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透气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4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风透气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面料的各种功能的需要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面料大多采用针织或梭织的方式织成的,针织面料之间的孔隙较大,透气性能较好但防风性能较差,梭织面料由于密度较高,交织点多,孔隙较小,所以相对其防风性能较好,但是面料均是采用纱线编织得到的,面料表面均会存在孔隙,所以在防风效果上并没有突出的优点。

    后期人们在对于面料的防风性能方面进行功能性改进的过程中,常常会在面料表面添加涂层或贴膜处理以增加面料的防风性能,上述改进虽然能够有效提高面料的防风性能,但是会大大影响面料的透气性能,导致面料穿着后舒适性差,同时耐洗涤性能差,性能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风透气复合面料,采用针织和机织相结合,通过两层复合结构,无需覆膜,即可在保证透气性能的基础上,具有优异的防风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面料无法兼顾防风性能和透气性能,保暖效果不理想,耐洗涤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风透气复合面料,包括针织内层和机织外层;所述针织内层和机织外层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热压复合;所述针织内层由成圈纱、衬经纱和衬纬纱采用衬经衬纬组织编织而成;所述成圈纱为中空ptt纱线;所述衬经纱和衬纬纱为亚麻纤维纱线;所述机织外层为高支高密织物;所述机织外层由竹纤维涤纶包芯纱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竹纤维涤纶包芯纱以细旦涤纶丝作为芯纤维、以竹纤维作为包缠纤维纺纱而成;所述竹纤维涤纶包芯纱为48-60s;所述机织外层的经密为260-340根/5cm,所述机织外层的纬密为260-340根/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亚麻纤维纱线为14.5tex。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ptt纱线由中空ppt纤维纺纱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织外层的经密为320根/5cm,所述机织外层的纬密为296根/5c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针织内层和机织外层协调配合,具有良好的防风效果,同时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性好,保暖性好,性能稳定,耐洗涤,使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机织外层采用高支高密织物,通过细密的编织结构,保证良好的防风效果;而针织内层采用疏松的线圈结构,保证良好的透气性,成圈纱采用中空ptt纱线,弹性好,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好,同时结构稳定,抗皱性好;而在成圈纱内衬入衬经纱和衬纬纱,使成圈纱之间形成空气层,提高针织内层蓬松性和保暖性,同时中空ptt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的导湿性好,而竹纤维涤纶包芯纱采用竹纤维作为包缠纤维,吸湿放湿性好,通过芯吸效应,能够实现很好吸湿排汗性能和透气性能。此外,针织内层结构疏松,而机织外层结构紧密,由于压差效应,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透气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针织内层的编织结构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针织内层2.机织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透气复合面料,包括针织内层1和机织外层2。针织内层1和机织外层2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热压复合。针织内层1由成圈纱、衬经纱和衬纬纱采用衬经衬纬组织编织而成;成圈纱为中空ptt纱线。具体的,中空ptt纱线由中空ppt纤维纺纱而成。衬经纱和衬纬纱为亚麻纤维纱线;亚麻纤维纱线为14.5tex。亚麻纤维纱线具有良好的导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性能。机织外层2为高支高密织物。机织外层2由竹纤维涤纶包芯纱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竹纤维涤纶包芯纱以细旦涤纶丝作为芯纤维、以竹纤维作为包缠纤维纺纱而成,具有强度高,同时能够保留竹纤维的优良性能。竹纤维涤纶包芯纱为48-60s。机织外层2的经密为260-340根/5cm,机织外层2的纬密为260-340根/5cm。优选的,机织外层2的经密为320根/5cm,机织外层2的纬密为296根/5cm。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针织内层1和机织外层2协调配合,具有良好的防风效果,同时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性好,保暖性好,性能稳定,耐洗涤,使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机织外层2采用高支高密织物,通过细密的编织结构,保证良好的防风效果;而针织内层1采用疏松的线圈结构,保证良好的透气性,成圈纱采用中空ptt纱线,弹性好,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好,同时结构稳定,抗皱性好;而在成圈纱内衬入衬经纱和衬纬纱,使成圈纱之间形成空气层,提高针织内层1蓬松性和保暖性,同时中空ptt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的导湿性好,而竹纤维涤纶包芯纱采用竹纤维作为包缠纤维,吸湿放湿性好,通过芯吸效应,能够实现很好吸湿排汗性能和透气性能。此外,针织内层1结构疏松,而机织外层2结构紧密,由于压差效应,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透气性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风透气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织内层和机织外层;所述针织内层和机织外层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热压复合;所述针织内层由成圈纱、衬经纱和衬纬纱采用衬经衬纬组织编织而成;所述成圈纱为中空ptt纱线;所述衬经纱和衬纬纱为亚麻纤维纱线;所述机织外层为高支高密织物;所述机织外层由竹纤维涤纶包芯纱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竹纤维涤纶包芯纱以细旦涤纶丝作为芯纤维、以竹纤维作为包缠纤维纺纱而成;所述竹纤维涤纶包芯纱为48-60s;所述机织外层的经密为260-340根/5cm,所述机织外层的纬密为260-340根/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透气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麻纤维纱线为14.5te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透气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ptt纱线由中空ppt纤维纺纱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风透气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织外层的经密为320根/5cm,所述机织外层的纬密为296根/5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透气复合面料,包括针织内层和机织外层;针织内层和机织外层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热压复合;针织内层由成圈纱、衬经纱和衬纬纱采用衬经衬纬组织编织而成;成圈纱为中空PTT纱线;衬经纱和衬纬纱为亚麻纤维纱线;机织外层为高支高密织物;机织外层由竹纤维涤纶包芯纱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竹纤维涤纶包芯纱以细旦涤纶丝作为芯纤维、以竹纤维作为包缠纤维纺纱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针织内层和机织外层协调配合,具有良好的防风效果,同时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性好,保暖性好,性能稳定,耐洗涤,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蒋秋冉;沈娟丽;杨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新誉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4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