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7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为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市面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这种脚手架在因无法进行任意组装或是拆卸操作的同时,也极其不便于后期进行的搬运携带操作,同时一般的脚手架在使用时,未考虑设置一些防坠落措施,整体的安全性较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立杆、上承重梁和机位斜弦杆,所述立杆的两侧通过单螺栓固定设置有上部走道板,所述立杆的一端固定有上节导轨,所述上承重梁设置于架体中部偏下位置,且上承重梁的下方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正下方通接固定有电动葫芦,且电动葫芦的内部连接有电动葫芦链条,所述上节导轨的一端安装有卸荷支顶器,且卸荷支顶器的一侧下方固定有上吊点,所述机位斜弦杆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立杆的正前方,所述上节导轨的下方通过导轨连接板连接固定有下节导轨,且下节导轨的正下方固定有附墙支座,所述附墙支座和主体的连接处固定有穿墙螺栓,所述立杆的底部固定有下吊点,所述下吊点的下方安装有底部走道板,且底部走道板的一端通过单螺栓固定设置有底部翻板,所述上部走道板的正面安装有网片,且网片通过网片连接件和上部走道板固定连接,所述网片的正面通过单螺栓固定有底部斜撑杆。

    优选的,所述立杆采用错字布置的方式设置,上下立杆通过立杆接头使用螺栓进行连接,立杆接头焊接在下部立杆端部,使用螺栓与上下立杆连接一起。

    优选的,所述上节导轨和下节导轨均使用8#热压槽钢,中间焊接有25φ的圆钢进行连接,且上节导轨和下节导轨的总长为6m,所述上节导轨和下节导轨之间同轴设置,且上节导轨和下节导轨的端部焊接有凹凸形式的开孔钢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葫芦通过电性连接和传感器相接通,且电动葫芦通过钢丝绳和上承重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附墙支座由6.3槽钢为主框架在相应位置焊接5槽钢、φ48×3.2钢管作为支撑100*100角钢以及6mm、8mm厚的钢板作为加强筋构成空间结构,安装时使用两根m30螺栓与结构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立杆、短立杆和长立杆,当需要对该脚手架进行组装时,为了便于现场的运输和组装,整个产品利用螺栓连接依次将立杆、短立杆和长立杆等钢构件进行固定,且可拆卸,该项结构在利用螺栓连接时的便捷性,在满足该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简化该产品的拆卸操作,以提高运输效率,并且也减少该产品在存放时占用的空间;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附墙支座,附墙支座集承重、防坠、防倾、导向功能于一体,并且附着支撑结构内设有防坠摆针和触发器,通过触发器和防坠摆针的配合使用实现防坠,当发生坠落现象时,在架体向下加速运动时导轨驱动触发器和防坠摆针动作,此动作稳定可靠,坠落时防坠摆针无法回复即被卡阻,实现防坠,该项结构在使得该产品具有可防坠落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强了整个产品安全性,同时避免了繁琐、危险的高空作业,使施工人员更加安全,提高了建筑行业外架施工安全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斜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杆、2-电动葫芦链条、3-上部走道板、4-上节导轨、5-上承重梁、6-传感器、7-电动葫芦、8-卸荷支顶器、9-吊点、10-机位斜弦杆、11-下节导轨、12-附墙支座、13-穿墙螺栓、14-下吊点、15-底部走道板、16-底部翻板、17-网片连接件、18-网片、19-底部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立杆1、上承重梁5和机位斜弦杆10,所述立杆1的两侧通过单螺栓固定设置有上部走道板3,所述立杆1的一端固定有上节导轨4,所述上承重梁5设置于架体中部偏下位置,且上承重梁5的下方安装有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的正下方通接固定有电动葫芦7,且电动葫芦7的内部连接有电动葫芦链条2,所述上节导轨4的一端安装有卸荷支顶器8,且卸荷支顶器8的一侧下方固定有上吊点9,所述机位斜弦杆10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立杆1的正前方,所述上节导轨4的下方通过导轨连接板连接固定有下节导轨11,且下节导轨11的正下方固定有附墙支座12,所述附墙支座12和主体的连接处固定有穿墙螺栓13,所述立杆1的底部固定有下吊点14,所述下吊点14的下方安装有底部走道板15,且底部走道板15的一端通过单螺栓固定设置有底部翻板16,所述上部走道板3的正面安装有网片18,且网片18通过网片连接件17和上部走道板3固定连接,所述网片18的正面通过单螺栓固定有底部斜撑杆19。

