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247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



    背景技术:

    预制楼梯间时,需要对模架立杆进行支撑,现有的立杆支撑结构通用性较差,即使具备一定的高度调节能力,调节范围也太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该支撑基础具有调节范围大、调节方式多、支撑效果好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微调支撑装置,所述底板上环绕所述微调支撑装置设置有若干定位装置,所述微调支撑装置包括转盘、螺纹杆、微调管、导向套、导向架和用于对转盘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底板上表面的凹槽转动连接,所述微调管内壁下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微调管内壁上部为光滑面,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与微调管连接,所述转盘同轴固定在螺纹杆的下端,所述导向套套设在微调管外,所述微调管外壁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套对应导向块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套通过导向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所述微调管顶部通过连接棒连接有加长立杆,所述加长立杆顶部套设有套筒。

    所述连接棒包括限位管和转接盘,所述限位管两端分别插入微调管顶部和加长立杆底部,所述限位管的横截面为中心对称的梅花型,包括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凸起以及与第一凸起交替对称设置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最大外径等于微调管上部内径等于加长立杆内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分别设有两个通孔,分别用于与加长立杆和微调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接盘设置在限位管的中段,所述转接盘套设在限位管上,其内壁形状与限位管外壁形状相适应,其外径大于加长立杆和微调管的外径。

    上述结构中,根据需要支撑的高度选择合适长度的加长立杆,需要微调高度时,通过所述转盘转动螺纹杆,所述微调管在所述导向套的导向下上行或下行,以达到最佳支撑高度,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对转盘进行限位,最后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对底板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基础首先通过加长立杆大幅度调节支撑高度,再通过微调支撑装置对支撑高度进行微调,高度调节范围大、操作简单,既通过加长立杆、微调支撑装置进行支撑,亦通过导向套、导向架进行支撑,支撑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和调节杆,所述电机对称固定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与转动齿轮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通过螺纹与底板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外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转动齿轮的中间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转动齿轮的底部通过轴承与支撑管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管套在调节杆的外侧,且支撑管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成锥形。

    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时,仅需控制电机启停,即可控制调节杆上下行进行定位,操作简单,定位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扣环、固定板、固定杆和限位柱,所述转盘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在通孔内,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柱,所述底板上等角度设有多个与限位柱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限位柱嵌入在卡槽内,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转盘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扣环。

    通过本限位装置可以很方便的对转盘进行限位,操作简单、限位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四个,所述定位装置以所述螺纹杆轴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四个定位装置在微调支撑装置的四个方向进行定位,确保定位效果。

    优选的,所述加长立杆包括至少一根立杆,当所述立杆数量大于一时,若干所述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棒连接。

    至少一根立杆的加长立杆能够进一步的扩大高度调节范围。

    优选的,所述微调管外径大于加长立杆外径。

    微调管外径大于加长立杆外径时,允许选用不同规格的加长立杆,适用范围广。

    优选的,所述微调管外径等于加长立杆外径。

    微调管外径等于加长立杆外径时,支撑效果更好。

    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基础首先通过加长立杆大幅度调节支撑高度,再通过微调支撑装置对支撑高度进行微调,高度调节范围大、操作简单,既通过加长立杆、微调支撑装置进行支撑,亦通过导向套、导向架进行支撑,支撑效果更好;

    2、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时,仅需控制电机启停,即可控制调节杆上下行进行定位,操作简单,定位效果好;

    3、通过本限位装置可以很方便的对转盘进行限位,操作简单、限位效果好;

    4、四个定位装置在微调支撑装置的四个方向进行定位,确保定位效果;

    5、至少一根立杆的加长立杆能够进一步的扩大高度调节范围;

    6、微调管外径大于加长立杆外径时,允许选用不同规格的加长立杆,适用范围广;

    7、微调管外径等于加长立杆外径时,支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微调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板;2、定位装置;3、微调支撑装置;4、导向架;5、导向套;6、连接棒;7、加长立杆;8、套筒;9、限位柱;10、固定杆;11、固定板;12、扣环;13、微调管;14、螺纹杆;15、转盘;16、支撑管;17、转动齿轮;18、调节杆;19、驱动齿轮;20、电机;21、转接盘;22、限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微调支撑装置3,底板1上环绕微调支撑装置3设置有若干定位装置2,定位装置2设置有四个,定位装置2以螺纹杆14轴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定位装置2在微调支撑装置3的四个方向进行定位,确保定位效果。微调支撑装置3包括转盘15、螺纹杆14、微调管13、导向套5、导向架4和用于对转盘15限位的限位装置,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与螺纹杆14相配合的凹槽,螺纹杆14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底板1上表面的凹槽转动连接,微调管13内壁下部设有内螺纹,微调管13内壁上部为光滑面,且微调管13内壁上部沿径向开有通孔,螺纹杆14通过螺纹与微调管13连接,转盘15同轴固定在螺纹杆14的下端,导向套5套设在微调管13外,微调管13外壁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套5对应导向块设置有导向槽,导向套5通过导向架4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导向套5的设置,使得微调管13只能在螺纹杆14旋转的作用下上行或下行,而不能进行旋转,避免因微调管13的旋转带动了上方立杆的旋转,影响支撑效果。限位装置包括扣环12、固定板11、固定杆10和限位柱9,转盘15上设有通孔,固定杆10滑动连接在通孔内,固定杆10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柱9,底板1上等角度设有多个与限位柱9相配合的卡槽,限位柱9嵌入在卡槽内,固定杆10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位于转盘15的正上方,固定板11的顶部固定有扣环12。通过本限位装置可以很方便的对转盘15进行限位,操作简单、限位效果好。

