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棕榈叶人造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人们消费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开始注重使用原生态材料制成的家具、地板、墙板等,传统的材料木材由于其成材时间长,而需求逐渐增多,导致供不应求,而且过度开采会导致自然灾害。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0m,其叶一年可以多收几次,而且量大,叶落后其叶柄随其落下,在沿海一带广泛种植,生长周期短,若能将其叶和叶径作为原料制作人造板,将会节省大量的木材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棕榈叶及其叶柄为主材制成的新型棕榈叶人造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棕榈叶人造板,包括经干燥脱脂处理的粽叶碎屑层,所述粽叶碎屑层内间隔嵌装若干由粽叶木质部加工成的支撑骨架;所述粽叶碎屑层两侧均设置有棕叶木质部碎屑层和纤维板压层;所述棕叶木质部碎屑层由加工支撑骨架后的余料粉碎胶合而成。
进一步的,上侧的纤维板压层表面抛光。
进一步的,抛光的纤维板压层表面涂有包浆或者清漆层。
进一步的,纤维板压层由若干平铺的竹条热压胶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棕榈叶、棕榈叶叶柄的木质部以及加工木质部产生的碎屑分别制成棕叶碎屑层、支撑骨架和棕叶木质部碎屑层,支撑骨架可以保证棕叶碎屑层也拥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压强度,同时其亦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两侧设置纤维板压层不仅保证其外观,亦可降低其材料的要求,例如竹木板,力求整体均采用再生能力强的材料制造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棕叶碎屑层,2-支撑骨架,3-棕叶木质部碎屑层,4-纤维板压层,5-清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
一种新型棕榈叶人造板,包括经干燥脱脂处理的粽叶碎屑层1,所述粽叶碎屑层1内间隔嵌装若干由粽叶木质部加工成的支撑骨架2;所述粽叶碎屑层1两侧均设置有棕叶木质部碎屑层3和纤维板压层4;所述棕叶木质部碎屑层3由加工支撑骨架2后的余料粉碎胶合而成。
具体的,支撑骨架2横截面加工成半圆形,因为棕榈叶叶柄的木质部其形状接近圆弧形,加工成圆弧形不仅可以保留最大的横截面从而增加强度,而且半圆形应力分散效果好,抗压。
具体的,上侧的纤维板压层4表面抛光。
具体的,抛光的纤维板压层4表面涂有包浆或者清漆层5。
具体的,纤维板压层4由若干平铺的竹条热压胶合而成,也可以采用荆条或者木条等。
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目前成熟的胶合热压技术制作即可,推荐使用抗老化和防水性好的胶,例如酚醛树脂或者环氧树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新型棕榈叶人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经干燥脱脂处理的粽叶碎屑层(1),所述粽叶碎屑层(1)内间隔嵌装若干由粽叶木质部加工成的支撑骨架(2);所述粽叶碎屑层(1)两侧均设置有棕叶木质部碎屑层(3)和纤维板压层(4);所述棕叶木质部碎屑层(3)由加工支撑骨架(2)后的余料粉碎胶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棕榈叶人造板,其特征在于:上侧的纤维板压层(4)表面抛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棕榈叶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抛光的纤维板压层(4)表面涂有包浆或者清漆层(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棕榈叶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板压层(4)由若干平铺的竹条热压胶合而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