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是一种常见又比较容易收集的水资源,现阶段的雨水收集一般是在室外设置一个收集箱,并且在收集箱的顶部设置多层过滤网。在下雨天气时,雨水通过多层过滤网之后进入到收集箱内,完成雨水的收集。但是现阶段的收集箱的容置体积较小,使得能够收集利用的雨水量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处理系统,所述雨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预埋于地底的储水箱从而能够接收较多的雨水,能够收集利用的雨水量较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储水箱、过滤箱和收集斗;所述储水箱预埋于地底且其顶部设有伸出地面且与储水箱连通的引水管;所述过滤箱具有与引水管配合的排水管且其内腔间隔设置有多块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具有供雨水流入的接水开口;所述收集斗包括雨布斗和多根周向间隔布置于雨布斗外侧且底端铰接于过滤箱的支撑杆,所述雨布斗的底端伸入过滤箱内且其底端具有出水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储水箱预埋于地底,使得储水箱的体积能够较大,使得储水箱能够储存的雨水量较多。当下雨天时,雨布斗能够对雨水进行承接,且承接的雨水能够顺着雨布斗的内壁流入到过滤箱中,进行过滤,最后通过过滤箱底部的排水管进入到储水箱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具有接水管,所述接水开口开设于接水管,所述雨布斗的底端固定有将出水开口撑开的定位橡胶环,所述接水管的内壁具有与定位橡胶环配合的定位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定位橡胶环和定位环槽的配合,能够方便将雨布斗的底部安装在接水管内,这种安装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降低了雨布斗的底部从接水管处滑出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包括放置侧板和两块分别位于放置侧板两侧的滑移侧板,所述放置侧板开设有与过滤网板一一对应的滑槽开口,所述滑移侧板的内壁对称设有供过滤网板滑移放置的放置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侧板的放置滑槽以及放置侧板的滑槽开口的设置,能够方便过滤网板在过滤箱中的拆装,从而方便过滤网板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板包括网板框架和安装于网板框架内的过滤网,网板框架的上表面高于过滤网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板的结构设置能够方便对过滤网板进行清理,降低了因过滤网板的上表面存在杂质微粒而导致过滤网板无法从滑槽开口中取出的现象发生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板框架位于过滤箱外侧的外侧壁还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过滤网板在过滤箱中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具有四块相互平行的过滤网板,且各过滤网板的网孔的孔径沿朝向储水箱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块过滤网板的设置能够提升过滤箱的过滤精度,且通过分级过滤的方式,降低了过滤网板发生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在其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方便过滤箱滑移的万向轮,且所述排水管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引水管顶部的水平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的设置能够方便过滤箱的滑移,能够在不需要收集雨水时,将过滤箱和雨布斗收起,减少了整个雨水处理系统对空间的占用。排水管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引水管顶部的水平高度,使得在进行收集雨水时,只需要将排水管和引水管对齐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面还预埋有与万向轮一一对应的预埋定位板,所述预埋定位板的顶面与地面齐平且其顶面开设有供万向轮卡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定位板和定位槽的设置能够方便过滤箱的定位,从而辅助了过滤箱的排水管和储水箱的引水管的对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水管的顶部还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底板和过滤侧环,所述过滤侧环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与引水管顶部边沿配合的过滤翻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件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从过滤箱的排水管进行过滤,保证了进入到储水箱内的水的洁净度。同时,过滤件是可拆卸安装在引水管上,使得过滤件的拆装清理均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水管还配设有将其顶部盖合的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和引水管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进行收集雨水时,通过密封端盖完成对引水管的密封,降低了在不收集雨水时储水箱内的水被污染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储水箱、过滤箱和收集斗,通过将储水箱预埋在地底,能够减少储水箱体积的影响,从而提升对雨水的收集利用量;
2、雨布斗的底部通过定位橡胶环固定在接水管的定位环槽内,降低了雨布斗的底部从接水管中滑出的概率;
3、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且底面预埋有与万向轮对应的预埋定位板,在不需要收集雨水时,能够将收集箱和收集斗收纳起来,在需要收集雨水时,也方便了将收集箱在储水箱上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雨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过滤箱和收集斗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过滤箱和收集斗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过滤箱安装在地面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9为引水管和密封端盖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储水箱;11、引水管;12、过滤件;121、过滤底板;122、过滤侧环;123、过滤翻边;2、过滤箱;21、过滤网板;211、网板框架;212、过滤网;213、把手;22、放置侧板;221、滑槽开口;23、滑移侧板;231、放置滑槽;24、排水管;25、万向轮;26、接水管;261、定位环槽;3、收集斗;31、雨布斗;311、出水开口;32、支撑杆;33、定位橡胶环;4、预埋定位板;41、定位槽;5、密封端盖;6、抽水管道;7、抽水泵;8、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储水箱1、过滤箱2和收集斗3。