    微调管13顶部通过连接棒6连接有加长立杆7,加长立杆7上下两端均沿径向开有通孔,加长立杆7下端的通孔用于与连接棒6连接,加长立杆7顶部套设有套筒8,加长立杆7上端的通孔用于与套筒8连接。

    如图3所示,连接棒6包括限位管22和转接盘21,限位管22两端分别插入微调管13顶部和加长立杆7底部,限位管22的横截面为中心对称的梅花型,包括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凸起以及与第一凸起交替对称设置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的最大外径等于微调管13上部内径等于加长立杆7内径,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分别设有两个通孔,分别用于与加长立杆7和微调管13顶部固定连接;转接盘21设置在限位管22的中段,转接盘21套设在限位管22上,其内壁形状与限位管22外壁形状相适应,其外径大于加长立杆7和微调管13的外径。微调管13外径等于加长立杆7外径。微调管13外径等于加长立杆7外径时,支撑效果更好。

    上述结构中,根据需要支撑的高度选择合适长度的加长立杆7,需要微调高度时,通过转盘15转动螺纹杆14,微调管13在导向套5的导向下上行或下行,以达到最佳支撑高度,通过限位装置对转盘15进行限位,最后通过定位装置2对底板1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基础首先通过加长立杆7大幅度调节支撑高度,再通过微调支撑装置3对支撑高度进行微调,高度调节范围大、操作简单,既通过加长立杆7、微调支撑装置3进行支撑,亦通过导向套5、导向架4进行支撑,支撑效果更好。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定位装置2包括电机20、驱动齿轮19、转动齿轮17和调节杆18,电机20对称固定在底板1的顶部,电机20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19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驱动齿轮19与转动齿轮17啮合连接,调节杆18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调节杆18与转动齿轮17滑动连接,底板1的顶部设有螺纹孔,调节杆18通过螺纹与底板1连接,调节杆18的外侧对称设有滑槽,转动齿轮17的中间对称设有限位块,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转动齿轮17的底部通过轴承与支撑管16转动连接,支撑管16套在调节杆18的外侧,且支撑管16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调节杆18的底部成锥形。

    通过定位装置2进行定位时,仅需控制电机20启停,即可控制调节杆18上下行进行定位,操作简单,定位效果好。

    实施例2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加长立杆7包括至少一根立杆,当立杆数量大于一时,若干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棒6连接。

    至少一根立杆的加长立杆7能够进一步的扩大高度调节范围。

    实施例3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微调管13外径大于加长立杆7外径。微调管13外径大于加长立杆7外径时,允许选用不同外径规格的加长立杆7,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4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微调支撑装置,所述底板上环绕所述微调支撑装置设置有若干定位装置,所述微调支撑装置包括转盘、螺纹杆、微调管、导向套、导向架和用于对转盘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底板上表面的凹槽转动连接,所述微调管内壁下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微调管内壁上部为光滑面,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与微调管连接,所述转盘同轴固定在螺纹杆的下端,所述导向套套设在微调管外,所述微调管外壁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套对应导向块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套通过导向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所述微调管顶部通过连接棒连接有加长立杆,所述加长立杆顶部套设有套筒;

    所述连接棒包括限位管和转接盘,所述限位管两端分别插入微调管顶部和加长立杆底部,所述限位管包括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凸起以及与第一凸起交替对称设置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最大外径等于微调管上部内径等于加长立杆内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分别设有两个通孔,分别用于与加长立杆和微调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接盘设置在限位管的中段,所述转接盘套设在限位管上,其内壁形状与限位管外壁形状相适应,其外径大于加长立杆和微调管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和调节杆,所述电机对称固定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与转动齿轮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杆通过螺纹与底板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外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转动齿轮的中间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转动齿轮的底部通过轴承与支撑管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管套在调节杆的外侧,且支撑管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成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扣环、固定板、固定杆和限位柱,所述转盘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在通孔内,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柱,所述底板上等角度设有多个与限位柱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限位柱嵌入在卡槽内,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转盘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扣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四个,所述定位装置以所述螺纹杆轴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立杆包括至少一根立杆,当所述立杆数量大于一时,若干所述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管外径大于加长立杆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管外径等于加长立杆外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楼梯间模架立杆支撑基础,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微调支撑装置,所述底板上环绕所述微调支撑装置设置有若干定位装置,所述微调支撑装置包括转盘、螺纹杆、微调管、导向套、导向架和用于对转盘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底板连接,所述微调管内壁下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与微调管连接,所述转盘同轴固定在螺纹杆的下端,所述导向套套设在微调管外,所述微调管外壁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套对应导向块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套通过导向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微调管顶部通过连接棒连接有加长立杆。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基础具有调节范围大、调节方式多、支撑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侯杰;王俊烨;徐鹏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7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