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3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板材产品外形扁平,宽厚比大,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也很大,这种外形特点带来其使用上的特点:(1)表面积大,故包容覆盖能力强,在化工、容器、建筑、金属制品、金属结构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2)可任意剪裁、弯曲、冲压、焊接、制成各种制品构件,使用灵活方便,在汽车、航空、造船及拖拉机制造等部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可弯曲、焊接成各类复杂断面的型钢、钢管、大型工字钢、槽钢等结构件,故称为“万能钢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板材的大小厚度不一,有时候需要针对工业板材进行复合,以便将不同的板材粘合在一起予以使用,而一般的粘合方式,大多利用人工方式完成。对于一些板材的粘合,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无法连续作业,无法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板材粘合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粘合装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皮带一、输送皮带二和输送皮带三,所述输送皮带一、输送皮带二平行设置,所述输送皮带一设置于输送皮带二上方,所述输送皮带二远离输送皮带一的一端设置于输送机构内,所述输送皮带三与输送皮带一固定安装且衔接,所述输送皮带三倾斜设置,所述粘合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压紧机构三和压紧机构四,所述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压紧机构三和压紧机构四设置于输送皮带二远离输送皮带一的一端上方。

    优选的,所述输送皮带一下表面固定设有储胶盒,该储胶盒下表面连通有输胶管,所述储胶盒与输胶管之间设有压力输送腔,所述输胶管底部设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支柱、水平横杆一和水平横杆二,所述水平横杆一上设有压紧机构三和压紧机构四,所述水平横杆二上设有压紧机构一和压紧机构二。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一包括液压缸和压块,所述液压缸上设有液压伸缩杆,该液压伸缩杆底部与压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压紧机构三和压紧机构四均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输送皮带三下端距离输送皮带一上表面竖直距离为5~10cm。

    优选的,所述压块下表面上设有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相互垂直,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中段相互连通。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粘合装置,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皮带一、输送皮带二和输送皮带三,输送皮带一、输送皮带二平行设置,输送皮带一设置于输送皮带二上方,输送皮带二远离输送皮带一的一端设置于输送机构内,输送皮带三与输送皮带一固定安装上且衔接,输送皮带三倾斜设置,粘合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压紧机构三和压紧机构四,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压紧机构三和压紧机构四设置于输送皮带二远离输送皮带一的一端上方,通过输送皮带一、输送皮带二分别输送上板材和下板材,然后通过粘合装置的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压紧机构三和压紧机构四对上板材和下板材进行压紧,效率更高,且粘合效果刚好。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压块下表面上设有凹槽一和凹槽二,凹槽一和凹槽二相互垂直,凹槽一和凹槽二中段相互连通,在压块对板材进行压紧的过程中,凹槽一和凹槽二可以快速的讲压块与板材表面接触部的空气进行排除,使得压紧效果更好,且在压块与板材脱离的过程中向压块与板材表面接触部注入空气,从而防止压块与板材表面密切接触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块将上板材带起,影响压实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输送机构;110、输送皮带一;120、输送皮带二;130、输送皮带三;141、储胶盒;142、压力输送腔;143、输胶管;144、喷头。

    200、粘合装置;210、支架;211、竖直支柱;212、水平横杆一;213、水平横杆二;220、压紧机构一;221、液压缸;222、液压伸缩杆;223、压块;224、凹槽一;225、凹槽二;230、压紧机构二;240、压紧机构三;250、压紧机构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附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00和粘合装置200,输送机构100包括输送皮带一110、输送皮带二120和输送皮带三130,输送皮带一110、输送皮带二120平行设置,输送皮带一110设置于输送皮带二120上方,输送皮带二120远离输送皮带一110的一端设置于输送机构100内,输送皮带三130与输送皮带一110固定安装且衔接,输送皮带三130倾斜设置,输送皮带三130下端距离输送皮带一110上表面竖直距离为5~10cm,在保证输送皮带二120表面的板材顺利通过的基础上降低输送皮带三130上的板材落下的距离,从而降低输送皮带三130上的板材落下时候的冲击力,保证安全。粘合装置200包括支架210,支架210上设有压紧机构一220、压紧机构二230、压紧机构三240和压紧机构四250,压紧机构一220、压紧机构二230、压紧机构三240和压紧机构四250设置于输送皮带二120远离输送皮带一110的一端上方。输送皮带一110下表面固定设有储胶盒141,该储胶盒141下表面连通有输胶管143,储胶盒141与输胶管143之间设有压力输送腔142,输胶管143底部设有喷头144。

