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车式电梯井口与井道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电梯井的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城市化进展逐年提高,城市中高层建筑也越建越高。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电梯井内高处坠落事故,《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中条文4.2.2要求电梯井口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米防护门,底端距地高度不应大于50mm,并设置大于180mm挡脚板;条文4.2.3要求在电梯施工前,电梯井道内应每隔2层且不大于10m加设一道安全平网。目前电梯井口多数采用钢管防护栏或定型化防护栏;电梯井道内用钢管搭设防护平台,满铺木板或挂安全平网进行安全防护。这种做法需要作业人员进入电梯井道内搭设和拆除钢管平台、木板或安全平网,增加作业人员在电梯井道内发生物体打击或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

    经检索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025123u,公开了一种电梯井硬隔离的标准化防护装置。包括由横梁和纵梁交错固定构成的框架结构以及覆盖在该框架结构上的钢网片组成,在框架结构的左侧边缘处设有卡扣在电梯井防护层结构梁上的支撑卡槽(角钢),在框架结构的左侧边缘设有吊环,采用吊环吊运防护装置安装。但是该装置在吊运时仍需作业人员进入电梯井道安装和拆除吊钩,仍然存在作业人员在电梯井道内发生物体打击或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其次在电梯井内吊运属于盲区吊运,增加塔吊作业安全风险。

    又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502291u,公开了电梯井水平防护装置。包括用于挂设防护网的框体,所属框体上设有拉绳,通过拉绳施工人员无需进入电梯井内部作业。但是该装置在作业人员下放拉绳过程中,由于电梯井口没有围挡存在失稳跌入电梯井内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施工人员在安装电梯井安全防护中,发生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风险,同时保证电梯井口与井道安全防护安全有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推车式电梯井口与井道防护装置,可以在电梯井外侧进行安全防护安装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车式电梯井口与井道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口防护和电梯井道防护,所述电梯井口防护和电梯井道防护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口防护包括井口防护框架、钢板网、把手、缠绕器、万向轮、踢脚板和固定耳板,所述钢板网焊接在井口防护框架上,所述井口防护框架上部设置把手和缠绕器,所述井口防护框架两侧设置固定耳板,所述井口防护框架下部安装万向轮和踢脚板。所述电梯井口防护框架下端通过铰接与电梯井道固定防护框架连接,所述电梯井口防护框架上端通过缠绕器内钢丝线与电梯井道防护框架前端拉环连接;所述电梯井道防护包括井道固定防护框架、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钢板网、支腿和支座,所述钢板网焊接在井道固定防护框架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上,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通过铰接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连接,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在电梯井口处设置支座,所述支座与井道固定防护框架焊接,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端部均设置支腿,所述支腿通过铰接与井道框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框架和支座可采用方钢、角钢、槽钢或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器包括摇把、线滚、外框和钢丝线。

    进一步地,所述踢脚板通过锚栓与井口防护框架连接,锚栓可在框架侧面“7”型槽内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耳板上设有圆孔,用于安装膨胀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包括固定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和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的长度和宽度,根据电梯井道长宽选择合适长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将电梯井口防护和井道防护集成为一体,无需外部零件、安拆快,提高施工效率;(2)本实用新型装置只需在电梯井口外侧操作安装,无需进入电梯井道内,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风险,保证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生命安全。(3)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循环使用,减少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2为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缠绕器详放大示意图;

    图5为推行时踢脚板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固定时踢脚板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7为电梯井口防护与电梯井道防护连接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固定防护框架与可折叠防护框架连接放大示意图;

