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4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固体废弃物产量日益增加,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目标是实现固体废弃物减容化、减量化、资源化、能源化以及无害化处理。目前国际和国内采用的固体废弃物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以及焚烧等3种方法。其中固体废弃物焚烧能更好的达到固体废弃物处理得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治理的目标。并且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得采用。

    但是,在对固体废弃物放入水泥窑进行焚烧处理之前,需要先将固体废弃物中存在的渗滤液分离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固体废弃物进行焚烧。现如今,对固体废弃物中的渗滤液的分离,主要是通过沉积的方式进行。即:将固体废弃物堆放在储坑中,渗滤液逐渐沉积到储坑的底部,然后将上层的固体废弃物转移出储坑,并进行焚烧处理。

    然而,这种分离方式有两个缺点:一、需要时间长。由于渗滤液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沉积到储坑底部,导致固体废弃物需要较长时间的处理周期。这严重影响到了固体废弃物的焚烧处理效率。二、每次只能处理上层的固体废弃物。由于采用的沉积作用分离渗滤液,储坑下层的固体废弃物仍旧浸泡在渗滤液中,导致下层的固体废弃物难以进行焚烧处理。

    此外,固液分离后,分离出的固体废物尺寸大小不一,直接放入水泥窑中焚烧时,体积小的固体废物燃烧速度快,而尺寸大的燃烧时间较长。通过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能减小其体积,但颗粒较小的固废随尺寸大的进入破碎机构,其本身不但未被破碎,同时因为占用了空间而减慢了尺寸较大的固体废物的破碎速度。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新型的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固体废弃物分离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将固体废弃物中的渗滤液分离出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一竖直布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为分离腔和收集腔,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与分离腔连通的进料漏斗;所述分离腔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向分隔板一侧倾斜布置且空隙逐渐缩小的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所述分隔板上设有三个分别与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的出料端对应的过料口,所述收集腔下部设有一能从收集腔的侧壁抽出的收集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离辊组包括多条能轴向转动且辊面与分隔板板面平行的第一分离辊,所述第二分离辊组包括多条能轴向转动且辊面与分隔板板面平行的第二分离辊,所述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分离辊之间的间距大于两条相邻的第二分离辊之间的间距,两条相邻的第二分离辊之间的间距大于过水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腔的底部水平设有多条能够轴向转动的滑动辊,所述滑动辊与收集盒的底面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盒的抽离侧的外壁上设有推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在面向收集腔一侧的板面上设有三个与过料口一一对应连接的导料板,各个所述导料板皆向收集盒一侧倾斜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各个所述导料板的延伸长度从上往下依次减小,所述收集盒的内部设有与各个导料板的落料对应的收集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腔下部的侧壁上连接有一条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腔中部的侧壁上设有一观察窗。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的优点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分离腔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向分隔板一侧倾斜布置且空隙逐渐缩小的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分隔板上设有三个分别与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的出料端对应的过料口,收集腔下部设有一能从收集腔的侧壁抽出的收集盒。通过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依次将固体废弃物中的大部分的渗滤液分离出来。分离了大部分渗滤液的固体废弃物在倾斜的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的作用下向过料口处移动。然后通过过料口,并由收集盒进行收纳。工作人员将过滤盒抽出,即可得到分离了渗滤液的固体废弃物,方便进行后续的焚烧处理。该分离箱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将固体废弃物中的渗滤液分离出来,进一步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效率。

    2、相邻的第一分离辊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的第二分离辊之间的间距,相邻的第二分离辊之间的间距大于过水孔的直径。通过这种设置,能够将固体废弃物按照从大到小的模式进行分离。同时,也避免了过于大块的固体废弃物掉落在过水孔上,堵塞过水孔,保证了固体废弃物中的渗滤液的分离效果。

    3、收集腔的底部水平设有多条能够轴向转动的滑动辊,滑动辊与收集盒的底面滑动配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装取收集盒。

    4、分隔板在面向收集腔一侧的板面上设有三个与过料口一一对应连接的导料板,各个导料板皆向收集盒一侧倾斜布置,能够引导固体废弃物掉落到收集盒中。

    5、各个导料板的延伸长度从上往下依次减小。且收集盒的内部设有与各个导料板的落料对应的收集空间。各个导料板的长度不同,能够避免固体废弃物在掉落到收集盒的过程中互相碰撞。并且,长度不同的导料板的落料点也不同,利用这一点,配合收集盒内部的与各个导料板的落料对应的收集空间,可以将固体废弃物按照其大小进行分类,方便后续对颗粒较大的废弃物进行进一步粉碎,利于提高颗粒较大的固体废物的破碎速度,从而利于进入水泥窑后快速焚烧,提高焚烧处理效率。而颗粒较小的基本无需粉碎即可进入水泥窑中焚烧,节省了进入破碎机构的步骤。

    6、分离腔下部的侧壁上连接有一条排出管,排出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排出管配合控制阀门,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分离出来的渗滤液的排出。