参阅附图1和附图2,储水箱1预埋于地底,储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伸出地面且与储水箱1内腔连通的引水管11。引水管11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过滤件12,过滤件12包括过滤底板121和过滤侧环122,过滤侧环122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与引水管11顶部边沿配合的过滤翻边123。其中,过滤侧环122和引水管11的内壁相贴合,且过滤底板121和过滤侧环122开设有孔径一直的过滤网孔。
参阅附图3和附图4,过滤箱2整体呈中空的长方体箱体,且在过滤箱2的内腔设置有多块水平设置的过滤网板21。其中,过滤箱2包括放置侧板22和两块分别位于放置侧板22两侧的滑移侧板23,放置侧板22开设有与过滤网板21一一对应的滑槽开口221,滑移侧板23的内壁对称设有供过滤网板21滑移放置的放置滑槽231,通过放置滑槽231和滑槽开口221的设置即可方便过滤网板21在过滤箱2中的拆装和清洗。
过滤网板21包括网板框架211和安装于网板框架211内的过滤网212。其中,网板框架211的上表面高于过滤网212的上表面。网板框架211位于过滤箱2外侧的外侧壁还设有一个把手213,把手213呈c形。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箱2内设置有四块水平设置的过滤网板21,且各过滤网板21的网孔的孔径沿朝向储水箱1的方向逐渐减小。
参阅附图1和附图2,过滤箱2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根与过滤箱2内腔相通的排水管24。
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7和附图8,过滤箱2的底部在其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方便过滤箱2滑移的万向轮25。为了方便过滤箱2在储水箱1上的定位,地面还预埋有与万向轮25一一对应的预埋定位板4,预埋定位板4的顶面与地面齐平且其顶面开设有供万向轮25卡入的定位槽41。当万向轮25卡入对应的定位槽41时,排水管24和引水管11相对,且排水管24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引水管11顶部的水平高度,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cm。
参阅附图5和附图6,过滤箱2的顶部中心处还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接水管26,接水管26的内腔开设有一个定位环槽261,且接水管26的顶部具有供雨水流入过滤箱2内的接水开口。
收集斗3包括雨布斗31和多根周向间隔布置于雨布斗31外侧且底端铰接于过滤箱2的支撑杆32,雨布斗31的底端伸入过滤箱2内且其底端具有出水开口311。为了方便雨布斗31的底部进行定位,雨布斗31的底端固定有将出水开口311撑开的定位橡胶环33,且定位橡胶环33能够卡入接水管26的定位环槽261内。其中,雨布斗31通过细线缝合在支撑杆32上实现支撑杆32对雨布斗31的支撑和定位,且定位橡胶环33也通过细线封合在雨布斗31的底端。
参阅附图9,为了保证不收集雨水时灰尘杂质不会通过引水管11进入到储水箱1内,引水管11还配设有将其顶部盖合的密封端盖5,所述密封端盖5和引水管11螺纹配合。
参阅附图1,为了方便对储水箱1内的雨水进行利用,储水箱1的底部还连接有一根抽水管道6,且在地面还设置有将储水箱1内的水抽出的抽水泵7。抽水管道6露在地面的部分在抽水泵7和储水箱1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控制阀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1)、过滤箱(2)和收集斗(3);所述储水箱(1)预埋于地底且其顶部设有伸出地面且与储水箱(1)连通的引水管(11);所述过滤箱(2)具有与引水管(11)配合的排水管(24)且其内腔间隔设置有多块过滤网板(21),所述过滤箱(2)的顶部具有供雨水流入的接水开口;所述收集斗(3)包括雨布斗(31)和多根周向间隔布置于雨布斗(31)外侧且底端铰接于过滤箱(2)的支撑杆(32),所述雨布斗(31)的底端伸入过滤箱(2)内且其底端具有出水开口(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的顶部具有接水管(26),所述接水开口开设于接水管(26),所述雨布斗(31)的底端固定有将出水开口(311)撑开的定位橡胶环(33),所述接水管(26)的内壁具有与定位橡胶环(33)配合的定位环槽(2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包括放置侧板(22)和两块分别位于放置侧板(22)两侧的滑移侧板(23),所述放置侧板(22)开设有与过滤网板(21)一一对应的滑槽开口(221),所述滑移侧板(23)的内壁对称设有供过滤网板(21)滑移放置的放置滑槽(2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21)包括网板框架(211)和安装于网板框架(211)内的过滤网(212),网板框架(211)的上表面高于过滤网(212)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框架(211)位于过滤箱(2)外侧的外侧壁还设有把手(2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具有四块相互平行的过滤网板(21),且各过滤网板(21)的网孔的孔径沿朝向储水箱(1)的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的底部在其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方便过滤箱(2)滑移的万向轮(25),且所述排水管(24)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引水管(11)顶部的水平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还预埋有与万向轮(25)一一对应的预埋定位板(4),所述预埋定位板(4)的顶面与地面齐平且其顶面开设有供万向轮(25)卡入的定位槽(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11)的顶部还设有过滤件(12),所述过滤件(12)包括过滤底板(121)和过滤侧环(122),所述过滤侧环(122)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与引水管(11)顶部边沿配合的过滤翻边(1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11)还配设有将其顶部盖合的密封端盖(5),所述密封端盖(5)和引水管(11)螺纹配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