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
背景技术:
中国是帐篷生产大国,主要是用于出口,帐篷按用途可分为:旅游帐篷、救灾帐篷、广告帐篷、汽车帐篷、军用帐篷等,帐篷面料多为涤塔夫、尼龙防雨布、pvc防水牛津布和膜材料等,一般采用涤纶工业丝或涤纶短纤维为原料,织成织物后,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后整理,如进行pvc或聚氨酯涂层、有机硅浸渍整理,遮阳篷则要求进行抗紫外线整理等,一般为双层设计,里层加涂层材料复合而成,并加以pu贴条,现在生产的帐篷一般具有耐拉伸、防雨、防紫外线的良好功能。
帐篷不仅是救灾的必备物资,而且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和方便,体育登山帐篷、户外休闲帐篷、广告创意帐篷,为我们的生活添彩,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今后,帐篷将以更多的功能和用途,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如今很多喜欢旅行的游客,更多的喜欢便携性强,可塑性高的帐篷,所以市面大多数并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市面上大多数帐篷有着组装麻烦,携带不便,利用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包括外帐、组装扣、第三短悬臂和第一短悬臂,所述外帐的正表面所开设的孔槽内固定连接有卷帘门,所述外帐的正表面的底部开设有插杆洞,所述插杆洞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外帐正表面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开设有两个支架槽。
所述第一短悬臂通过组装扣铰接有第一长悬臂,所述第一长悬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长悬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短悬臂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悬臂,所述第一短悬臂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第二短悬臂,所述第二短悬臂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悬臂,所述第二短悬臂的表面通过组装扣铰接有第二长悬臂,第二长悬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在第三短悬臂底部开槽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三短悬臂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固定连接在第一斜悬臂的一端,所述第三短悬臂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第四短悬臂,所述第四短悬臂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二斜悬臂的一端,所述第四短悬臂开槽位置处与第一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悬臂的表面与第二斜悬臂的表面通过组装扣铰接,所述第一短悬臂与第二短悬臂固定连接在外帐底部的内壁,所述第三短悬臂与第四短悬臂固定连接在外帐顶部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外帐的正表面所开设的孔槽内固定连接有纱窗,所述纱窗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卷帘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铁石。
优选的,所述外帐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搭扣,所述搭扣每两个为一对且搭扣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外帐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带,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短悬臂的表面与第二短悬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数量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帐,外帐是由软性材质制作而成,有着轻便,好携带的特性,当需要收纳的时候,将外帐卷起来,用搭扣系上,即可非常便捷的带走,大大改善了传统帐篷无法方便带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第一短悬臂、第二短悬臂、第三短悬臂、第四短悬臂,当帐篷内的装置撑开,利用第一长悬臂与第二长悬臂,固定住第三短悬臂与第四短悬臂,当需要拆开的时候,将组装扣进行拆卸,并且利用合页将装置进行合并,放入帐篷背包,即可完成背包帐篷收纳,大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与便携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插杆洞和支架槽,当帐篷的支撑装置收缩起来,可以快速将支撑装置插入插杆洞,拉开,即可完成支撑过程,因为有着支架槽的设计,大大改善了帐篷的不稳定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成型图。
图中:1外帐、2组装扣、3第三短悬臂、4第一短悬臂、5卷帘门、6插杆洞、7支架槽、8第一长悬臂、9第一支撑块、10第一滑槽、11第一滑动块、12第一斜悬臂、13合页、14第二短悬臂、15第二滑槽、16第二滑动块、17第二斜悬臂、18第二长悬臂、19第二支撑块、20第三滑槽、21第三滑动块、22第四短悬臂、23第四滑槽、24第四滑动块、25纱窗、26磁铁石、27搭扣、28背带、29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包括外帐1、组装扣2、第三短悬臂3和第一短悬臂4,外帐1的正表面所开设的孔槽内固定连接有纱窗25,纱窗25的数量为两个,外帐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搭扣27,搭扣27每两个为一对且搭扣27的数量为两组,外帐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带28,背带28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短悬臂4的表面与第二短悬臂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29,通过设置外帐1,外帐1是由软性材质制作而成,有着轻便,好携带的特性,当需要收纳的时候,将外帐卷起来,用搭扣系上,即可非常便捷的带走,大大改善了传统帐篷无法方便带走的问题,固定夹29的数量为两个,外帐1的正表面所开设的孔槽内固定连接有卷帘门5,卷帘门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铁石26,外帐1的正表面的底部开设有插杆洞6,插杆洞6的数量为两个,外帐1正表面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开设有两个支架槽7。
