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扩指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向扩指器。
背景技术:
学习乐器时,对手指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很好地灵活性以及力量等。现有的扩指器一般只包含一种扩指工具,无法满足多样化手指训练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双向扩指器,具有两种手指训练方法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扩指器,其具有具有两种手指训练方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向扩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扩指部和第二扩指部;
所述第一扩指部为圆筒形状,所述圆筒一端开口供手指插入,所述圆筒远离所述开口一端密封;所述第二扩指部为圆环状,供手指贯穿插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双向扩指器时可以在两种扩指器中切换,自由进行不同的手指训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扩指部和所述第二扩指部中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连接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在连接部中滑动,可以调节扩指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扩指部靠近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有旋紧螺钉,所述旋紧螺钉与所述支撑杆抵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紧螺钉松开,可以调节扩指间距,旋紧螺钉旋紧时,可以防止支撑杆和连接部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扩指部开口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平行方向为圆弧形凹陷。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手指弯曲时,与圆弧形凹陷相匹配,增强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扩指器手指贯穿方向从中间至边缘壁厚递减。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手指弯曲时,增强舒适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支撑杆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扩指部和第二扩指部,第一扩指部为圆筒形状,圆筒一端开口供手指插入,圆筒远离开口一端密封,第二扩指部为圆环状,供手指贯穿插入。使用双向扩指器时可以在两种扩指器中切换,自由进行不同的手指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指插入第一扩指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指插入第二扩指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二扩指部;2、第一扩指部;3、支撑杆;4、连接部;5、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双向扩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扩指部2和第二扩指部1;
所述第一扩指部2为圆筒形状,所述圆筒一端开口供手指插入,所述圆筒远离所述开口一端密封;所述第二扩指部1为圆环状,供手指贯穿插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双向扩指器时可以在两种扩指器中切换,自由进行不同的手指训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扩指部2和所述第二扩指部1中间设置有连接部4,所述支撑杆3贯穿所述连接部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3在连接部4中滑动,可以调节扩指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扩指部2靠近所述支撑杆3一端设置有旋紧螺钉,所述旋紧螺钉与所述支撑杆3抵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紧螺钉松开,可以调节扩指间距,旋紧螺钉旋紧时,可以防止支撑杆3和连接部4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扩指部2开口一端与所述支撑杆3平行方向为圆弧形凹陷。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手指弯曲时,与圆弧形凹陷相匹配,增强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扩指器手指贯穿方向从中间至边缘壁厚递减。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手指弯曲时,增强舒适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支撑杆3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扩指部2和第二扩指部1,第一扩指部2为圆筒形状,圆筒一端开口供手指插入,圆筒远离开口一端密封,第二扩指部1为圆环状,供手指贯穿插入。使用双向扩指器时可以在两种扩指器中切换,自由进行不同的手指训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双向扩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扩指部(2)和第二扩指部(1);
所述第一扩指部(2)为圆筒形状,所述圆筒一端开口供手指插入,所述圆筒远离所述开口一端密封;所述第二扩指部(1)为圆环状,供手指贯穿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扩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指部(2)和所述第二扩指部(1)中间设置有连接部(4),所述支撑杆(3)贯穿所述连接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扩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指部(2)靠近所述支撑杆(3)一端设置有旋紧螺钉,所述旋紧螺钉与所述支撑杆(3)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扩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指部(2)开口一端与所述支撑杆(3)平行方向为圆弧形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扩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指器手指贯穿方向从中间至边缘壁厚递减。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