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沉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酸沉降器。



    背景技术:

    利用低碳烯烃和异烷烃在酸催化作用下生成高辛烷值烷基化油,是具有较高的辛烷值的理想汽油调和组分,硫酸烷基化反应生成的反应产物烃类与浓硫酸以一种粘稠的乳浊液形式存在,闪蒸出来的液态烃相中不易分离出来,所以需要使用到酸沉降器。酸沉降器的分离性能的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质量、回收率、三废排放、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

    对于传统的过滤与分离设备,从相互混合在一起的一种液体中分离出另一种液体尤为困难,液-液两相在分离罐中靠密度进行自然分层,不但分离效果差、处理能力低,且分离后的烃类产品中常带有微量的硫酸到后续部分,及影响产品的质量又会造成设备的腐蚀。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酸沉降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避免分离后的烃类产品中混酸的酸沉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酸沉降器,包括沉降罐本体,所述沉降罐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酸烃入料口,所述沉降罐本体的第二端上部设置有烃类出料口,所述沉降罐本体的第二端下部设置有酸类出料口,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分离内件,所述分离内件包括多个孔隙,所述孔隙用于酸烃混合物的流通,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的上下内壁之间,且所述挡板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腔截面面积,所述分离内件和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上述的一种酸沉降器中,多个所述孔隙在所述分离内件上均匀分布。

    上述的一种酸沉降器中,所述分离内件竖直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的上下内壁之间,或分离内件呈预设角度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的上下内壁之间。

    上述的一种酸沉降器中,所述所述分离内件包括第一分离内件、第二分离内件及第三分离内件,所述第一分离内件设置在所述酸烃入料口处,所述第二分离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离内件的右侧,所述第二分离内件的外边缘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分离内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离内件的右侧,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档板,所述第一档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离内件和所述第二分离内件之间,所述第三分离内件的上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侧上壁连接,所述第三分离内件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腔截面面积,且所述第一档板的下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侧下壁连接。

    上述的一种酸沉降器中,所述第三分离内件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一档板的截面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腔截面面积。

    上述的一种酸沉降器中,所述分离内件还包括第四分离内件,所述第四分离内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分离内件的右侧,所述第四分离内件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腔截面面积,所述第四分离内件的下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侧下壁连接,所述挡板还包括第二档板,所述第二档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分离内件和所述第四分离内件之间,所述第二档板的上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侧上壁连接。

    上述的一种酸沉降器中,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档板702的截面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腔截面面积。

    上述的一种酸沉降器中,所述挡板由耐酸材料制成。

    上述的一种酸沉降器中,所述烃类出料口设置有酸类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酸烃混合物由酸烃入料口进入沉降罐本体中,沉降罐本体用于将酸类物质和烃类物质分离,进入沉降罐本体中的酸烃混合物会经过分离内件和挡板,通过分离内件可以降低酸烃混合物的流速又可以使酸烃混合物均匀分布还能够快速打破酸烃混合物的酸包油乳化状态,使酸类物质和烃类物质在更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分离,亦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物料波动造成的烃类物质中带酸现象,烃类物质带酸现象可以明显减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酸沉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酸沉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沉降罐本体1、酸烃入料口2、烃类出料口3、酸类出料口4、分离内件5、第一分离内件501、第二分离内件502、第三分离内件503、第四分离内件504、孔隙6、挡板7、第一档板701、第二档板702。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酸沉降器,包括沉降罐本体1,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酸烃入料口2,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第二端上部设置有烃类出料口3,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第二端下部设置有酸类出料口4,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离内件5,所述分离内件5包括多个孔隙6,所述孔隙6用于酸烃混合物的流通,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竖直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上下内壁之间,且所述挡板7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所述分离内件5和所述挡板7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优选地,多个所述孔隙6在所述分离内件5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内件5竖直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上下内壁之间,或分离内件5呈预设角度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上下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内件5包括第一分离内件501、第二分离内件502及第三分离内件503,所述第一分离内件501设置在所述酸烃入料口2处,所述第二分离内件502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离内件501的右侧,所述第二分离内件502的外边缘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离内件502的右侧,所述挡板7包括第一档板701,所述第一档板701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离内件501和所述第二分离内件502之间,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的上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上壁连接,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且所述第一档板701的下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下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一档板701的截面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内件5还包括第四分离内件504,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设置在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的右侧,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的下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下壁连接,所述挡板7还包括第二档板702,所述第二档板702设置在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和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之间,所述第二档板702的上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上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档板702的截面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挡板7由耐酸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烃类出料口3设置有酸类检测设备。