    图9为支腿与固定防护框架和可折叠防护框架连接放大示意图。

    图中1.井口防护框架,2.钢板网,3.把手,4.缠绕器,41.摇把,42.线滚,43.外框,44.钢丝线,5.万向轮,6.踢脚板,7.固定耳板,71.圆孔,8.锚栓,9.“7”型槽,10.铰接,11.拉环,12.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3.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4.支腿,15.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推车式电梯井口与井道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口防护和电梯井道防护,所述电梯井口防护和电梯井道防护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口防护包括井口防护框架1、钢板网2、把手3、缠绕器4、万向轮5、踢脚板6和固定耳板7;所述钢板网2焊接在井口防护框架1上,所述井口防护框架1上部设置把手3和缠绕器4,所述缠绕器4包括摇把41、线滚42、外框43和钢丝线44,所述井口防护框架1两侧设置固定耳板7,所述固定耳板7上设有圆孔71,用于安装膨胀螺栓,所述井口防护框架1下部安装万向轮5和踢脚板6,所述踢脚板6通过锚栓8与井口防护框架1连接,锚栓8可在框架侧面“7”型槽9内上下滑动,所述电梯井口防护框架1下端通过铰接10与电梯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连接,所述铰接10包括固定连接板101、转动连接板102和转轴103,所述电梯井口防护框架1上端通过缠绕器4内钢丝线44与电梯井道防护框架前端拉环11连接。所述电梯井道防护包括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钢板网2、拉环11、支腿14和支座15;所述钢板网2焊接在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上,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通过铰接10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连接,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在电梯井口处设置支座15,所述支座15与井道固定防护框架焊接,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端部均设有拉环11和支腿14,所述支腿14通过铰接10与井道框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第一步,先将踢脚板6内置锚栓8滑动到“7”型槽9的上部卡点(如图5所示);第二步,手握把手3将防护装置推行到电梯井口处,用膨胀螺栓通过固定耳板7上的圆孔71将井口防护框架1固定在混凝土墙上(如图1所示);第三步,将踢脚板6内置锚栓8滑动到“7”型槽9的下部卡点(如图6所示);第四步,通过摇转缠绕器4的摇把41,将钢丝线44放长使得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慢慢下放到电梯井道内,支座15卡在电梯井口混凝土处,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的支腿14支设在电梯井道内混凝土墙上;第五步,打开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将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的支腿14支设在电梯井道内混凝土墙上,完成全部安装过程,形成井口和井道安全防护。

    本实用新型拆除时,第一步,通过摇转缠绕器4的摇把41将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折叠起来;第二步,通过摇转缠绕器4的摇把41将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拉升起来固定;第三步,将踢脚板6内置锚栓8滑动到“7”型槽9的上部卡点(如图5所示);第四步,拆除固定耳板7圆孔71上的膨胀螺栓,即可将防护装置推走。

    防护装置工作原理:1、井口防护框架1通过固定耳板7的圆孔71和膨胀螺栓固定,形成稳固防护,通过设计计算选择井口防护框架1的材质、规格和型号,使防护框架任何部位均能承受任何方向1kn的外力作用。2、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通过支座15和支腿14两处支点,形成简支梁模型;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通过支腿14和铰接10两处支点,形成简支梁模型;通过设计计算选择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支座15和钢板网2的材质、规格和型号,使其能承受不小于1kn的集中荷载和不小于2kn/m2的均布荷载。


    技术特征:

    1.一种推车式电梯井口与井道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口防护和电梯井道防护,所述电梯井口防护和电梯井道防护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口防护包括井口防护框架(1)、钢板网(2)、把手(3)、缠绕器(4)、万向轮(5)、踢脚板(6)和固定耳板(7),所述钢板网(2)焊接在井口防护框架(1)上,所述井口防护框架(1)上部设置把手(3)和缠绕器(4),所述井口防护框架(1)两侧设置固定耳板(7),所述固定耳板(7)上设有圆孔(71),用于安装膨胀螺栓,所述井口防护框架(1)下部安装万向轮(5)和踢脚板(6),所述电梯井口防护框架(1)下端通过铰接(10)与电梯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连接,所述电梯井口防护框架(1)上端通过缠绕器(4)内钢丝线(44)与电梯井道防护框架前端拉环(11)连接;所述电梯井道防护包括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钢板网(2)、拉环(11)、支腿(14)和支座(15),所述钢板网(2)焊接在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上,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通过铰接(10)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连接,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在电梯井口处设置支座(15),所述支座(15)与井道固定防护框架焊接,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端部均设有拉环(11)和支腿(14),所述支腿(14)通过铰接(10)与井道框架连接;所述铰接(10)包括固定连接板(101)、转动连接板(102)和转轴(103);所述井道固定防护框架(12)和井道可折叠防护框架(13)的长度和宽度,根据电梯井道长宽选择合适长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式电梯井口与井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器(4)包括摇把(41)、线滚(42)、外框(43)和钢丝线(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式电梯井口与井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板(6)通过锚栓(8)与井口防护框架(1)连接,锚栓(8)可在框架侧面“7”型槽(9)内上下滑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推车式电梯井口与井道防护装置涉及电梯井防护技术领域。为了避免施工人员在安装电梯井安全防护中,发生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风险,同时保证电梯井口与井道安全防护安全有效,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梯井外侧进行安全防护安装作业。一种推车式电梯井口与井道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口防护和电梯井道防护,所述电梯井口防护和电梯井道防护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电梯井口防护和井道防护集成为一体,无需外部零件、安拆快,提高施工效率;只需在电梯井口外侧操作安装,无需进入电梯井道内,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风险,保证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生命安全;装置可循环使用,减少工程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龙其生;颜传富;廖人兴;庞树玉;张春雨;李荟;孙文;韩军;张震;林湄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4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