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粉尘对于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倡导节能减碳。为了维护生产环境洁净,必须及时清理被粉尘污染的场所。
除尘装置为用于对粉尘进行过滤清理的装置,目前,现有的除尘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矿山等各种工矿企业非纤维工业粉尘的除尘净化与物料的回收中。
但是,现有的除尘装置存在着过滤器容易堵塞、清尘效果不理想、净化效率低、滤袋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等弊端,严重影响了过滤器的正常、高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清尘方便,除尘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和壳体,所述除尘器包括过滤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供带有粉尘的被污染气体流入,所述出气口供经所述过滤器过滤后的洁净气体排出,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过滤器将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隔于所述过滤器的两端,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脉冲吹尘器,所述脉冲吹尘器包括储气桶、脉冲阀和气管,所述脉冲阀连通所述储气桶和气管,所述气管开设有脉冲气流出口,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形成为气流腔,所述脉冲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腔连通,经所述脉冲气流出口流出的气流作用于所述过滤器的方向与所述被污染气体作用于所述过滤器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过滤器的壁面上的振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还包括集尘斗,所述集尘斗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且所述集尘斗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集尘斗的底部开设有粉尘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斗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粉尘出口的粉尘排放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斗的内壁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集尘斗内的粉尘量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粉尘收集器,所述粉尘收集器包括收集箱和泥浆抽取机构,所述收集箱开设有与所述粉尘出口连通的粉尘入口、用于供水源进入的注水口以及泥浆出口,所述泥浆抽取机构包括泥浆管和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入口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泥浆泵的出口与所述泥浆管的入口连通,所述泥浆管的出口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收集器还包括注水机构,所述注水机构包括储水箱、注水管和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注水管的入口连通,所述注水管的出口与所述注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收集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收集箱的内腔中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杆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进风管、出风管和用于使所述壳体的内腔形成负压的引风机,所述进风管的出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风管的入口与出气口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入口与所述出风管的出口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出口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均为软管。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增设脉冲吹气装置,需去除粘附于过滤器上的粉尘时,通过开启脉冲阀,使得储气桶内的气流经脉冲气流出口流入气流腔而作用于过滤器上,从而将过滤器上的粉尘吹落,避免过滤器堵塞,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率的同时,还可提高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除尘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除尘装置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除尘器;21、过滤器;221、观察窗口;22、集尘斗;3、脉冲吹尘器;31、脉冲阀;32、气管;4、粉尘排放机构;41、门板;42、门板驱动电机;5、粉尘收集器;51、收集箱;52、搅拌杆;53、搅拌叶片;6、进风管;7、出风管;8、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2、壳体1和设于壳体1上的脉冲吹尘器3,除尘器2包括过滤器21,壳体1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壳体1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供带有粉尘的被污染气体流入,出气口供经过滤器21过滤后的洁净气体排出,过滤器21设于壳体1的内腔,形成被污染气体过滤层,而且该过滤器21将进气口和出气口分隔于过滤器21的两端,使得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过滤器21的两端,脉冲吹尘器3包括储气桶、脉冲阀31和气管32,脉冲阀31连通储气桶和气管32,气管32开设有脉冲气流出口,壳体1的内腔靠近出气口的一端形成为气流腔,脉冲气流出口与气流腔连通,经脉冲气流出口流出的气流作用于过滤器21的方向与被污染气体作用于过滤器21的方向相反,以对流的方式作用于过滤器21,可有效提高过滤器21的去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装置,通过增设脉冲吹气装置,需去除粘附于过滤器21上的粉尘时,通过开启脉冲阀31,使得储气桶内的气流经脉冲气流出口流入气流腔而作用于过滤器21上,从而将过滤器21上的粉尘吹落,避免过滤器21堵塞,提高过滤器21的过滤效率的同时,还可提高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21可以为过滤袋或者过滤板,在本实施例当中,过滤器21优选为过滤袋,该过滤袋可以为无纺布滤袋或织物滤袋。
