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68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结构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自动化装备也越来越广泛使用。以雷达塔为例,一些自动化装备安装位置特殊,需要一定的高度以及空间,精度要求高,因此,一旦遇到自然天气灾害,如大风,暴雨,冰冻,冰雹等情况时,由于没有有效的防护手段,往往会影响设备的使用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要解决自动化设备缺少有效防护结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至少设置在塔体一侧面,包括墙体和位于墙体上方的驱动系统;所述墙体是由一组墙体板块在竖向上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墙体板块在竖向上通过两侧的链条串联、并通过链条与驱动系统连接。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连轴以及与了连轴连接的链轮;所述连轴横向设置在墙体上方,连轴两端对称设置有一个链轮、并通过皮带与链轮的轮轴传动连接。

    所述链轮与链条啮合连接、且每个链轮的外侧后方设置有一个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的方向在空间上与连轴垂直,且前端向上折起、位于链轮的外侧。

    所述链条沿着墙体侧面通长设置、且与每个墙体板块的上端铰接。

    所述链条在墙体板块的接缝位置设有2~6个链节的富裕长度。

    所述墙体板块上、在铰接链条的位置外侧对称设有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在空间上与同侧的水平导轨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墙体两侧对称设有压紧轨道,墙体的两端对应嵌入压紧轨道中、并滑动连接;所述压紧轨道竖向通长设置在塔体上、其横截面呈g形,压紧轨道内部外端对应导向滚轮位置通长设有导向轨道。可以起到压紧墙体、限位墙体运动方向的作用。

    所述压紧轨道内部内端对应墙体板块端部位置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电动气缸、与电动气缸推杆连接的杠杆,连接在杠杆另一端的转接轴以及连接在转接轴上的压紧块;所述壳体连接与压紧轨道内端侧壁外侧;所述电动气缸一侧通过调节螺栓与壳体连接;所述杠杆下端与电动气缸推杆铰接、中部与壳体铰接、上端与转接轴铰接;所述转接轴外端水平穿过压紧轨道内端侧壁、与压紧块对应连接;所述压紧块位于压紧轨道内端侧壁内侧,其前端连接有缓冲条、并对应顶接在墙体板块的背面。墙体板块运行到位以后,杠杆带动压紧块压紧墙体板块就自行锁死了,需要开启墙体板块的时候先通过杠杆带动松开压紧块再向上提升收纳。

    所述墙体板块之间承插连接,其上端横向设有榫头、下端对应设有配合的榫槽;或者其上端横向设有榫槽、下端对应设有配合的榫头。

    所述墙体板块包括保温层以及设置在保温层中的龙骨骨架。

    还包括收纳舱;所述收纳舱为盒状体、设置在墙体的上方;驱动系统以及水平导轨均设置在收纳舱中。

    所述塔体为立体框架结构、且至少有一层;所述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的墙体高度对应塔体层高的整数倍。塔体为钢结构,为设备提供较高的安装位置,整个塔的主要的受力结构,承担着结构的自重,设备荷载,检修荷载,并满足使用地点的风荷载,雨雪荷载,裹冰荷载等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满足雷达塔上设备的使用要求,设计了开启式拼装墙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墙体的开启和封闭,以满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存储要求,可以在不同需求之间实现高效智能转化,应用灵活、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设备提供较高的安装位置:塔体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在设备工作状态,可将四周保温墙体开启,为设备提供开发的工作环境。在设备不工作或者有自然灾害时,将四周保温墙体封闭,为设备提供密闭的、良好的存储、维护环境。也可以为设备的安装,更新,维护提供更高效、快捷、智能的方案,在设备安装,更新,维护时,开启,可以使设备整体安装,无需分解设备。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结合控制系统使用,根据预先设计的程序获取传感器信息,分析计算,发出指令,实现保温墙体电动封闭、开启: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判断状态,并发出动作指令,在电动开启、封闭墙体系统时,根据指令,做出开启或者封闭动作,实现墙体的开启、封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墙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墙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压紧轨道和压紧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压紧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压紧机构杠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塔体、2-设备、3-墙体、4-墙体板块、5-收纳舱、6-链条、7-链轮、8-连轴、9-压紧轨道、10-水平轨道、11-导向滚轮、12-电机、13-导向轨道、14-压紧机构、15-电动气缸、16-杠杆、17-转接轴、18-压紧块、19-缓冲条、20-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所示,这种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包括塔体和至少连接在塔体1一侧面,包括墙体3和位于墙体上方的驱动系统;还包括收纳舱5;所述收纳舱为盒状体、设置在墙体3的上方;驱动系统以及水平导轨10均设置在收纳舱5中。

