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71


    本实用新型涉及梯笼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



    背景技术:

    梯笼主要用于桥梁高墩、深基坑地铁施工及墩柱施工上下行人,也可用于建筑物基坑施工期间安全人行通道,安全便捷,梯笼由多个梯架组成,可拆卸运输,并且根据基坑的深度,可以自由的选择梯架的组成个数进行组装,能满足不同的施工现场的需求。

    但是梯笼在安装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梯笼联结节点的紧固性,为了保证梯笼可拆卸,方便运输和重复利用,通常是避免直接将梯笼固定在连接件上,而是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因此提高联结节点的防松脱和避免滑落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包括:

    用于支撑基坑的第一道砼支撑和顶圈梁;

    用于上下通行的梯笼;

    作为梯笼悬挂构件的工字钢;

    所述梯笼通过梯笼挂钩安装在工字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道砼支撑上设有对于工字钢具有限位作用的膨胀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梯笼挂钩为厚钢板,所述梯笼挂钩与梯笼上的梯笼角铁通过双面满焊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梯笼挂钩的长度与工字钢的宽度相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梯笼包括出口节,所述出口节为从下至上的第一节;

    标准节;

    入口节,所述入口节为从上至下的第一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口节和入口节均通过梯笼挂钩与工字钢相连,所述出口节与标准节、标准节与入口节之间通过螺孔和螺栓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通过在第一道砼支撑的两侧各打入膨胀螺丝,能够卡住工字钢,用于限制工字钢位移,保证了在工字钢上安装梯笼时的稳定性,还能在上下通行时防止不稳,避免造成滑倒跌落;

    2.通过将厚钢板经过双面满焊的方式焊接在梯笼角铁上,保证了梯笼挂钩在梯笼上的稳定性,再通过梯笼钩挂在工字钢上,保证了稳定性,防止松脱滑落;3、在安装梯笼的过程中,首先安装出口节,再通过吊机吊装标准节,通过螺栓和螺孔的配合,紧固所有的螺栓,完成标准节的安装,最后通过吊机吊装入口节,通过梯笼挂钩将入口节挂在工字钢上,即可完成梯笼的安装,分别通过梯笼挂钩以及螺栓螺孔的配合,完成梯笼的安装,保证了梯笼各部件之间的稳定性,防止松脱滑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中梯笼挂钩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道砼支撑,2-顶圈梁,3-工字钢,4-梯笼,5-梯笼挂钩,6-膨胀螺丝,7-梯笼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基坑的第一道砼支撑1和顶圈梁2;用于上下通行的梯笼4;作为梯笼4悬挂构件的工字钢3;所述梯笼4通过梯笼挂钩5安装在工字钢3上。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内会同步喷射混凝土、架设钢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施工人员上下通行方便,需要在基坑内安装梯笼4,通过该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能够使得梯笼4安全可靠,从而保障施工人员上下通行时的安全。

    具体的,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上设有对于工字钢3具有限位作用的膨胀螺丝。

    在将工字钢3放置在第一道砼支撑1的指定位置上,并在第一道砼支撑1的两侧各打入膨胀螺丝,能够卡住工字钢3,用于限制工字钢3位移,保证了在工字钢3上安装梯笼4时的稳定性,还能在上下通行时防止不稳,避免造成滑倒跌落。

    如图2所示,所述梯笼挂钩5为厚钢板,所述梯笼挂钩5与梯笼4上的梯笼角铁7通过双面满焊的方式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梯笼挂钩5的长度与工字钢3的宽度相吻合。

    通过双面满焊保证了梯笼挂钩5在梯笼4上的稳定性,再通过梯笼4钩挂在工字钢3上,保证了稳定性,防止松脱滑落。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梯笼4包括出口节,所述出口节为从下至上的第一节;标准节;入口节,所述入口节为从上至下的第一节。

    具体的,所述出口节和入口节均通过梯笼挂钩5与工字钢3相连,所述出口节与标准节、标准节与入口节之间通过螺孔和螺栓配合连接。

    在安装梯笼4的过程中,首先安装出口节,再通过吊机吊装标准节,通过螺栓和螺孔的配合,紧固所有的螺栓,完成标准节的安装,最后通过吊机吊装入口节,通过梯笼挂钩5将入口节挂在工字钢3上,即可完成梯笼4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支撑基坑的第一道砼支撑(1)和顶圈梁(2);

    用于上下通行的梯笼(4);

    作为梯笼(4)悬挂构件的工字钢(3);

    所述梯笼(4)通过梯笼挂钩(5)安装在工字钢(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上设有对于工字钢(3)具有限位作用的膨胀螺丝(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笼挂钩(5)为厚钢板,所述梯笼挂钩(5)与梯笼(4)上的梯笼角铁(7)通过双面满焊的方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笼挂钩(5)的长度与工字钢(3)的宽度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笼(4)包括出口节,所述出口节为从下至上的第一节;

    标准节;

    入口节,所述入口节为从上至下的第一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节和入口节均通过梯笼挂钩(5)与工字钢(3)相连,所述出口节与标准节、标准节与入口节之间通过螺孔和螺栓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梯笼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梯笼联结节点防松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基坑的第一道砼支撑和顶圈梁;用于上下通行的梯笼;作为梯笼悬挂构件的工字钢;所述梯笼通过梯笼挂钩安装在工字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道砼支撑的两侧各打入膨胀螺丝,用于限制工字钢位移,保证了在工字钢上安装梯笼时的稳定性,还能在上下通行时防止不稳,避免造成滑倒跌落;通过将厚钢板经过双面满焊的方式焊接在梯笼角铁上,保证了梯笼挂钩在梯笼上的稳定性,再通过梯笼钩挂在工字钢上,保证了稳定性,在安装梯笼的过程中,分别通过梯笼挂钩以及螺栓螺孔的配合,完成梯笼的安装,保证了梯笼各部件之间的稳定性,防止松脱滑落。

    技术研发人员:刘腾;扈延清;陈浩;张迎伟;苏芹照;洪传龙;陈忠忠;杨瑾;白川江;冯超;王志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3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