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3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在现在地下工程、屋面工程中经常用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系统进行防水处理,此系统因为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的不固化、蠕变的特性,可以大大减少因防水层破坏而造成的渗漏现象,也可大大避免项目因渗漏而出现的窜水现象。但是在系统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在现场刮涂或喷涂时不易控制厚度,极易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降低防水层的防水效果。

    2、由于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不固化、蠕变的特性,在现场施工时,容易被挤走,防水层的防水性能会变差。

    3、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二次加热,一则造成了资源的二次浪费和工期的延长,造成了项目的成本增加,二则在施工时容易造成烫伤现象,增加了项目的安全隐患,三则会产生大量烟雾,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目的在于解决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在施工过程中不易控制、厚薄不均匀、容易被挤走导致防水性能差以及二次加热时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本体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由pet膜层、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聚酯胎胎基层、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非固化涂层和防粘隔离膜层复合而成;所述非固化涂层内嵌有橡胶微颗粒,且所述橡胶微颗粒的直径与所述非固化涂层的厚度比为1:1。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非固化涂层厚度为1-2mm。

    2、上述方案中,所述橡胶微颗粒的直径为1-2mm。

    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的厚度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的厚度比为1:1;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和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之间设有聚酯胎胎基,该聚酯胎胎基起到增强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和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的韧性、抗拉、抗弯曲的性能,当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的厚度和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的厚度相同时,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厂车间将所述pet膜层、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聚酯胎胎基层、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非固化涂层和防粘隔离膜层复合成一体,可以精确的控制非固化涂层的厚度,避免了现场刮涂或喷涂时厚度不均的问题,且因不需要二次加热,也避免了工作人员被烫伤的安全问题以及产生烟雾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非固化涂层中设有橡胶微颗粒,该橡胶微颗粒的直径与所述非固化涂层的厚度比为1:1,该橡胶微颗粒支撑起具有不固化和蠕变特性的非固化涂层,防止非固化涂层在运输以及施工过程中被挤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卷材的截面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pet膜层;2、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3、聚酯胎胎基层;4、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5、非固化涂层;51、橡胶微颗粒;6、防粘隔离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本体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由pet膜层1、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2、聚酯胎胎基层3、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4、非固化涂层5和防粘隔离膜层6复合而成。

    所述pet膜层1为pet膜或者pe膜,该pet膜层1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防止防水卷材被晒坏、踩坏或者压坏。

    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2和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4起到防水的作用,双层防水层结构使得防水效果更好,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2和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4均为以沥青为主原料制成的片材;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2的厚度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4的厚度比为1:1;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2和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4之间设有聚酯胎胎基3,该聚酯胎胎基3起到增强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2和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4的韧性、抗拉、抗弯曲的性能,当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2的厚度和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4的厚度相同时,效果最佳。

    所述非固化涂层5内嵌有橡胶微颗粒51,该橡胶微颗粒51是由胶粉为主原料制成的橡胶颗粒,所述橡胶微颗粒51呈阵列方式布置,且所述橡胶微颗粒51的直径与所述非固化涂层5的厚度比为1:1,所述橡胶微颗粒51支撑起具有不固化和蠕变特性的非固化涂层5,防止非固化涂层5在运输以及施工过程中被挤走,具体的,所述非固化涂层5厚度为1-2mm,所述橡胶微颗粒51的直径为1-2mm。

    所述防粘隔离膜层6包括pe材质层以及硅油层,所述硅油层设于所述pe材质层的上面;设有硅油层的所述防粘隔离膜层6,使用时,剥离效果更好,并起到保护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本体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由pet膜层(1)、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2)、聚酯胎胎基层(3)、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4)、非固化涂层(5)和防粘隔离膜层复合而成(6);所述非固化涂层(5)内嵌有橡胶微颗粒(51),且所述橡胶微颗粒(51)的直径与所述非固化涂层(5)的厚度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化涂层(5)厚度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微颗粒(51)的直径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2)的厚度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4)的厚度比为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BS改性沥青复合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本体沿厚度方向自上而下依次由PET膜层、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聚酯胎胎基层、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非固化涂层和防粘隔离膜层复合而成;所述非固化涂层内嵌有橡胶微颗粒,该橡胶微颗粒呈阵列方式布置,且所述橡胶微颗粒的直径与所述非固化涂层的厚度比为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PET膜层、第一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聚酯胎胎基层、第二SBS改性沥青浸渍材料层、非固化涂层和防粘隔离膜层复合成一体,可以精确的控制非固化涂层的厚度,且因不需要二次加热,避免工作人员被烫伤的安全问题和产生烟雾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谈小青;蔡锡芝;朱建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莱德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3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