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城市化建设运营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其中,由于土地存在供给的绝对刚性,使得土地资源紧缺成为都市在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高效地开发利用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资源,成为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约土地资源的有效的途径之一,大量的既有建筑因为历史的原因,缺乏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对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的开发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一般增设的地下室通过钻孔预埋型钢以支撑既有建筑物,再开挖建筑物下方的土方建造地下室,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梁柱、墙体和楼板,通过钢筋混凝土梁柱对建筑物提供支撑。其钢筋混凝土梁柱和楼板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弱,地震作用下,节点容易受损,节点的破坏会导致整个钢筋混凝土梁柱失去承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对连接节点进行加固,提升其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包括钢筋梁柱、墙体、楼板和底板,所述钢筋梁柱的两端分别和楼板、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墙体固定在底板的四周,所述楼板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钢筋梁柱靠近楼板的端部设有型钢,所述型钢包括水平钢材和竖直钢材,所述水平钢材和竖直钢材固定连接,水平钢材背离竖直钢材的表面和楼板抵接,所述竖直钢材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钢筋梁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钢筋梁柱的端部设置型钢,对连接节点进行加固,发生地震时,水平钢材可以对楼板进行支撑,增大支撑面积,减少钢筋梁柱和墙体连接的节点发生断裂的情况,进而提升其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梁柱靠近楼板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钢筋梁柱,所述竖直钢材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杆和螺杆上螺纹连接的螺帽,所述螺杆穿过安装孔和通孔,通过旋紧螺帽将竖直钢材固定在钢筋梁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紧螺母,使得竖直钢材被夹紧固定在钢筋梁柱,同时螺杆穿过安装孔,可以对竖直钢材提供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梁柱靠近楼板的端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竖直钢材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和安装槽配合卡接,所述安装孔位于安装槽内,所述通孔贯穿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和安装槽配合卡接,可以对竖直钢材和钢筋梁柱之间提供预定位,方便竖直钢材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梁柱的周面和楼板的底面间隔粘有碳纤维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布抗拉强度高,重量轻,耐久性好,可阻抗化学腐蚀和恶劣环境、气候变化的破坏,能大幅度提高钢筋梁柱和楼板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位于相邻碳纤维布之间的间隙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位于安装槽内,螺杆从安装孔中穿过,安装时,不会破会碳纤维布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钢上设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一侧和水平钢材固定连接,另一侧和竖直钢材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型钢的结构强度,增大钢筋梁柱和墙体连接节点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的外侧面设有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防止水渗入地下室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旋紧螺母,使得竖直钢材被夹紧固定在钢筋梁柱,同时螺杆穿过安装孔,可以对竖直钢材提供支撑力,水平钢材可以对楼板进行支撑,增大支撑面积,碳纤维布能大幅度提高钢筋梁柱和楼板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能。
2.防水层能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防止水渗入地下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钢筋梁柱;11、安装槽;12、安装孔;2、墙体;3、楼板;4、底板;5、防水层;6、型钢;61、水平钢材;62、竖直钢材;63、加强筋板;64、凸块;65、通孔;7、固定件;71、螺杆;72、螺帽;8、碳纤维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包括钢筋梁柱1、墙体2、楼板3和底板4,钢筋梁柱1的两端分别和楼板3、底板4固定连接,墙体2固定在底板4的四周,楼板3和墙体2固定连接。墙体2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水层5,防水层5具体为sbs沥青防水卷材层,sbs沥青防水卷材层的厚度为20mm。
钢筋梁柱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钢筋梁柱1靠近楼板3的端部设置有型钢6,型钢6呈l型,每根钢筋梁柱1有两块型钢6,型钢6的宽度和钢筋梁柱1的宽度相等。每块型钢6包括水平钢材61和竖直钢材62,水平钢材61和竖直钢材62垂直固定连接,水平钢材61背离竖直钢材62的表面和楼板3抵接,竖直钢材62通过固定件7固定在钢筋梁柱1上。型钢6上设置有加强筋板63,加强筋板63呈三角板状,加强筋板63的一侧和水平钢材61固定连接,另一侧和竖直钢材62固定连接。
钢筋梁柱1靠近楼板3端部的两侧上设置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和楼板3平行设置,竖直钢材62靠近钢筋梁柱1的侧面设置有凸块64,凸块64和安装槽11配合卡接。安装槽11内设置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有两个,两个安装孔12对称设置在安装槽11内,安装孔12贯穿连通两道安装槽11。凸块64对应安装孔12的位置上设置有通孔65,每个凸块64上有两个通孔65,通孔65贯穿凸块64和竖直钢材62。凸块64和安装槽11配合卡接,可以对竖直钢材62和钢筋梁柱1之间提供预定位,方便竖直钢材62的安装。
固定件7包括螺杆71和螺杆71上螺纹连接的螺帽72,螺杆71的长度大于钢筋梁柱1和两块竖直钢材62宽度的总和,螺杆71穿过安装孔12和通孔65,通过旋紧螺帽72将竖直钢材62固定在钢筋梁柱1上。
钢筋梁柱1的周面和楼板3的底面间隔粘有碳纤维布8,碳纤维布8通过碳纤维底胶粘贴在钢筋梁柱1和楼板3上,相邻碳纤维布8的间隙宽度大于安装槽11的宽度,安装槽11位于靠近楼板3的碳纤维布8的间隙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钢筋梁柱1的周面和楼板3的底面间隔粘有碳纤维布8,碳纤维布8抗拉强度高,重量轻,能大幅度提高钢筋梁柱1和楼板3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竖直钢材62通过螺杆71固定在钢筋梁柱1上,水平钢材61可以对楼板3进行支撑,增大支撑面积,地震时,减少钢筋梁柱1和墙体2连接的节点发生断裂的情况,进而提升其抗震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包括钢筋梁柱(1)、墙体(2)、楼板(3)和底板(4),所述钢筋梁柱(1)的两端分别和楼板(3)、底板(4)固定连接,所述墙体(2)固定在底板(4)的四周,所述楼板(3)和墙体(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梁柱(1)靠近楼板(3)的端部设有型钢(6),所述型钢(6)包括水平钢材(61)和竖直钢材(62),所述水平钢材(61)和竖直钢材(62)固定连接,水平钢材(61)背离竖直钢材(62)的表面和楼板(3)抵接,所述竖直钢材(62)通过固定件(7)固定在钢筋梁柱(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梁柱(1)靠近楼板(3)的端部设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贯穿钢筋梁柱(1),所述竖直钢材(62)上设有通孔(65),所述固定件(7)包括螺杆(71)和螺杆(71)上螺纹连接的螺帽(72),所述螺杆(71)穿过安装孔(12)和通孔(65),通过旋紧螺帽(72)将竖直钢材(62)固定在钢筋梁柱(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梁柱(1)靠近楼板(3)的端部上设有安装槽(11),所述竖直钢材(62)上设有凸块(64),所述凸块(64)和安装槽(11)配合卡接,所述安装孔(12)位于安装槽(11)内,所述通孔(65)贯穿凸块(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梁柱(1)的周面和楼板(3)的底面间隔粘有碳纤维布(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位于相邻碳纤维布(8)之间的间隙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6)上设有加强筋板(63),所述加强筋板(63)的一侧和水平钢材(61)固定连接,另一侧和竖直钢材(6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桩基础建筑增设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的外侧面设有防水层(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