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钢化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2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领域,具体是一种隔热钢化玻璃。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是一种表面具有压应力的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抗寒暑性及抗冲击性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钢化玻璃制造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人们对钢化玻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钢化玻璃在隔热方面往往采用单种的隔热方式,隔热效果不够理想;另外为了使钢化玻璃的功能更加强大,一般在钢化玻璃上附贴多种功能的薄膜,这些薄膜一般都是平贴于钢化玻璃的表面,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钢化玻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热钢化玻璃,包括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真空隔热夹层、气体填充腔、半球存储腔和二氧化钛涂层,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的左侧设置有二氧化硅薄膜层,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的右侧设置有真空隔热夹层,真空隔热夹层的右侧设置有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与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有色溶液腔,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的右侧设置有气体填充腔;所述气体填充腔的右侧设置有pvb胶膜层,pvb胶膜层的左侧均布设置有多个半球存储腔,真空隔热夹层和气体填充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硅酮密封条;所述pvb胶膜层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的右侧设置有红外截止膜;所述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的左右两侧表面设置为波浪型表面,pvb胶膜层与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之间的连接、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与红外截止膜之间的连接、红外截止膜与二氧化钛涂层之间的连接均为波浪型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有色溶液腔由上至下水平均布排列,有色溶液腔内注入有色溶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气体填充腔内填充有氩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半球存储腔内存储有珍珠岩颗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红外截止膜的右侧设置有二氧化钛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真空隔热夹层、气体填充腔和珍珠岩颗粒的共同作用,达到多重隔热功能,使隔热的效果更好;通过将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的左右两侧表面设置为波浪型表面,pvb胶膜层与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之间的连接、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与红外截止膜之间的连接、红外截止膜与二氧化钛涂层之间的连接均为波浪型连接,使得接触面受力时能够向多个方向分散,使接触面连接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的红外截止膜和二氧化钛涂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钢化玻璃的透光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隔热钢化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隔热钢化玻璃中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左右两侧表面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隔热钢化玻璃中有色溶液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隔热钢化玻璃中半球存储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2、二氧化硅薄膜层;3、真空隔热夹层;4、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5、有色溶液腔;6、有色溶液;7、气体填充腔;8、pvb胶膜层;9、半球存储腔;10、硅酮密封条;11、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2、红外截止膜;13、二氧化钛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隔热钢化玻璃,包括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真空隔热夹层3、气体填充腔7、半球存储腔9和二氧化钛涂层13;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的左侧设置有二氧化硅薄膜层2,通过设置二氧化硅薄膜层2能够提高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的表面硬度,避免在运输移动过程中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受到划伤,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的右侧设置有真空隔热夹层3,通过设置真空隔热夹层3能够起到隔热效果,真空隔热夹层3的右侧设置有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4,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4能够提高钢化玻璃的韧性,同时能够阻断紫外线。

    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与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4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有色溶液腔5,有色溶液腔5由上至下水平均布排列,有色溶液腔5内注入有色溶液6,通过注入有色溶液6能够提高对光线的吸收,降低光线的直射,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4的右侧设置有气体填充腔7,气体填充腔7内填充有氩气,通过在气体填充腔7内填充氩气能够减少热量的传递,使隔热效果更好。

    所述气体填充腔7的右侧设置有pvb胶膜层8,通过设置pvb胶膜层8能够防止钢化玻璃破碎引起玻璃碎片飞溅,pvb胶膜层8的左侧均布设置有多个半球存储腔9,半球存储腔9内存储有珍珠岩颗粒,通过设置珍珠岩颗粒能够进一步的增加钢化玻璃的隔热效果,真空隔热夹层3和气体填充腔7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硅酮密封条10。

    所述pvb胶膜层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的右侧设置有红外截止膜12,通过设置红外截止膜12能够增加钢化玻璃的透光率,红外截止膜12的右侧设置有二氧化钛涂层13,二氧化钛涂层13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屏蔽线和透明性,能够降低钢化玻璃的反射光,提高钢化玻璃的透光性。

    所述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的左右两侧表面设置为波浪型表面,pvb胶膜层8与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之间的连接、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与红外截止膜12之间的连接、红外截止膜12与二氧化钛涂层13之间的连接均为波浪型连接,使得接触面受力时能够向多个方向分散,使接触面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二氧化硅薄膜层2能够提高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的表面硬度,避免在运输移动过程中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受到划伤,真空隔热夹层3和气体填充腔7能够实现钢化玻璃的双重隔热效果,同时在pvb胶膜层8的左侧表面设置的珍珠岩颗粒能够进一步增加钢化玻璃的隔热效果,有色溶液腔5内注入的有色溶液6能够提高对光线的吸收,降低光线的直射,在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的右侧设置红外截止膜12,红外截止膜12能够增加钢化玻璃的透光率,红外截止膜12右侧设置有二氧化钛涂层13能够降低钢化玻璃的反射光,进一步提高钢化玻璃的透光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钢化玻璃,包括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真空隔热夹层(3)、气体填充腔(7)、半球存储腔(9)和二氧化钛涂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的左侧设置有二氧化硅薄膜层(2),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的右侧设置有真空隔热夹层(3),真空隔热夹层(3)的右侧设置有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4);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1)与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4)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有色溶液腔(5),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4)的右侧设置有气体填充腔(7);所述气体填充腔(7)的右侧设置有pvb胶膜层(8),pvb胶膜层(8)的左侧均布设置有多个半球存储腔(9),真空隔热夹层(3)和气体填充腔(7)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硅酮密封条(10);所述pvb胶膜层(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的右侧设置有红外截止膜(12);所述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的左右两侧表面设置为波浪型表面,pvb胶膜层(8)与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之间的连接、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11)与红外截止膜(12)之间的连接、红外截止膜(12)与二氧化钛涂层(13)之间的连接均为波浪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溶液腔(5)由上至下水平均布排列,有色溶液腔(5)内注入有色溶液(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填充腔(7)内填充有氩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存储腔(9)内存储有珍珠岩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截止膜(12)的右侧设置有二氧化钛涂层(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钢化玻璃,包括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真空隔热夹层、气体填充腔、半球存储腔和二氧化钛涂层,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的左侧设置有二氧化硅薄膜层,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的右侧设置有真空隔热夹层;所述第一钢化玻璃主体层与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有色溶液腔,聚碳酸酯纤维缓冲层的右侧设置有气体填充腔;所述PVB胶膜层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的右侧设置有红外截止膜;所述第二钢化玻璃主体层的左右两侧表面设置为波浪型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真空隔热夹层、气体填充腔和珍珠岩颗粒的共同作用,达到多重隔热功能,使隔热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新天龙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4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