    所述立杆1采用错字布置的方式设置,上下立杆通过立杆接头使用螺栓进行连接,立杆接头焊接在下部立杆端部,使用螺栓与上下立杆连接一起,当需要对该脚手架进行组装时,由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属于组合钢结构形式,为了便于现场的运输和组装,其自身运用了螺栓连接,可拆卸,同时将部件制作成不同的结构形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并且该产品构件包括各种不同的尺寸规格,可以按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和架体高度进行组合安装,该项结构在利用螺栓连接时的便捷性,在满足该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简化该产品的拆卸操作,以提高运输效率,并且也减少该产品在存放时占用的空间;所述上节导轨4和下节导轨11均使用8#热压槽钢,中间焊接有φ25的圆钢进行连接,且上节导轨4和下节导轨11的总长为6m,所述上节导轨4和下节导轨11之间同轴设置,且上节导轨4和下节导轨11的端部焊接有凹凸形式的开孔钢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导轨由节导轨4和下节导轨11构成,由于导轨与架体的连接牢固,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并方便装拆,可适应结构的需要确定安装位置,安装后的架体通过导轨与附着支撑结构相连接,附着支撑结构再与结构进行固定,导轨设计为背靠背8#槽钢结构形式;导轨的导向翼缘侧贴于附着支撑结构的导向轮,导轨在使用8#热压槽钢,中间焊接有φ25的圆钢进行连接时,能起到防坠落的目的;所述电动葫芦7通过电性连接和传感器6相接通,且电动葫芦7通过钢丝绳和上承重梁5相连接,电动葫芦7固定在架体上,通过钢丝绳来传力,当进行升降或是提升操作时,电动提升机采用正挂免移动系统,使用钢丝绳做为传力工具,无需人工倒运电动提升机,节约人工,并且在提升或是升降操作中,该产品通过在上吊点处设置一个荷载传感器,将升降过程每个点位的荷载信息收集反馈到控制箱中,控制架体实时监测点位荷载,每秒采集次数达10次,不间断对荷载变化进行监测;所述附墙支座12由6.3槽钢为主框架在相应位置焊接5槽钢、φ48×3.2钢管作为支撑100*100角钢以及6mm、8mm厚的钢板作为加强筋构成空间结构,安装时使用两根m30螺栓与结构进行连接,附墙支座12集承重、防坠、防倾、导向功能于一体,并且附着支撑结构内设有防坠摆针和触发器,通过触发器和防坠摆针的配合使用实现防坠,当发生坠落现象时,导轨的上下移动来拨动触发装置,触发装置带动防坠摆针来回转动,防坠摆针依靠自身重心位置的竖直关系保持静止状态,当导轨快速移动时带动触发装置,而由触发装置触动防坠摆针快速转动从而与导轨发生干涉来阻止架体向下坠,且每一点位处均设有三个附着支撑结构,即三个独立的防坠落装置,该项结构在使得该产品具有可防坠落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强了整个产品安全性,同时避免了繁琐、危险的高空作业,使施工人员更加安全,提高了建筑行业外架施工安全水平。

    工作流程:当需要对该脚手架进行组装时,由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属于组合钢结构形式,为了便于现场的运输和组装,其自身运用了螺栓连接,利用螺栓连接时的便捷性,在满足该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简化该产品的拆卸操作,以提高运输效率,结合附墙支座12集承重、防坠、防倾、导向功能于一体,并且附着支撑结构内设有防坠摆针和触发器,通过触发器和防坠摆针的配合使用实现防坠,当发生坠落现象时,导轨的上下移动来拨动触发装置,触发装置带动防坠摆针来回转动,防坠摆针依靠自身重心位置的竖直关系保持静止状态,当导轨快速移动时带动触发装置,而由触发装置触动防坠摆针快速转动从而与导轨发生干涉来阻止架体向下坠,结合电动葫芦7固定在架体上,通过钢丝绳来传力,当进行升降或是提升操作时,电动提升机采用正挂免移动系统,使用钢丝绳做为传力工具,无需人工倒运电动提升机,节约人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立杆(1)、上承重梁(5)和机位斜弦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两侧通过单螺栓固定设置有上部走道板(3),所述立杆(1)的一端固定有上节导轨(4),所述上承重梁(5)设置于架体中部偏下位置,且上承重梁(5)的下方安装有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的正下方通接固定有电动葫芦(7),且电动葫芦(7)的内部连接有电动葫芦链条(2),所述上节导轨(4)的一端安装有卸荷支顶器(8),且卸荷支顶器(8)的一侧下方固定有上吊点(9),所述机位斜弦杆(10)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立杆(1)的正前方,所述上节导轨(4)的下方通过导轨连接板连接固定有下节导轨(11),且下节导轨(11)的正下方固定有附墙支座(12),所述附墙支座(12)和主体的连接处固定有穿墙螺栓(13),所述立杆(1)的底部固定有下吊点(14),所述下吊点(14)的下方安装有底部走道板(15),且底部走道板(15)的一端通过单螺栓固定设置有底部翻板(16),所述上部走道板(3)的正面安装有网片(18),且网片(18)通过网片连接件(17)和上部走道板(3)固定连接,所述网片(18)的正面通过单螺栓固定有底部斜撑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采用错字布置的方式设置,上下立杆通过立杆接头使用螺栓进行连接,立杆接头焊接在下部立杆端部,使用螺栓与上下立杆连接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节导轨(4)和下节导轨(11)均使用8#热压槽钢,中间焊接有φ25的圆钢进行连接,且上节导轨(4)和下节导轨(11)的总长为6m,所述上节导轨(4)和下节导轨(11)之间同轴设置,且上节导轨(4)和下节导轨(11)的端部焊接有凹凸形式的开孔钢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7)通过电性连接和传感器(6)相接通,且电动葫芦(7)通过钢丝绳和上承重梁(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支座(12)由6.3槽钢为主框架在相应位置焊接5槽钢、φ48×3.2钢管作为支撑100*100角钢以及6mm、8mm厚的钢板作为加强筋构成空间结构,安装时使用两根m30螺栓与结构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为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立杆、上承重梁和机位斜弦杆,所述立杆的两侧通过单螺栓固定设置有上部走道板,所述立杆的一端固定有上节导轨,所述上承重梁设置于架体中部偏下位置,且上承重梁的下方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正下方通接固定有电动葫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立杆、短立杆和长立杆,当需要对该脚手架进行组装时,为了便于现场的运输和组装,整个产品利用螺栓连接依次将立杆、短立杆和长立杆等钢构件进行固定,且可拆卸,该项结构在利用螺栓连接时的便捷性,在满足该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简化该产品的拆卸操作,以提高运输效率,并且也减少该产品在存放时占用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都佰程(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8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