    7、收集腔中部的侧壁上设有一观察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判断收集盒中收集的固体废弃物的数量。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11-进料漏斗;2-分离腔;21-第一分离辊;22-第二分离辊;23-过滤板;24-排出管;241-控制阀门;3-收集腔;31-滑动辊;32-观察窗;33-收集盒;331-推拉把手;4-分隔板;41-过料口;42-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包括一箱体1。其中,箱体1内部设有一竖直布置的分隔板4。分隔板4的两侧分别为分离腔2和收集腔3。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与分离腔2连通的进料漏斗11。含有渗滤液的固体废弃物直接倒入进料漏斗11,然后进入到分离腔2进行固液分离。

    其中,分离腔2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向分隔板4一侧倾斜布置且空隙逐渐缩小的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23。分隔板4上设有三个分别与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23的出料端对应的过料口41。收集腔3下部设有一能从收集腔3的侧壁抽出的收集盒33。

    通过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23依次将固体废弃物中的大部分的渗滤液分离出来。分离了大部分渗滤液的固体废弃物在倾斜的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23的作用下向过料口41处移动。然后通过过料口41,并由收集盒33进行收纳。工作人员将过滤盒33抽出,即可得到分离了渗滤液的固体废弃物,方便进行后续的焚烧处理。该分离箱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将固体废弃物中的渗滤液分离出来,进一步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效率。

    并且,第一分离辊组包括多条能轴向转动且辊面与分隔板4板面平行的第一分离辊21。第二分离辊组包括多条能轴向转动且辊面与分隔板4板面平行的第二分离辊22。过滤板23上设有多个过水孔。两条相邻的第一分离辊2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条相邻的第二分离辊22之间的间距,两条相邻的第二分离辊22之间的间距大于过水孔的直径。

    通过这种设置,能够将固体废弃物按照从大到小的模式进行分离。同时,也避免了过于大块的固体废弃物掉落在过水孔上,堵塞过水孔,进而保证了固体废弃物中的渗滤液的分离效果。

    本实施例中,收集腔3的底部水平设有多条能够轴向转动的滑动辊31,滑动辊31与收集盒33的底面滑动配合。同时,收集盒33的抽离侧的外壁上设有推拉把手331。通过滑动滚31与收集盒33底面滑动配合,并通过推拉把手31推拉收纳盒33,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装取收集盒33的工作。

    分隔板4在面向收集腔3一侧的板面上设有三个与过料口41一一对应连接的导料板42。各个导料板42皆向收集盒33一侧倾斜布置,能够引导固体废弃物掉落到收集盒33中。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导料板42的延伸长度从上往下依次减小,且收集盒33的内部设有与各个导料板42的落料对应的收集空间。各个导料板42的长度不同,能够避免固体废弃物在掉落到收集盒33的过程中互相碰撞。并且,长度不同的导料板42的落料点也不同,利用这一点,配合收集盒33内部的与各个导料板42的落料对应的收集空间,可以将固体废弃物按照其大小进行分类,方便后续的焚烧处理。

    除此之外,分离腔2下部的侧壁上连接有一条排出管24,排出管24上设有控制阀门241。排出管24配合控制阀门241,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分离出来的渗滤液的排出。

    收集腔3中部的侧壁上设有一观察窗3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32判断收集盒33中收集的固体废弃物的数量。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一竖直布置的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的两侧分别为分离腔(2)和收集腔(3),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与分离腔(2)连通的进料漏斗(11);所述分离腔(2)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向分隔板(4)一侧倾斜布置且空隙逐渐缩小的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23),所述分隔板(4)上设有三个分别与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23)的出料端对应的过料口(41),所述收集腔(3)下部设有一能从收集腔(3)的侧壁抽出的收集盒(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辊组包括多条能轴向转动且辊面与分隔板(4)板面平行的第一分离辊(21),所述第二分离辊组包括多条能轴向转动且辊面与分隔板(4)板面平行的第二分离辊(22),所述过滤板(23)上设有多个过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特征在于,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分离辊(2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条相邻的第二分离辊(22)之间的间距,两条相邻的第二分离辊(22)之间的间距大于过水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3)的底部水平设有多条能够轴向转动的滑动辊(31),所述滑动辊(31)与收集盒(33)的底面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33)的抽离侧的外壁上设有推拉把手(3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4)在面向收集腔(3)一侧的板面上设有三个与过料口(41)一一对应连接的导料板(42),各个所述导料板(42)皆向收集盒(33)一侧倾斜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导料板(42)的延伸长度从上往下依次减小,所述收集盒(33)的内部设有与各个导料板(42)的落料一一对应的收集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2)下部的侧壁上连接有一条排出管(24),所述排出管(24)上设有控制阀门(2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3)中部的侧壁上设有一观察窗(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解决固体废弃物中的渗滤液分离困难且分离速度慢的问题。其主要结构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一竖直布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为分离腔和收集腔,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与分离腔连通的进料漏斗;分离腔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向分隔板一侧倾斜布置且空隙逐渐缩小的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分隔板上设有三个分别与第一分离辊组、第二分离辊组以及过滤板的出料端对应的过料口,收集腔下部设有一能从收集腔的侧壁抽出的收集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分离箱,其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将固体废弃物中的渗滤液分离出来。

    技术研发人员:阮建红;杨博辉;黄韵华;张明;刘无畏;李志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久远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2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