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墙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9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铝模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穿墙组件。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能够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其中,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

    目前,在建筑工地现场,为达到更好的质量,在铝模深化时会增加企口,企口的增加会造成墙体厚度不标准,在同一层楼内会出现18cm、19cm、20cm等等规格的墙厚。而在铝模施工的时候,往往都是采用的一种规格的套管,不方便工人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墙组件,具有长度可调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穿墙组件,包括内圈套管和套设于所述内圈套管的外圈套管,所述内圈套管具有第一大端和第一小端,所述内圈套管的内径和外径均沿着所述第一大端靠近所述第一小端的方向减小,所述外圈套管具有第二大端和第二小端,所述外圈套管的内径和外径均沿着所述第二大端靠近所述第二小端的方向减小,所述第一大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小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小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大端和所述第二大端位于该穿墙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小端和所述第二小端位于该穿墙组件的同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大端穿出第二大端以使内圈套管部分伸出到外圈套管外,以延长该穿墙组件的长度,从而实现该穿墙组件的长度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大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最外端位于所述内圈套管的外侧,所述卡块具有弹性,所述外圈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卡块卡接的第一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卡接于第一卡槽以提高内圈套管和外圈套管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槽朝向第二小端的端面垂直于所述外圈套管的轴线或沿着靠近第二大端中心的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第一卡槽和卡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卡块脱离第一卡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槽朝向第二大端的端面垂直于所述外圈套管的轴线或沿着靠近第二小端中心的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卡块脱离第一卡槽以使得内圈套管和外圈套管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外圈套管的内壁上环绕开设有供卡块卡入的转槽,所有第一卡槽均与所述转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卡入转槽时,卡块在沿着转槽内移动以使内圈套管转动,使得卡块可以进入任意一个第一卡槽中,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圈套管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供卡块卡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朝向第二小端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卡槽朝向所述第二小端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卡接于第二卡槽时的穿墙组件长度长于卡块卡接于第一卡槽时的穿墙组件长度,以使得该穿墙组件的长度能够进行多级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圈套管靠近第一大端的管段呈直筒状设置,所述管段的长度等于第一卡槽长度和第二卡槽长度之差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段呈直筒装设置,使得内圈套管的外壁与外圈套管的内壁之间的配合状态,在卡块卡接于第一卡槽时和卡块卡接于第二卡槽时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与所述转槽之间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卡块在第一卡槽内顺畅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大端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第二大端的外径,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第一大端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的设置,避免穿墙组件安装时过于伸入墙体,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取出重复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外圈套管套设于内圈套管以使该穿墙组件长度可调;

    2.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设置使得该穿墙组件的长度可以进行精准的多级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圈套管;11、第一大端;12、第一小端;13、卡块;14、管段;2、外圈套管;21、第二大端;22、第二小端;23、第一卡槽;24、转槽;25、第二卡槽;26、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穿墙组件,包括内圈套管1和套设于内圈套管1的外圈套管2,内圈套管1可在外圈套管2内滑动,通过控制内圈套管1伸出外圈套管2的长度来延长该穿墙组件的长度。

    参考图2和图3,内圈套管1具有第一大端11和第一小端12,内圈套管1的内径和外径均沿着第一大端11靠近第一小端12的方向减小。进一步地,内圈套管1靠近第一大端11的管段14呈直筒状设置。第一大端11的端面上设置有卡块13,卡块13的最外端位于内圈套管1的外侧,卡块13具有弹性。

    外圈套管2具有第二大端21和第二小端22,外圈套管2的内径和外径均沿着第二大端21靠近第二小端22的方向减小,第一大端11的外径小于第二小端22的内径,第一小端12的外径小于第二大端21的内径,第一大端11和第二大端21位于该穿墙组件的同一侧,第一小端12和第二小端22位于该穿墙组件的同一侧。第二大端2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26,限位环26的外径大于第二大端21的外径,限位环26的内径小于第一大端11的外径。