    支架210包括竖直支柱211、水平横杆一212和水平横杆二213,水平横杆一212上设有压紧机构三240和压紧机构四250,水平横杆二213上设有压紧机构一220和压紧机构二230。压紧机构一220包括液压缸221和压块223,液压缸221上设有液压伸缩杆222,该液压伸缩杆222底部与压块223固定连接。压紧机构一220、压紧机构二230、压紧机构三240和压紧机构四250均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压块223下表面上设有凹槽一224和凹槽二225,凹槽一224和凹槽二225相互垂直,凹槽一224和凹槽二225中段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上板材依次通过输送皮带一110和输送皮带三130进行输送,同时,下板材通过输送皮带二120输送,输送皮带一110、输送皮带二120和输送皮带三130均匀速转动,上板材输送至输送皮带三130的末端并落到下方的输送皮带二120表面与输送皮带二120表面的下板材重叠,重叠后的板材依旧被输送皮带二120输送,当输送到粘合装置200下方时,粘合装置200的压紧机构一220、压紧机构二230、压紧机构三240和压紧机构四250对重叠后的板材进行压合,在压合的过程中,凹槽一224和凹槽二225可以快速的讲压块223与板材表面接触部的空气进行排除,使得压紧效果更好,且在压块223与板材脱离的过程中向压块223与板材表面接触部注入空气,从而防止压块223与板材表面密切接触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块223将上板材带起,影响压实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00)和粘合装置(200),所述输送机构(100)包括输送皮带一(110)、输送皮带二(120)和输送皮带三(130),所述输送皮带一(110)、输送皮带二(120)平行设置,所述输送皮带一(110)设置于输送皮带二(120)上方,所述输送皮带二(120)远离输送皮带一(110)的一端设置于输送机构(100)内,所述输送皮带三(130)与输送皮带一(110)固定安装且衔接,所述输送皮带三(130)倾斜设置,所述粘合装置(200)包括支架(210),所述支架(210)上设有压紧机构一(220)、压紧机构二(230)、压紧机构三(240)和压紧机构四(250),所述压紧机构一(220)、压紧机构二(230)、压紧机构三(240)和压紧机构四(250)设置于输送皮带二(120)远离输送皮带一(110)的一端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皮带一(110)下表面固定设有储胶盒(141),该储胶盒(141)下表面连通有输胶管(143),所述储胶盒(141)与输胶管(143)之间设有压力输送腔(142),所述输胶管(143)底部设有喷头(1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0)包括竖直支柱(211)、水平横杆一(212)和水平横杆二(213),所述水平横杆一(212)上设有压紧机构三(240)和压紧机构四(250),所述水平横杆二(213)上设有压紧机构一(220)和压紧机构二(2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一(220)包括液压缸(221)和压块(223),所述液压缸(221)上设有液压伸缩杆(222),该液压伸缩杆(222)底部与压块(22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一(220)、压紧机构二(230)、压紧机构三(240)和压紧机构四(250)均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皮带三(130)下端距离输送皮带一(110)上表面竖直距离为5~10c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23)下表面上设有凹槽一(224)和凹槽二(225),所述凹槽一(224)和凹槽二(225)相互垂直,所述凹槽一(224)和凹槽二(225)中段相互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粘合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输送机构和粘合装置,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皮带一、输送皮带二和输送皮带三,输送皮带一、输送皮带二平行设置,输送皮带一设置于输送皮带二上方,输送皮带二远离输送皮带一的一端设置于输送机构内,输送皮带三与输送皮带一固定安装上且衔接,输送皮带三倾斜设置,粘合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压紧机构三和压紧机构四,通过输送皮带一、输送皮带二分别输送上板材和下板材,然后通过粘合装置的压紧机构一、压紧机构二、压紧机构三和压紧机构四对上板材和下板材进行压紧,效率更高,且粘合效果刚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壹葭益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1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