    使用时,酸烃混合物由酸烃入料口进入沉降罐本体中,沉降罐本体用于将酸类物质和烃类物质分离,进入沉降罐本体中的酸烃混合物会经过分离内件和挡板,分离内件可以降低酸烃混合物的流速又可以使酸烃混合物均匀分布还能够快速打破酸烃混合物的酸包油乳化状态,使酸类物质和烃类物质在更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分离,亦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物料波动造成的烃类物质中带酸现象,烃类物质带酸现象可以明显减弱。在酸烃混合物的流动过程中,由于不同轻重相的液体有着不同的表面张力,混合物流经分离内件时,表面张力越小,通过的速率越快,使轻重相的液体容易过滤和分离;在轻重相液体同性亲和作用下,分离内件底部和顶部形成轻重相的各自聚集,重相的酸类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在沉降罐本体的底部,最后通过酸类出料口排放,轻相的烃类物质上浮到沉降罐本体的顶部,最终由烃类出料口排放,还可以在烃类出料口设置酸类检测设备来检测烃类物质中是否混酸,若存在混酸现象,可以通过酸烃入料口进入沉降罐本体进行再次沉降分离。通过将分离内件设置为包括第一分离内件、第二分离内件、第三分离内件及第四分离内件可以使酸烃缓和物进行多次分离,且第三分离内件、第四分离内件分别与第一档板和第二挡板交错设置可以降低将混合物的流速和提高混合物的分离效果,保证酸烃分离的彻底性。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酸沉降器,包括沉降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酸烃入料口(2),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第二端上部设置有烃类出料口(3),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第二端下部设置有酸类出料口(4),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离内件(5),所述分离内件(5)包括多个孔隙(6),所述孔隙(6)用于酸烃混合物的流通,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竖直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上下内壁之间,且所述挡板(7)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所述分离内件(5)和所述挡板(7)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沉降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孔隙(6)在所述分离内件(5)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内件(5)竖直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上下内壁之间,或分离内件(5)呈预设角度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上下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酸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内件(5)包括第一分离内件(501)、第二分离内件(502)及第三分离内件(503),所述第一分离内件(501)设置在所述酸烃入料口(2)处,所述第二分离内件(502)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离内件(501)的右侧,所述第二分离内件(502)的外边缘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离内件(502)的右侧,所述挡板(7)包括第一档板(701),所述第一档板(701)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离内件(501)和所述第二分离内件(502)之间,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的上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上壁连接,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且所述第一档板(701)的下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下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酸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一档板(701)的截面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酸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内件(5)还包括第四分离内件(504),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设置在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的右侧,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的下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下壁连接,所述挡板(7)还包括第二档板(702),所述第二档板(702)设置在所述第三分离内件(503)和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之间,所述第二档板(702)的上端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侧上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酸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分离内件(504)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档板(702)的截面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沉降罐本体(1)的内腔截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酸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由耐酸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沉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烃类出料口(3)设置有酸类检测设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沉降器;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沉降罐本体,所述沉降罐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酸烃入料口,所述沉降罐本体的第二端上部设置有烃类出料口,所述沉降罐本体的第二端下部设置有酸类出料口,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分离内件,所述分离内件包括多个孔隙,所述孔隙用于酸烃混合物的流通,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的上下内壁之间,且所述挡板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沉降罐本体的内腔截面面积,所述分离内件和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沉降罐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用于酸烃混合物的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薛志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亿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8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