    所述塔体1为立体框架结构、且至少有一层;每层包括四根立柱和水平连接在立柱顶部的顶部框架,每层塔体内设有放置设备2的支架,或者直接放置在顶部框架上,所述顶部框架是由横杆和纵杆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每层塔体1上还包括斜撑,斜撑对应连接在立柱和顶部框架之间,斜撑对称设置。

    所述塔体1的立柱之间均设有墙体3,所述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的墙体3高度对应塔体层高的整数倍。

    参见图3、图4所示,所述墙体两侧对称设有压紧轨道9,墙体的两端对应嵌入压紧轨道9中、并滑动连接;所述墙体是由一组墙体板块4在竖向上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墙体板块4在竖向上通过两侧的链条6串联、并通过链条与驱动系统连接。

    参见图4所示,所述链条6沿着墙体侧面通长设置、且与每个墙体板块的上端铰接;所述链条6在墙体板块的接缝位置设有2~6个链节的富裕长度。

    所述墙体板块4上、在铰接链条6的位置外侧对称设有导向滚轮11;所述导向滚轮11在空间上与同侧的水平导轨10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墙体板块4之间承插连接,其上端横向设有榫头、下端对应设有配合的榫槽;或者其上端横向设有榫槽、下端对应设有配合的榫头。所述墙体板块4包括保温层以及设置在保温层中的龙骨骨架。

    参见图5、图6所示,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2、与电机连接的连轴8以及与了连轴8连接的链轮7;所述连轴8横向设置在墙体上方,连轴两端对称设置有一个链轮7、并通过皮带与链轮的轮轴传动连接;所述链轮7与链条6啮合连接、且每个链轮7的外侧后方设置有一个水平导轨10;所述水平导轨10的方向在空间上与连轴8垂直,且前端向上折起、位于链轮的外侧。

    参见图7所示,所述压紧轨道竖向通长设置在塔体上、其横截面呈g形,压紧轨道9内部外端对应导向滚轮11位置通长设有导向轨道13。

    参见图8所示,所述压紧轨道9内部内端对应墙体板块端部位置设有压紧机构14。

    参见图9所示,所述压紧机构14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电动气缸15、与电动气缸推杆连接的杠杆16,连接在杠杆16另一端的转接轴17以及连接在转接轴上的压紧块18;

    所述壳体连接与压紧轨道9内端侧壁外侧;所述电动气缸15一侧通过调节螺栓20与壳体连接,调节螺栓与壳体连接,通过拧动螺母实现电动气缸15在壳体内部位置的微调,方便后期杠杆的传动作用;所述杠杆16下端与电动气缸推杆铰接、中部与壳体铰接、上端与转接轴铰接;所述转接轴17外端水平穿过压紧轨道9内端侧壁、与压紧块对应连接;所述压紧块18位于压紧轨道9内端侧壁内侧,其前端连接有缓冲条19、并对应顶接在墙体板块4的背面;所述压紧轨道对应墙体板块4的正面位置同样设有缓冲条19。

    所示壳体通过连接板与压紧轨道外壁连接。压紧机构可以位于压紧轨道的上部或者中部或者下部均可以,本例中位于压紧轨道的上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控制墙体板块的开合以及位置控制,例如只需要开启一半时,随时锁紧压紧机构即可。

    一种如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施工收纳舱5,将驱动系统安装就位。

    步骤二,设置压紧轨道9。

    步骤三,将墙体板块依次拼接就位,并于压紧轨道连接。

    步骤四,将压紧机构对应连接在压紧轨道9上。

    收放时,电机驱动连轴8转动,进而驱动链轮7转动,此时,链条随着链轮运动,带动墙体板块4封闭或者开启:开启时,墙体板块4随着链条上升,转过链轮的最高点后,导向滚轮11对应卡接在同侧的水平导轨10上,依次沿着水平导轨整齐排列、收纳进收纳舱5中;封闭时,墙体板块4随着链条沿着水平导轨移动、直至导向滚轮11脱离水平导轨10,墙体板块4转过链轮的最高点后,墙体板块4并随着链条继续下降,竖向上的墙体板块4依次承插连接,直至完成整面墙体的拼装。

