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浇注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主要采用木模板、钢模板等各类模板进行组模后成型,为了保证成型后的质量,需对组模后的模板进行支撑。
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钢制材料的模板支撑装置,如支撑架等,只是此类装置的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且高度往往不容易调节,无法满足对不同高度和尺寸的模板的支撑。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高度可调,适应性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高度调节组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的若干底脚,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粗调组件和精调组件,所述粗调组件包括与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的竖直套管,所述竖直套管套设有立杆,所述竖直套管和所述立杆上均设置有若干销孔,所述精调组件包括与所述立杆顶部固定连接的支板,所述支板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竖轴,所述竖轴上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和第一齿轮,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立管的顶部,所述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板的顶部,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处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立管相套设的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脚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方向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夹块,两个所述夹块均通过滚珠丝杆螺母副连接第二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仅支撑高度可调节,而且通过调整两夹块之间的距离可对不同尺寸的模板进行定位夹持,适应性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
1、底板;2、支撑板;3、底脚;4、竖直套管;5、立杆;6、销孔;7、支板;8、竖轴;9、蜗轮;10、蜗杆;11、第二齿轮;12、立管;13、螺杆;14、夹块;15、第二把手;16、第一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高度调节组件和支撑板2,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下方的若干底脚3,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粗调组件和精调组件,所述粗调组件包括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的竖直套管4,所述竖直套管4套设有立杆5,所述竖直套管4和所述立杆5上均设置有若干销孔6,所述精调组件包括与所述立杆5顶部固定连接的支板7,所述支板7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竖轴8,所述竖轴8上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9和第一齿轮16,所述蜗轮9啮合连接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齿轮16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可转动地设置在立管12的顶部,所述立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板7的顶部,所述第二齿轮11的中心处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立管12相套设的螺杆13,所述螺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脚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底板1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方向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夹块14,两个所述夹块14均通过滚珠丝杆螺母副连接第二把手15。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支撑板2用于支撑模板,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相互趋近或远离的夹块14,夹块14通过滚珠丝杆螺母副连接第二把手15,当转动第二把手15时可对两夹块14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通过夹块14可实现对模板的夹持,防止发生因模板与支撑板2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导致的模板脱落情况。
精调组件用于对支撑板2的高度进行精调,精调组件的支板7通过轴承连接竖轴8,为保证竖轴8的稳定性,支板7上还设置了相应的支架对竖轴8进行支撑,竖轴8上具有蜗轮9和第一齿轮16,蜗轮9与竖轴8键连接,第一齿轮16与竖轴8键连接,蜗轮9和第一齿轮16均可通过轴用挡圈固定在竖轴8上,防止蜗轮9和第一齿轮16沿竖轴8上下窜动。蜗轮9配合连接有蜗杆10,蜗杆10与支架之间以及支架与竖轴8之间均设置有相应的轴承。蜗杆10连接有第一把手,蜗杆10与蜗轮9具有自锁功能,即蜗杆10可以轻易转动蜗轮9,但蜗轮9无法转动蜗杆10。当蜗杆10带动蜗轮9转动时,蜗轮9通过竖轴8带动第一齿轮16转动,第一齿轮16带动与其配合的多个第二齿轮11同步转动,第二齿轮11转动时会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13轴向移动,进而通过螺杆13带动支撑板2升降。支板7上具有套设在螺杆13外部的立管12,立管12可通过转盘轴承实现对第二齿轮11的旋转支撑。
粗调组件用于对支撑板2的高度进行粗调,粗调组件包括竖直套管4和立杆5,竖直套管4套设在立杆5外部,竖直套管4与立杆5上均具有销孔6,当调整好支撑板2的高度后将立杆5上的销孔6与竖直套管4上的销孔6对齐,并插入销轴即可实现立杆5与竖直套管4之间的固定。
支撑座包括底板1以及多个底脚3,底脚3通过螺栓与底板1螺纹连接,旋转底脚3可对底脚3与底板1之间的竖直距离进行调节,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凹凸不平的工地上也可以保证支撑板2的水平。底脚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具体使用时,首先调整底脚3使支撑板2水平,然后通过粗调组件调整支撑板2的高度,并使立杆5上的销孔6与竖直套管4上的销孔6对齐后插入销轴,然后旋转第一把手,第一把手通过蜗杆10带动蜗轮9转动,蜗轮9通过竖轴8带动第一齿轮16转动,第一齿轮16带动多个第二齿轮11同步转动,第二齿轮11转动时会带动与支撑板2连接的螺杆13竖向移动,进而实现支撑板2在高度上的微调,此时模板被支撑板2支撑,最后旋转第二把手15,使两夹块14相互趋近并夹持住模板即可。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将不仅支撑高度可调节,而且通过调整两夹块之间的距离可对不同尺寸的模板进行定位夹持,适应性更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高度调节组件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下方的若干底脚(3),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粗调组件和精调组件,所述粗调组件包括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的竖直套管(4),所述竖直套管(4)套设有立杆(5),所述竖直套管(4)和所述立杆(5)上均设置有若干销孔(6),所述精调组件包括与所述立杆(5)顶部固定连接的支板(7),所述支板(7)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竖轴(8),所述竖轴(8)上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9)和第一齿轮(16),所述蜗轮(9)啮合连接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齿轮(16)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可转动地设置在立管(12)的顶部,所述立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板(7)的顶部,所述第二齿轮(11)的中心处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立管(12)相套设的螺杆(13),所述螺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底板(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方向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夹块(14),两个所述夹块(14)均通过滚珠丝杆螺母副连接第二把手(1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