡片和中间挡片,所述模切膜组的内侧偏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内干格主体,所述模切膜组的外侧远离内干格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泡沫边框;

    所述模切膜组包括模切刀片和反折刀,所述模切刀片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设置有反折刀,所述模切刀片和反折刀通过镶嵌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内干格主体包括外围挡片、内干格挡片和中间挡片,所述外围挡片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中间挡片,所述中间挡片的上下两端且位于外围挡片的右侧连接有内干格挡片。

    进一步,所述模切膜组的内侧周长形状和内干格主体的外侧四周形状形同。

    进一步,所述模切膜组包括刀模和底模,且模切膜组上的刀膜和底膜相互叠加可自由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内干格主体进行了改变,传统的内干格主体都是两片式的,这样一方面会造成纸张的浪费,另外一方面也会降低糊盒的效率,而且因为反折刀的存在,把原来的两片式改成一片式的,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纸张效率,而且一片式的内干格主体,使得糊盒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传统的内干格盒子上的内干格主体的折刀痕方向,把传统的内干格盒子都是通过向内翻转折叠的折刀痕进行组装的方式进行局部改进,通过把模切膜组的刀模和底模进行更换,在模切膜组上通过镶嵌方式安装了反折刀,使得内干格盒子上的折刀痕方向与传统折刀痕方向相反即向外翻转折叠(即不按正常模切后受力方向折叠),因为在组装整个内干格盒子时,内干格主体的其中一分部是需要往反方向进行折叠组装的,而如果不对此处的折刀痕进行方向矫正则会容易造成内干格主体的折叠阻力较大,从而造成糊盒时组装的困难,而该内干格盒子则通过安装反折刀,通过反折刀使得内干格主体的折刀痕方向能够完美的避免上述传统内干格盒子糊盒时的缺点发生,从而使得糊盒更加快速方便,增加糊盒的成功率和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内干格盒子的反折刀的基础上还对整个内干格主体上的施胶面的喷胶头进行改进,传统的糊盒机在对内干格主体上的多个施胶面进行喷胶时,都是通过糊盒机的喷胶头从正面进行喷胶,而背面则没有喷胶头进行喷胶,这样就导致在对内干格主体进行喷胶时还需要不停的翻转正反面进行喷胶,这样会增加施胶难度同时也会造成施胶操作复杂化,而该内干格主体的糊盒机则改进了上述缺点,在内干格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了喷胶头,这样就可以避免反复翻转内干格主体进行喷胶的繁琐操作,使得对内干格主体进行喷胶一次性的完成,提高了内干格主体的喷胶效率。

    4、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模切和糊盒方式,这样为盒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糊盒能够更加的多样化,提高了内干格盒子的糊盒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反折刀主体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干格盒子平摊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干格盒子黏贴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切膜组;2、内干格主体;3、反折刀;4、模切刀片;5、泡沫边框;6、外围挡片;7、内干格挡片;8、中间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内干格盒子模切用反折刀,包括模切膜组1、内干格主体2、反折刀3、模切刀片4、泡沫边框5、外围挡片6、内干格挡片7和中间挡片8,模切膜组1的内侧偏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内干格主体2,模切膜组1的外侧远离内干格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泡沫边框5;

    模切膜组1包括模切刀片4和反折刀3,模切刀片4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设置有反折刀3,模切刀片4和反折刀3通过镶嵌方式固定连接;

    内干格主体2包括外围挡片6、内干格挡片7和中间挡片8,外围挡片6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中间挡片8,中间挡片8的上下两端且位于外围挡片6的右侧连接有内干格挡片7。

    进一步,优选的,模切膜组1的内侧周长形状和内干格主体2的外侧四周形状形同。

    进一步,优选的,模切膜组1包括刀模和底模,且模切膜组1上的刀膜和底膜相互叠加可自由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首先需要通过点喷胶头对整个内干格盒子上的内干格主体2的各个喷胶点进行喷胶,且内干格主体2在进行施胶时通过两面进行施胶,使得在对内干格主体2正面和反面进行施胶时可以不需要翻转就可以直接从底部进行施胶,这样可以避免反复翻转内干格盒子进行施胶的繁琐操作,使得对施胶面进行施胶时可以快速且一次性的完成,在施胶完成后则需要组装整个内干格盒子,步骤一:将内干格主体2需要反折部分的模切膜组1上的刀模和底模进行对换,并用镶嵌技术对模切膜组1上的反折刀3进行固定;步骤二:将糊盒机进行改造,把喷胶头进行位置调整,使其不在常规的一面,把上端的一个喷胶头安装固定在内干格主体2的下方,使得内干格主体2的上下两侧各有一个喷胶头,这样在对内干格盒子反面对施胶面进行施胶时可以不需要翻转就可以直接从底部进行施胶,这样可以避免反复翻转内干格盒子进行施胶的繁琐操作,使得对施胶面进行施胶时可以快速且一次性的完成;步骤三:将模切膜组1安装固定在模切机械上,通过螺母把模切膜组1进行固定;步骤四:将纸张通过运输机构运输到模切膜组1的刀膜和底膜中间的位置处;步骤五:模切膜组1上的刀膜和底膜在模切机械的作用下,对纸张进行模切,这时反折刀3对内干格主体2需要反折的地方进行挤压成型;步骤六:喷胶机构的喷胶头对内干格主体2上需要喷胶的位置进行喷胶;步骤七:气压机构对内干格主体2上的折叠部分进行吹风折叠,然后通过挤压机构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内干格主体2上的喷胶位置进行黏贴;步骤八:最后内干格主体2折叠成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干格盒子模切用反折刀,包括模切膜组(1)、内干格主体(2)、反折刀(3)、模切刀片(4)、泡沫边框(5)、外围挡片(6)、内干格挡片(7)和中间挡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膜组(1)的内侧偏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内干格主体(2),所述模切膜组(1)的外侧远离内干格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泡沫边框(5);

    所述模切膜组(1)包括模切刀片(4)和反折刀(3),所述模切刀片(4)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设置有反折刀(3),所述模切刀片(4)和反折刀(3)通过镶嵌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内干格主体(2)包括外围挡片(6)、内干格挡片(7)和中间挡片(8),所述外围挡片(6)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中间挡片(8),所述中间挡片(8)的上下两端且位于外围挡片(6)的右侧连接有内干格挡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干格盒子模切用反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膜组(1)的内侧周长形状和内干格主体(2)的外侧四周形状形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干格盒子模切用反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膜组(1)包括刀模和底模,且模切膜组(1)上的刀膜和底膜相互叠加可自由分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干格盒子模切用反折刀,包括模切膜组、内干格主体、反折刀、模切刀片、泡沫边框、外围挡片、内干格挡片和中间挡片,所述模切膜组的内侧偏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内干格主体,所述模切膜组的外侧远离内干格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泡沫边框,所述模切膜组包括模切刀片和反折刀,所述模切刀片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设置有反折刀,盒型结构的改变,由原有的两片式改为一片式,最大限度提高了纸张利用率,在模切上提出了新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模切方式,为未来盒型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而且在糊盒时更加多变,点喷胶头位置更加灵活多样,未来可以按需定点喷胶,改变了传统的模切及糊盒方式,为未来盒型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宗成富;余福江;何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涪陵太极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8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