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属于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耐磨面料穿戴起来并不舒适而且不吸汗,如果在闷热的环境中穿戴,由于人们容易出汗,汗水无法迅速排出从而汗水粘贴在人体皮肤上,给人体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并且容易滋生细菌对皮肤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吸汗耐磨面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包括耐磨层、导湿层、基布层,所述导湿层位于耐磨层与基布层之间,所述导湿层包括导汗层、吸汗层、吸汗膜,所述导汗层位于吸汗层靠近耐磨层的一侧,所述吸汗膜位于吸汗层靠近基布层的一侧,所述导汗层与吸汗层缝合连接,所述导汗层的组织密度大于吸汗层的组织密度。
优选的,所述导汗层由第一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吸汗层由第二纱线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纱线的支数大于第二纱线的支数,第一纱线由单股棉纱线制成,所述第二纱线由双股棉纱线加捻而成。
优选的,所述吸汗层上设有网格槽,所述吸汗膜贴合吸汗层将网格槽填满。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由经线与纬线浮沉交织而成,纬线包括第一纬线、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纬线的热收缩率低于第二纬线。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上设有透气孔,并且所述透气孔设有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人们出汗时,通过基布层将皮肤上的汗水吸收,在利用吸汗层对基布层内部的汗水进行吸收,并通过吸汗膜来加强吸汗层对基布层内部的汗水的吸收,导汗层的组织密度大于吸汗层的组织密度,从而导汗层表面的沟槽和微孔会多于吸汗层表面的沟槽和微孔,从而形成的毛细管数量越多,导汗层的导湿能力也就越强,使得加强毛细现象,导汗层可以快速将吸汗层内的汗水吸收,并且导汗层与吸汗层缝合连接,而非直接采用粘合剂进行固定,从而增强导汗层与吸汗层之间的透气性和柔软程度,再通过耐磨层将汗水导出,从而提高耐磨面料的柔软和吸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汗耐磨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耐磨层;2、导湿层;3、基布层;4、导汗层;5、吸汗层;6、吸汗膜;7、网格槽;8、第一纱线;9、第二纱线;10、经线;11、第一纬线;12、第二纬线;1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包括耐磨层1、导湿层2、基布层3,导湿层2位于耐磨层1与基布层3之间,导湿层2包括导汗层4、吸汗层5、吸汗膜6,导汗层4位于吸汗层5靠近耐磨层1的一侧,吸汗膜6位于吸汗层5靠近基布层3的一侧,导汗层4与吸汗层5缝合连接,导汗层4的组织密度大于吸汗层5的组织密度。
当人们出汗时,通过基布层3将皮肤上的汗水吸收,在利用吸汗层5对基布层3内部的汗水进行吸收,并通过吸汗膜6来加强吸汗层5对基布层3内部的汗水的吸收,导汗层4的组织密度大于吸汗层5的组织密度,从而导汗层4表面的沟槽和微孔会多于吸汗层5表面的沟槽和微孔,从而形成的毛细管数量越多,导汗层4的导湿能力也就越强,使得加强毛细现象,导汗层4可以快速将吸汗层5内的汗水吸收,并且导汗层4与吸汗层5缝合连接,而非直接采用粘合剂进行固定,从而增强导汗层4与吸汗层5之间的透气性和柔软程度,再通过耐磨层1将汗水导出,从而提高耐磨面料的柔软和吸汗效果。
如图2-图3所示,导汗层4由第一纱线8编织而成,吸汗层5由第二纱线9编织而成,第一纱线8的支数大于第二纱线9的支数,第一纱线8由单股棉纱线制成,第二纱线9由双股棉纱线加捻而成。
第一纱线8的支数大于第二纱线9的支数,即第二纱线9较第一纱线8更为粗壮,从而保证吸汗层5的组织密度较小,纱线间隙较大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吸汗层5的结构稳定性,并且第一纱线8、第二纱线9均具有良好的吸汗效果。
如图1所示,吸汗层5上设有网格槽7,吸汗膜6贴合吸汗层5将网格槽7填满。
吸汗膜6贴合吸汗层5将网格槽7填满,由于吸汗膜6为亲水材质制成,水分或汗液可迅速被吸汗膜6吸收,在通过网格槽7内的表层传导至吸汗层5内部。
如图4所示,基布层3由经线10与纬线浮沉交织而成,纬线包括第一纬线11、第二纬线12,第一纬线11与第二纬线12相贴合,第一纬线11的热收缩率低于第二纬线12。
当人们体温上升时,由于第一纬线11的热收缩率低于第二纬线12,使得第二纬线12收缩并顶起经线10以形成凹凸结构,这样,不仅可在基布层3上形成更多透气通孔,同时,凹凸结构更加利于保持体表的通风,有助于快干和保持体表凉爽感。
如图1所示,耐磨层1上设有透气孔13,并且透气孔13设有多个。
通过透气孔13可以增强耐磨层1的透气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包括耐磨层(1)、导湿层(2)、基布层(3),所述导湿层(2)位于耐磨层(1)与基布层(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层(2)包括导汗层(4)、吸汗层(5)、吸汗膜(6),所述导汗层(4)位于吸汗层(5)靠近耐磨层(1)的一侧,所述吸汗膜(6)位于吸汗层(5)靠近基布层(3)的一侧,所述导汗层(4)与吸汗层(5)缝合连接,所述导汗层(4)的组织密度大于吸汗层(5)的组织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汗层(4)由第一纱线(8)编织而成,所述吸汗层(5)由第二纱线(9)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8)的支数大于第二纱线(9)的支数,第一纱线(8)由单股棉纱线制成,所述第二纱线(9)由双股棉纱线加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层(5)上设有网格槽(7),所述吸汗膜(6)贴合吸汗层(5)将网格槽(7)填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3)由经线(10)与纬线浮沉交织而成,纬线包括第一纬线(11)、第二纬线(12),所述第一纬线(11)与第二纬线(12)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线(11)的热收缩率低于第二纬线(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上设有透气孔(13),并且所述透气孔(13)设有多个。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