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200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船舶的结构设计上,根据船级社的规范要求,大型船舶的水密舱壁的加强筋端部禁止削斜,应与外板上的结构连接,但是由于船舶舭部区域的外板型线变化大,外板上无法布置纵骨,所以水密舱壁的加强筋无法与相应结构有效连接,那么当水密舱壁上的加强筋顶住外板后,外板上会出现硬点,对船体结构不利,故需要设计一种布置在加强筋端部的结构,作为间断结构的缓冲。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包括外板、水密舱壁、连接肘板、肋骨,所述外板上设置有舷侧纵骨和底部纵骨,舷侧纵骨和底部纵骨之间设置有肋骨,所述水密舱壁的含有构架面的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垂向加强筋,每个垂向加强筋的端部均连接有一个连接肘板,所述连接肘板垂直设置在外板上且其另一端部与外板上的肋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肘板为直角梯形板,连接肘板的斜边沿朝着肋骨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连接肘板的长度等于一个肋距,连接肘板的厚度与加强筋的厚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肋骨与水密舱壁相平行,肋骨的两端部抵靠在舷侧纵骨和底部纵骨上。

    优选地,所述肋骨与舷侧纵骨和底部纵骨相接触的端面为削斜面。

    优选地,所述肋骨形状与外板线型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肋骨为t型材或球扁钢。

    优选地,所述舷侧纵骨和底部纵骨均为t型材或球扁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施工,通过在垂向加强筋的端部设置连接肘板,使连接肘板与外板上的肋骨相连接,使舷侧纵骨、底部纵骨、肋骨、连接肘板和垂向加强筋共同构成一个框架式结构,用以承受水密舱壁上垂向加强筋传递过来的力,避免垂向加强筋端部硬点的产生,起到缓冲的作用,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b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为水密舱壁,2为垂向加强筋,3为外板,4为舷侧纵骨,5为底部纵骨,6为连接肘板,7为肋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一种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包括外板3、水密舱壁1、连接肘板6和肋骨7。

    具体地,所述外板3上设置有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之间设置有肋骨7。本实施例中,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均可采用t型材或球扁钢。

    水密舱壁1在船体舭部区域起到分隔两个功能不同的舱室的作用,为一定厚度的钢板,水密舱壁上不可以有连通两个舱室的开孔和管路。

    所述水密舱壁1的含有构架面的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垂向加强筋2,垂向加强筋根据船级社的规范要求,端部不削斜,垂向加强筋2可选用扁铁或球扁钢。

    每个垂向加强筋2的端部均连接有一个连接肘板6,所述连接肘板6垂直设置在外板3上且其另一端部与外板上的肋骨7相连接。所述肋骨7与水密舱壁1相平行,肋骨7布置在一个整数肋位上,肋骨7的两端部抵靠在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上。肋骨7与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相接触的端面为削斜面,便于力的传递。舷侧纵骨4、底部纵骨5、肋骨7、连接肘板6和垂向加强筋2共同构成一个框架式结构,用以承受水密舱壁上垂向加强筋传递过来的力,避免产生结构硬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肘板6为直角梯形板,连接肘板6的斜边沿朝着肋骨7的方向倾斜,连接肘板6的长度等于一个肋距,连接肘板6的厚度与垂向加强筋2的厚度相等。所述肋骨7形状与外板3线型相匹配,肋骨7为t型材或球扁钢,肋骨7的高度比连接肘板6与肋骨7相焊接的一端的高度略高一些。

    本申请通过在垂向加强筋2端部设置连接肘板6,使连接肘板6与外板上的肋骨7相连接,当垂向加强筋2顶住外板3后,应力通过连接肘板6传递出去,避免水密舱壁上垂向加强筋2端部硬点的产生,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3)、水密舱壁(1)、连接肘板(6)、肋骨(7),所述外板(3)上设置有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之间设置有肋骨(7),所述水密舱壁(1)的含有构架面的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垂向加强筋(2),每个垂向加强筋的端部均连接有一个连接肘板(6),所述连接肘板(6)垂直设置在外板(3)上且其另一端部与外板上的肋骨(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肘板(6)为直角梯形板,连接肘板(6)的斜边沿朝着肋骨(7)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肘板(6)的长度等于一个肋距,连接肘板(6)的厚度与垂向加强筋(2)的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骨(7)与水密舱壁(1)相平行,肋骨(7)的两端部抵靠在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骨(7)与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相接触的端面为削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骨(7)形状与外板(3)线型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骨(7)为t型材或球扁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舷侧纵骨(4)和底部纵骨(5)均为t型材或球扁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包括外板、水密舱壁、连接肘板、肋骨,所述外板上设置有舷侧纵骨和底部纵骨,舷侧纵骨和底部纵骨之间设置有肋骨,所述水密舱壁的含有构架面的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垂向加强筋,每个垂向加强筋的端部均连接有一个连接肘板,所述连接肘板垂直设置在外板上且其另一端部与外板上的肋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舷侧纵骨、底部纵骨、肋骨、连接肘板和垂向加强筋共同构成一个框架式结构,用以承受水密舱壁上垂向加强筋传递过来的力,避免垂向加强筋端部硬点的产生,起到缓冲的作用,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技术研发人员:郝黎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瀚涛软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