第一短悬臂4通过组装扣2铰接有第一长悬臂8,第一长悬臂8的数量为两个,第一长悬臂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9,第一短悬臂4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0,第一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11,第一滑动块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悬臂12,第一短悬臂4通过合页13活动连接有第二短悬臂14,第二短悬臂14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5,第二滑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16,第二滑动块16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悬臂17,第二短悬臂14的表面通过组装扣2铰接有第二长悬臂18,第二长悬臂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9,第二支撑块19固定连接在第三短悬臂3底部开槽对应位置处,第三短悬臂3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20,第三滑槽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21,第三滑动块21固定连接在第一斜悬臂12的一端,第三短悬臂3通过合页13活动连接有第四短悬臂22,第四短悬臂22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滑槽23,第四滑槽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块24,第四滑动块24的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二斜悬臂17的一端,第四短悬臂22开槽位置处与第一支撑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斜悬臂12的表面与第二斜悬臂17的表面通过组装扣2铰接,第一短悬臂4与第二短悬臂14固定连接在外帐1底部的内壁,第三短悬臂3与第四短悬臂22固定连接在外帐1顶部的内壁,通过设置了第一短悬臂4、第二短悬臂14、第三短悬臂3、第四短悬臂22,当帐篷内的装置撑开,利用第一长悬臂8与第二长悬臂18,固定住第三短悬臂3与第四短悬臂22,当需要拆开的时候,将组装扣进行拆卸,并且利用合页13将装置进行合并,放入帐篷背包,即可完成背包帐篷收纳,大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与便携性,通过设置了插杆洞6和支架槽7,当帐篷的支撑装置收缩起来,可以快速将支撑装置插入插杆洞6,拉开,即可完成支撑过程,因为有着支架槽7的设计,大大改善了帐篷的不稳定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了第一短悬臂4、第二短悬臂14、第三短悬臂3、第四短悬臂22、第一长悬臂8、合页13、第二长悬臂18、第一斜悬臂12和第二斜悬臂17,当第一斜悬臂12和第二斜悬臂17向下运动时,带动第三短悬臂3和第四短悬22臂一起向下运动,产生收缩状态,接着利用拆卸组装扣并且通过合页13折叠,就可以将支撑装置收起来,起到便于携带的作用,反之,第三短悬臂3和第四短悬臂22向上运动至极限时,将第一长悬臂8与第二长悬臂18支撑住,让其不能收缩,起到支撑作用,在支撑装置收缩时,放入外帐1中支架槽7,然后撑起,即可完成支撑帐篷。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外帐1、组装扣2、第三短悬臂3和第一短悬臂4,解决了市面上大多数帐篷无法更加便捷的收纳帐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
1.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包括外帐(1)、组装扣(2)、第三短悬臂(3)和第一短悬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帐(1)的正表面所开设的孔槽内固定连接有卷帘门(5),所述外帐(1)的正表面的底部开设有插杆洞(6),所述插杆洞(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外帐(1)正表面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开设有两个支架槽(7);
所述第一短悬臂(4)通过组装扣(2)铰接有第一长悬臂(8),所述第一长悬臂(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长悬臂(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9),所述第一短悬臂(4)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11),所述第一滑动块(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悬臂(12),所述第一短悬臂(4)通过合页(13)活动连接有第二短悬臂(14),所述第二短悬臂(14)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16),所述第二滑动块(16)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悬臂(17),所述第二短悬臂(14)的表面通过组装扣(2)铰接有第二长悬臂(18),第二长悬臂(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9),所述第二支撑块(19)固定连接在第三短悬臂(3)底部开槽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三短悬臂(3)的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20),所述第三滑槽(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21),所述第三滑动块(21)固定连接在第一斜悬臂(12)的一端,所述第三短悬臂(3)通过合页(13)活动连接有第四短悬臂(22),所述第四短悬臂(22)的表面开设有第四滑槽(23),所述第四滑槽(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块(24),所述第四滑动块(24)的表面固定连接在第二斜悬臂(17)的一端,所述第四短悬臂(22)开槽位置处与第一支撑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悬臂(12)的表面与第二斜悬臂(17)的表面通过组装扣(2)铰接,所述第一短悬臂(4)与第二短悬臂(14)固定连接在外帐(1)底部的内壁,所述第三短悬臂(3)与第四短悬臂(22)固定连接在外帐(1)顶部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帐(1)的正表面所开设的孔槽内固定连接有纱窗(25),所述纱窗(25)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门(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铁石(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帐(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搭扣(27),所述搭扣(27)每两个为一对且搭扣(27)的数量为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帐(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带(28),所述背带(28)的数量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悬臂(4)的表面与第二短悬臂(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29),所述固定夹(29)的数量为两个。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