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现有的成品印刷纸在传送进入存储箱的过程中,存在容易被风吹散的情况,这样就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去整理,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了一种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成品印刷纸在传送时,容易被风吹散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包括印刷机和存储箱,印刷机和存储箱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且印刷机的侧壁上通过固定连接板倾斜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内通过滚动杆转动设置有滚轮,且滚轮的下端设置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置在连接块上,固定框的倾斜下端设置有上导向板,且上导向板的下端设置有挤压板,上导向板和挤压板均设置在存储箱内,且存储箱内滑动设置有承托板,承托板的下板中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且弹性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存储箱的内底壁上。

    进一步地,存储箱的开口一端内侧设置有下导向板。

    进一步地,上导向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固定螺钉螺纹固定在固定框上。

    进一步地,存储箱远离印刷机的一端开设有贯通的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挤压板的下端开设有旋转支槽,且旋转支槽的顶壁铰接有旋转抵板,旋转抵板的下端与承托板的上端抵触设置,且旋转抵板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弹簧的一端,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旋转支槽的顶壁上。

    进一步地,旋转抵板的下端设置为圆头结构。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印刷机和存储箱之间设置了传送结构,传送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印刷成品被风吹散,从而在收取时,就避免再次进行整理的过程,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达到高效工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切割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印刷机1、存储箱2、固定连接板3、固定框4、传送装置5、上导向板6、挤压板7、连接块8、滚轮9、滚动杆10、承托板11、弹性伸缩杆12、下导向板13、通孔14、密封盖15、固定板16、固定螺钉17、旋转抵板18、旋转支槽19、支撑弹簧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包括印刷机1和存储箱2,印刷机1和存储箱2之间通过连接块8相连接,且印刷机1的侧壁上通过固定连接板3倾斜设置有固定框4,固定框4内通过滚动杆10转动设置有滚轮9,且滚轮9的下端设置有传送装置5,传送装置5设置在连接块8上,固定框4的倾斜下端设置有上导向板6,且上导向板6的下端设置有挤压板7,上导向板6和挤压板7均设置在存储箱2内,且存储箱2内滑动设置有承托板11,承托板11的下板中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2,且弹性伸缩杆1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存储箱2的内底壁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印刷机1和存储箱2之间设置了传送结构,传送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印刷成品被风吹散,从而在收取时,就避免再次进行整理的过程,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达到高效工作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印刷品具体的移动过程如下:

    印刷品从印刷机1中走出以后,经过传送装置5和滚轮9的组合,运输抵触到上导向板6,并传输进入到存储箱2中,并搁置在承托板11中,该运输过程,由于传送装置5和滚轮9的设置,可以防止印刷品被风吹散的可能,因此在收取时,无需经过整理过程,从而达到高效工作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挤压板7的设置,可以起到对印刷品抵触的作用,这样可以防止印刷品在存储箱2中发生褶皱。

    本实施例中,承托板11和弹性伸缩杆12组合结构的设置,可以用于对印刷品的承托收取,弹性伸缩杆12的设置,可以用于达到对承托板11运动的导向效果。

    本实施例中,存储箱2的开口一端内侧设置有下导向板13,下导向板13的设置,既可以用于导向印刷品运输的作用,又可以在印刷品运动到下导向板13的下方时,起到卡接抵触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上导向板6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16,且固定板16通过固定螺钉17螺纹固定在固定框4上。

    本实施例中,固定框4和上导向板6的可拆卸设置,可以便于印刷机1和存储箱2之间的拆装,同时也比便于对存储箱2内设备的维修。

    固定螺钉17的设置,可以起到便捷安装和拆卸的效果。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中挤压板7的下端开设有旋转支槽19,且旋转支槽19的顶壁铰接有旋转抵板18,旋转抵板18的下端与承托板11的上端抵触设置,且旋转抵板18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弹簧20的一端,支撑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旋转支槽19的顶壁上。

    旋转抵板18的设置,用于和承托板11协同合作,对印刷品起到挤压作用。

    同时,旋转抵板18可旋转设置,旋转抵板18的旋转力,是进入到存储箱2内的印刷品提供的,在印刷品的推动下,旋转抵板18发生旋转,旋转抵板18的旋转会使得印刷品顺利搁置在承托板11上,此时,在支撑弹簧20的作用下,旋转抵板18重新恢复到原来位置,由于印刷品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承托板11会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从而可完成下一张印刷品的存储。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实施例4较之前三条实施例,新增了通孔14和密封盖15,通孔14的设置,可以便捷收取存储箱2的印刷品,密封盖15的设置,用于堵住通孔14,这样可以防止印刷品从通孔14中滑出,从而使得后续收取时,造成耗时耗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印刷机1和存储箱2之间设置了传送结构,传送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印刷成品被风吹散,从而在收取时,就避免再次进行整理的过程,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达到高效工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包括印刷机和存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和存储箱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且印刷机的侧壁上通过固定连接板倾斜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通过滚动杆转动设置有滚轮,且滚轮的下端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连接块上,所述固定框的倾斜下端设置有上导向板,且上导向板的下端设置有挤压板,所述上导向板和挤压板均设置在存储箱内,且存储箱内滑动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下板中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且弹性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存储箱的内底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箱的开口一端内侧设置有下导向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固定螺钉螺纹固定在固定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箱远离印刷机的一端开设有贯通的通孔,且通孔内设置有密封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的下端开设有旋转支槽,且旋转支槽的顶壁铰接有旋转抵板,所述旋转抵板的下端与承托板的上端抵触设置,且旋转抵板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弹簧的一端,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旋转支槽的顶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抵板的下端设置为圆头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传输成品功能的印刷机和储存箱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成品印刷纸在传送时,容易被风吹散的问题,包括印刷机和存储箱,印刷机和存储箱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且印刷机的侧壁上通过固定连接板倾斜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内通过滚动杆转动设置有滚轮,且滚轮的下端设置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置在连接块上,固定框的倾斜下端设置有上导向板,且上导向板的下端设置有挤压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印刷机和存储箱之间设置了传送结构,传送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印刷成品被风吹散,从而在收取时,就避免再次进行整理的过程,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达到高效工作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裴晨;吴灵;程龙;黄俊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9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