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音频门铃,属于智能音频门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个人、家庭对智能家居的需求越来越大,已发展成为当前的一项最为热门的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0242562.0的一种智能音频门铃,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和使用成本低、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制造,易于组装操作、电池进行供电、电耗小、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对用户的无线电设备及手机进行门铃提示,它在经济性、实用性和技术性均具优越性能,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家中无人时,访客难以更加便捷的得知这一讯息,容易造成浪费访客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音频门铃,以解决现有在家中无人时,访客难以更加便捷的得知这一讯息,容易造成浪费访客时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音频门铃,其结构包括指示灯、防护侧板、固定螺栓、器体、扬声口、电控调节装置、拾音网口、门铃按钮,所述指示灯安装于固定螺栓上方,所述固定螺栓贯穿于防护侧板内部,所述防护侧板位于器体右侧,所述扬声口与电控调节装置相互贯通,所述电控调节装置位于拾音网口下方,所述拾音网口嵌入安装于器体外表面,所述门铃按钮与器体间隙配合。
所述电控调节装置包括电磁铁、移动铁块、拉力弹簧、限位柱、直角控制板、示警喇叭、左斜块、右斜块、控制横板、空房模式触点、响铃模式触点、电源控制板,所述电磁铁安装于移动铁块右侧,所述移动铁块套设于限位柱外表面,所述限位柱安装于拉力弹簧上方,所述拉力弹簧右端贯穿于移动铁块内部,所述直角控制板安装于示警喇叭右侧,所述示警喇叭与空房模式触点电连接,所述空房模式触点位于响铃模式触点上方,所述左斜块与右斜块间隙配合,所述右斜块与电源控制板通过控制横板相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板与响铃模式触点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拾音网口设有2个,所述电磁铁设于防护侧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门铃按钮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门铃按钮水平安装于防护侧板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门铃按钮与电源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为精钢制作,更加坚固。
进一步地,所述门铃按钮为塑料制作,更加轻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音频门铃,在离开住处后接通电磁铁电源使其产生磁性将左侧的移动铁块吸附,其右移的同时在直角控制板、左斜块、右斜块与控制横板的配合下,推动电源控制板上移接通空房模式触点,当有人按门铃时警报喇叭通电发出“无人在家”的声音进行示警,有效的使访客能够更加快速的得到家中无人的讯息,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音频门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控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指示灯-1、防护侧板-2、固定螺栓-3、器体-4、扬声口-5、电控调节装置-6、拾音网口-7、门铃按钮-8、电磁铁-61、移动铁块-62、拉力弹簧-63、限位柱-64、直角控制板-65、示警喇叭-66、左斜块-67、右斜块-68、控制横板-69、空房模式触点-610、响铃模式触点-611、电源控制板-6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音频门铃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指示灯1、防护侧板2、固定螺栓3、器体4、扬声口5、电控调节装置6、拾音网口7、门铃按钮8,所述指示灯1安装于固定螺栓3上方,所述固定螺栓3贯穿于防护侧板2内部,所述防护侧板2位于器体4右侧,所述扬声口5与电控调节装置6相互贯通,所述电控调节装置6位于拾音网口7下方,所述拾音网口7嵌入安装于器体4外表面,所述门铃按钮8与器体4间隙配合,所述电控调节装置6包括电磁铁61、移动铁块62、拉力弹簧63、限位柱64、直角控制板65、示警喇叭66、左斜块67、右斜块68、控制横板69、空房模式触点610、响铃模式触点611、电源控制板612,所述电磁铁61安装于移动铁块62右侧,所述移动铁块62套设于限位柱64外表面,所述限位柱64安装于拉力弹簧63上方,所述拉力弹簧63右端贯穿于移动铁块62内部,所述直角控制板65安装于示警喇叭66右侧,所述示警喇叭66与空房模式触点610电连接,所述空房模式触点610位于响铃模式触点611上方,所述左斜块67与右斜块68间隙配合,所述右斜块68与电源控制板612通过控制横板69相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板612与响铃模式触点611间隙配合,所述拾音网口7设有2个,所述电磁铁(61)设于防护侧板(2)内部,所述门铃按钮8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门铃按钮8水平安装于防护侧板2上方,所述门铃按钮8与电源控制板612电连接,所述固定螺栓3为精钢制作,更加坚固,所述门铃按钮8为塑料制作,更加轻便。
本申请所说的拉力弹簧63是一种存储机械能的弹性物体,弹簧通常由弹簧钢制成,有许多弹簧设计,所述示警喇叭66分为几种不同的乐器,一种管乐器,上细下粗,多用铜制成,另一种是现代的电声元件。
例如,李妈妈在离开住处后接通电磁铁61电源使其产生磁性将左侧的移动铁块62吸附,其右移的同时在直角控制板65、左斜块67、右斜块68与控制横板69的配合下,推动电源控制板612上移接通空房模式触点610,当有人按下门铃按钮8时示警喇叭66通电发出“无人在家”的声音进行示警,有效的使访客能够更加快速的得到家中无人的讯息,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家中无人时,访客难以更加便捷的得知这一讯息,容易造成浪费访客时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离开住处后接通电磁铁电源使其产生磁性将左侧的移动铁块吸附,其右移的同时在直角控制板、左斜块、右斜块与控制横板的配合下,推动电源控制板上移接通空房模式触点,当有人按门铃时警报喇叭通电发出“无人在家”的声音进行示警,有效的使访客能够更加快速的得到家中无人的讯息,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智能音频门铃,其结构包括指示灯(1)、防护侧板(2)、固定螺栓(3)、器体(4)、扬声口(5)、电控调节装置(6)、拾音网口(7)、门铃按钮(8),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灯(1)安装于固定螺栓(3)上方,所述固定螺栓(3)贯穿于防护侧板(2)内部,所述防护侧板(2)位于器体(4)右侧,所述扬声口(5)与电控调节装置(6)相互贯通,所述电控调节装置(6)位于拾音网口(7)下方,所述拾音网口(7)嵌入安装于器体(4)外表面,所述门铃按钮(8)与器体(4)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音频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调节装置(6)包括电磁铁(61)、移动铁块(62)、拉力弹簧(63)、限位柱(64)、直角控制板(65)、示警喇叭(66)、左斜块(67)、右斜块(68)、控制横板(69)、空房模式触点(610)、响铃模式触点(611)、电源控制板(612),所述电磁铁(61)安装于移动铁块(62)右侧,所述移动铁块(62)套设于限位柱(64)外表面,所述限位柱(64)安装于拉力弹簧(63)上方,所述拉力弹簧(63)右端贯穿于移动铁块(62)内部,所述直角控制板(65)安装于示警喇叭(66)右侧,所述示警喇叭(66)与空房模式触点(610)电连接,所述空房模式触点(610)位于响铃模式触点(611)上方,所述左斜块(67)与右斜块(68)间隙配合,所述右斜块(68)与电源控制板(612)通过控制横板(69)相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板(612)与响铃模式触点(611)间隙配合;
所述拾音网口(7)设有2个,所述电磁铁(61)设于防护侧板(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音频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铃按钮(8)为圆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音频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铃按钮(8)水平安装于防护侧板(2)上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