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收集装置,具体是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经常撒到路面上,不仅对路面造成污染,而且对混凝土造成浪费。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包括机架和放料斗;所述放料斗固定于机架上部形成的凹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是由若干根钢筋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底盘边角处的内部倾斜安装有固定钢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吊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吊耳是由两根钢筋焊接制成的环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轮为万向轮结构。

    一种,包括所述的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多根钢筋焊接制成机架,并在机架内部安装放料斗,用于收集存放施工现场中的混凝土,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而且能够避免由于混凝土撒到路面上造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中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中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放料斗、3-吊耳、4-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包括机架1和放料斗2;所述机架1是由若干根钢筋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放料斗2固定于机架1上部形成的凹槽内部,用于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进行收集;

    为了提高机架1的牢固性,机架1底盘边角处的内部倾斜安装有固定钢筋(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包括机架1和放料斗2;所述机架1是由若干根钢筋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放料斗2固定于机架1上部形成的凹槽内部,用于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进行收集;

    为了提高机架1的牢固性,机架1底盘边角处的内部倾斜安装有固定钢筋(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方便工具的吊装和运输,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吊耳3,吊耳3是由两根钢筋焊接制成的环状结构。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包括机架1和放料斗2;所述机架1是由若干根钢筋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放料斗2固定于机架1上部形成的凹槽内部,用于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进行收集;

    为了提高机架1的牢固性,机架1底盘边角处的内部倾斜安装有固定钢筋(图中未示出)。

    为了方便工具的吊装和运输,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吊耳3,吊耳3是由两根钢筋焊接制成的环状结构。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脚轮4,脚轮4为万向轮结构,从而方便工具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利用多根钢筋焊接制成机架,并在机架内部安装放料斗,用于收集存放施工现场中的混凝土,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而且能够避免由于混凝土撒到路面上造成的浪费。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放料斗(2);所述放料斗(2)固定于机架(1)上部形成的凹槽内部;所述机架(1)是由若干根钢筋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机架(1)底盘边角处的内部倾斜安装有固定钢筋;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吊耳(3),吊耳(3)是由两根钢筋焊接制成的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脚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其特征在于,脚轮(4)为万向轮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收集装置,具体是一种施工用简易混凝土收集再利用工具,包括机架和放料斗;所述放料斗固定于机架上部形成的凹槽内部。本实用新型利用多根钢筋焊接制成机架,并在机架内部安装放料斗,用于收集存放施工现场中的混凝土,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而且能够避免由于混凝土撒到路面上造成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都君富;李君燕;杨艺;咸景太;张金鑫;张艳娟;贾彦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5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