    进一步地,外圈套管2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卡块13卡接的第一卡槽23和第二卡槽25,第二卡槽25朝向第二小端22的一端相较于第一卡槽23朝向第二小端22的一端靠近第一卡槽23。第一卡槽2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外圈套管2的内壁周向等间隔分布。第二卡槽25的数量与第一卡槽23的数量相同。第一卡槽23和第二卡槽25间隔分布。第一卡槽23的槽面和第二卡槽25的槽面均与卡块13远离内圈套管1始终保持抵触状态。卡块13与第一卡槽23朝向第二小端22的端部卡接时过盈配合,此时第二小端22的内壁和内圈套管1的外壁间隙配合。卡块13与第二卡槽25朝向第二小端22的端部卡接时过盈配合。优选地,管段14的长度等于第一卡槽23长度和第二卡槽25长度之差α。

    第一卡槽23朝向第二小端22的端面和第二卡槽25朝向第二小端22的端面垂直于外圈套管2的轴线或沿着靠近第二大端21中心的方向倾斜。第一卡槽23朝向第二大端21的端面和第二卡槽25朝向第二大端21的端面垂直于外圈套管2的轴线或沿着靠近第二小端22中心的方向倾斜。

    外圈套管2的内壁上环绕开设有供卡块13卡入的转槽24,所有第一卡槽23和所有的第二卡槽25均与转槽24连通。转槽24朝向第二大端21的端面垂直于外圈套管2的轴线或沿着靠近第二小端22中心的方向倾斜。优选地,卡块13与转槽24之间间隙配合,以便卡块13在转槽24内移动进入任意一个第一卡槽23或第二卡槽25。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内圈套管1的第一小端12穿过第二大端21后从第二小端22穿出,卡块13卡接于第一卡槽23或第二卡槽25调节该穿墙组件的长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穿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套管(1)和套设于所述内圈套管(1)的外圈套管(2),所述内圈套管(1)具有第一大端(11)和第一小端(12),所述内圈套管(1)的内径和外径均沿着所述第一大端(11)靠近所述第一小端(12)的方向减小,所述外圈套管(2)具有第二大端(21)和第二小端(22),所述外圈套管(2)的内径和外径均沿着所述第二大端(21)靠近所述第二小端(22)的方向减小,所述第一大端(1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小端(22)的内径,所述第一小端(1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大端(21)的内径,所述第一大端(11)和所述第二大端(21)位于该穿墙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小端(12)和所述第二小端(22)位于该穿墙组件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端(11)的端面上设置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的最外端位于所述内圈套管(1)的外侧,所述卡块(13)具有弹性,所述外圈套管(2)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卡块(13)卡接的第一卡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23)朝向第二小端(22)的端面垂直于所述外圈套管(2)的轴线或沿着靠近第二大端(21)中心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23)朝向第二大端(21)的端面垂直于所述外圈套管(2)的轴线或沿着靠近第二小端(22)中心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2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外圈套管(2)的内壁上环绕开设有供卡块(13)卡入的转槽(24),所有第一卡槽(23)均与所述转槽(2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套管(2)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供卡块(13)卡接的第二卡槽(25),所述第二卡槽(25)朝向第二小端(22)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卡槽(23)朝向所述第二小端(22)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卡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套管(1)靠近第一大端(11)的管段(14)呈直筒状设置,所述管段(14)的长度等于第一卡槽(23)长度和第二卡槽(25)长度之差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3)与所述转槽(24)之间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大端(2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26),所述限位环(26)的外径大于第二大端(21)的外径,所述限位环(26)的内径小于第一大端(11)的外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墙组件,其包括内圈套管和套设于所述内圈套管的外圈套管,所述内圈套管具有第一大端和第一小端,所述内圈套管的内径和外径均沿着所述第一大端靠近所述第一小端的方向减小,所述外圈套管具有第二大端和第二小端,所述外圈套管的内径和外径均沿着所述第二大端靠近所述第二小端的方向减小,所述第一大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小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小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大端和所述第二大端位于该穿墙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小端和所述第二小端位于该穿墙组件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具有长度可调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楼宏祥;王佳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善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6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