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安装过滤器21,除尘器2还包括支撑板,该支撑板用于支撑过滤器21,而壳体1的内腔可设有安装板,支撑板与该安装板固定连接,以将过滤器21稳固地安装于壳体1的内腔。过滤器21的数量、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壳体1大小、过滤器21大小以及被污染气体选定。
其中,脉冲阀31为膜片阀,膜片阀属于现有技术,带有空气进出口,提供脉冲力。
较佳地,除尘装置还包括设于过滤器21的壁面上的振动器,可以敲击或者振打过滤器21,从而更有利于过滤器21上的粉尘脱落,提高过滤器21的过滤效率。
较佳地,除尘器2还包括集尘斗22,集尘斗22的顶部与壳体1的底部连接,且集尘斗22与壳体1的内腔连通,集尘斗22的底部开设有粉尘出口。
具体地,集尘斗22可以为四棱台结构,上下底面为相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侧面为等腰梯形,根据安装状态,集尘斗22的上底面与壳体1下底面一致;为了落灰顺畅,不积料,四棱台的侧棱与上底面的夹角为55~85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壳体1、集尘斗22都为空心结构,根据实际安装位,集尘斗22安装于壳体1下方,集尘斗22顶面大小与壳体1底面大小一致,都为开口结构,从而壳体1的内腔与集尘斗22内部连通;由此,壳体1内部安装的过滤器21抖落的粉尘可以全部直接下落至集尘斗22,不存在落灰死角,再经过集尘斗22下方的粉尘出口收集排除。
较佳地,集尘斗22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粉尘出口的粉尘排放机构4,该粉尘排放机构4可以为设于粉尘出口的卸料阀,也可以为具体包括打开或关闭粉尘出口的门板41以及与门板41传动连接的门板驱动电机42,通过门板驱动电机42驱动门板41的打开或关闭,从而使粉尘出口打开或关闭。较佳地,该集尘斗22的外部设有便于观察集尘斗22的粉尘量的观察窗口221。
进一步地,集尘斗22的内壁设有用于检测集尘斗22内的粉尘量的传感器,当集尘斗22内的粉尘量达到设定量时,粉尘排放机构4受控打开,从而使集尘斗22内的粉尘排出。
进一步地,除尘装置还包括粉尘收集器5,粉尘收集器5包括收集箱51和泥浆抽取机构,收集箱51开设有与粉尘出口连通的粉尘入口、用于供水源进入的注水口以及泥浆出口,泥浆抽取机构包括泥浆管和泥浆泵,泥浆泵的入口与收集箱51的内腔连通,泥浆泵的出口与泥浆管的入口连通,泥浆管的出口与外界连通。当集尘斗22的粉尘沿粉尘出口排入收集箱51后,粉尘与收集箱51内的水混合在一起后形成泥浆,然后经泥浆抽取机构排出外界,避免了粉尘的二次污染。
具体地,粉尘收集器5还包括注水机构,注水机构包括储水箱、注水管和水泵,水泵的入口与储水箱连通,水泵的出口与注水管的入口连通,注水管的出口与注水口连通。
为使粉尘与水充分混合,粉尘收集器5还包括设于收集箱51的内腔中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杆52和搅拌叶片53,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杆52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搅拌杆52的第二端与搅拌叶片53连接,如此,通过驱动电机,即可带动搅拌叶片53进行搅拌,从而保证粉尘与水充分混合,利于泥浆的顺畅排出。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除尘装置还包括进风管6、出风管7和用于使壳体1的内腔形成负压的引风机8,进风管6的出口与进气口连通,出风管7的入口与出气口连通,引风机8的入口与出风管7的出口连通,引风机8的出口与外界连通。可以理解的是,进风管6和出风管7均可为软管,以便于进风管6和出风管7的安装。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和壳体,所述除尘器包括过滤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供带有粉尘的被污染气体流入,所述出气口供经所述过滤器过滤后的洁净气体排出,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过滤器将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隔于所述过滤器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脉冲吹尘器,所述脉冲吹尘器包括储气桶、脉冲阀和气管,所述脉冲阀连通所述储气桶和气管,所述气管开设有脉冲气流出口,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形成为气流腔,所述脉冲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腔连通,经所述脉冲气流出口流出的气流作用于所述过滤器的方向与所述被污染气体作用于所述过滤器的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过滤器的壁面上的振动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还包括集尘斗,所述集尘斗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且所述集尘斗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集尘斗的底部开设有粉尘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斗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粉尘出口的粉尘排放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斗的内壁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集尘斗内的粉尘量的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粉尘收集器,所述粉尘收集器包括收集箱和泥浆抽取机构,所述收集箱开设有与所述粉尘出口连通的粉尘入口、用于供水源进入的注水口以及泥浆出口,所述泥浆抽取机构包括泥浆管和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入口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泥浆泵的出口与所述泥浆管的入口连通,所述泥浆管的出口与外界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器还包括注水机构,所述注水机构包括储水箱、注水管和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注水管的入口连通,所述注水管的出口与所述注水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收集箱的内腔中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杆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进风管、出风管和用于使所述壳体的内腔形成负压的引风机,所述进风管的出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风管的入口与出气口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入口与所述出风管的出口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出口与外界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均为软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