    参见图10所示,墙体板块运行到位后,启动压紧机构,电动气缸的推杆伸长,杠杆在推杆的带动下运动,通过转接轴带动压紧块前移压紧墙体板块,墙体板块自动锁紧。

    需要开启墙体板块时,电动气缸的推杆回收,杠杆在推杆的带动下运动,通过转接轴带动压紧块后移松开墙体板块,墙体板块解锁。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结合控制系统使用,根据预先设计的程序获取传感器信息,分析计算,发出指令,实现保温墙体电动封闭、开启: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判断状态,并发出动作指令,在电动开启、封闭墙体系统时,根据指令,做出开启或者封闭动作,实现墙体的开启、封闭。

    所述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温度,湿度,光照,雨量,风力,风向,环境状况等),运算器,远程监控、控制端口等组成。将探测到的数据,通过预先设计的程序分析判断,向电动开启、封闭墙体系统发出指令。


    技术特征:

    1.一种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在塔体(1)一侧面,包括墙体(3)和位于墙体上方的驱动系统;

    所述墙体(3)是由一组墙体板块(4)在竖向上依次拼接而成;

    所述墙体板块(4)在竖向上通过两侧的链条(6)串联、并通过链条与驱动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2)、与电机连接的连轴(8)以及与了连轴(8)连接的链轮(7);

    所述连轴(8)横向设置在墙体上方,连轴两端对称设置有一个链轮(7)、并通过皮带与链轮的轮轴传动连接;

    所述链轮(7)与链条(6)啮合连接、且每个链轮(7)的外侧后方设置有一个水平导轨(10);

    所述水平导轨(10)的方向在空间上与连轴(8)垂直,且前端向上折起、位于链轮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条(6)沿着墙体侧面通长设置、且与每个墙体板块的上端铰接;

    所述链条(6)在墙体板块的接缝位置设有2~6个链节的富裕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墙体板块(4)上、在铰接链条(6)的位置外侧对称设有导向滚轮(11);

    所述导向滚轮(11)在空间上与同侧的水平导轨(10)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两侧对称设有压紧轨道(9),墙体的两端对应嵌入压紧轨道(9)中、并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轨道竖向通长设置在塔体上、其横截面呈g形,压紧轨道(9)内部外端对应导向滚轮(11)位置通长设有导向轨道(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轨道(9)内部内端对应墙体板块端部位置设有压紧机构(14);

    所述压紧机构(14)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电动气缸(15)、与电动气缸推杆连接的杠杆(16),连接在杠杆(16)另一端的转接轴(17)以及连接在转接轴上的压紧块(18);

    所述壳体连接与压紧轨道(9)内端侧壁外侧;

    所述电动气缸(15)一侧通过调节螺栓与壳体连接;

    所述杠杆(16)下端与电动气缸推杆铰接、中部与壳体铰接、上端与转接轴铰接;

    所述转接轴(17)外端水平穿过压紧轨道(9)内端侧壁、与压紧块对应连接;

    所述压紧块(18)位于压紧轨道(9)内端侧壁内侧,其前端连接有缓冲条(19)、并对应顶接在墙体板块(4)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墙体板块(4)包括保温层以及设置在保温层中的龙骨骨架;

    所述墙体板块(4)之间承插连接,其上端横向设有榫头、下端对应设有配合的榫槽;

    或者其上端横向设有榫槽、下端对应设有配合的榫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收纳舱(5);

    所述收纳舱为盒状体、设置在墙体(3)的上方;驱动系统以及水平导轨(10)均设置在收纳舱(5)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体(1)为立体框架结构、且至少有一层;

    所述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的墙体(3)高度对应塔体层高的整数倍。

    技术总结
    一种雷达塔智能封闭系统,该系统至少设置在塔体一侧面,包括墙体和位于墙体上方的驱动系统;所述墙体是由一组墙体板块在竖向上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墙体板块在竖向上通过两侧的链条串联、并通过链条与驱动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了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设计了开启式拼装墙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墙体的开启和封闭,以满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存储要求,可以在不同需求之间实现高效转化,应用灵活、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贾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水通广通信导航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40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