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和折叠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的印刷机的传递机构在使用时存在缺点,在对需防皱的印刷品传递时,传递机构易发生偏差,导致出现褶皱,进而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现有的传送机构传送的速度较快,印刷完成后的产品容易在传送滚筒上留下污渍,对印刷质量有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包括印刷机本体、支柱、支脚、支架、第一热风机、第一进风管、支管、第一支柱、套筒、风嘴、固定架、第二热风机、第二进风管、风管、固定筒、第二支柱、固定板、转轴、滚筒、电机、电机轴和皮带,所述印刷机本体下端面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下端设有支脚,所述支架设置在印刷机本体上端面,支架中心处设有第一热风机,所述第一热风机下端设有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下端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外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端设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端固定在印刷机本体内上壁,所述印刷机本体外端面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第二热风机,所述第二热风机上端设有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上端设有风管,所述风管外侧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下端设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下端固定在印刷机本体内底壁,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印刷机本体右侧,固定板上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滚筒,所述电机设置在固定板右侧,电机上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设有皮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支柱内设有弹簧,能够对印刷机本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风嘴共设有八个,分别设置在支管下端面和风管上端面,能够对印刷完成的产品进行烘干,能够有效地避免潮湿的印刷品对滚筒表面和印刷质量造成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风嘴外端设有螺纹连接部,支管下端和风管上端皆设有螺纹孔,风嘴与支管和风管通过螺纹相连接,便于拆装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转轴与滚筒转动连接,转轴外端通过皮带与电机轴相连接,在滚筒表面缠绕完成后,便于更换新的滚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柱内设有弹簧,能够对印刷机本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晃动使印刷品晃动,使其发生偏移,而导致出现褶皱;在滚筒对印刷品进行收卷之前,由第一热风机和第二热风机对其进行快速均匀的烘干,能够有效地避免在传送滚筒上留下污渍,对印刷质量有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的正视图。
图中:印刷机本体1、支柱2、支脚3、支架4、第一热风机5、第一进风管6、支管7、第一支柱8、套筒9、风嘴10、固定架11、第二热风机12、第二进风管13、风管14、固定筒15、第二支柱16、固定板17、转轴18、滚筒19、电机20、电机轴21、皮带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包括印刷机本体1、支柱2、支脚3、支架4、第一热风机5、第一进风管6、支管7、第一支柱8、套筒9、风嘴10、固定架11、第二热风机12、第二进风管13、风管14、固定筒15、第二支柱16、固定板17、转轴18、滚筒19、电机20、电机轴21和皮带22,所述印刷机本体1下端面设有支柱2,支柱2内设有弹簧,能够对印刷机本体1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晃动使印刷品晃动,使其发生偏移,而导致出现褶皱,所述支柱2下端设有支脚3,所述支架4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上端面,支架4中心处设有第一热风机5,所述第一热风机5下端设有第一进风管6,所述第一进风管6下端设有支管7,所述支管7外侧设有套筒9,所述套筒9上端设有第一支柱8,所述第一支柱8上端固定在印刷机本体1内上壁,所述印刷机本体1外端面设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内设有第二热风机12,所述第二热风机12上端设有第二进风管13,所述第二进风管13上端设有风管14,风嘴10共设有八个,分别设置在支管7下端面和风管14上端面,能够对印刷完成的产品进行烘干,能够有效地避免潮湿的印刷品对滚筒19表面和印刷质量造成影响,风嘴10外端设有螺纹连接部,支管7下端和风管14上端皆设有螺纹孔,风嘴10与支管7和风管14通过螺纹相连接,便于拆装更换,所述风管14外侧设有固定筒15,所述固定筒15下端设有第二支柱16,所述第二支柱16下端固定在印刷机本体1内底壁,所述固定板17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右侧,固定板17上端设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上设有滚筒19,转轴18与滚筒19转动连接,转轴18外端通过皮带22与电机轴21相连接,在滚筒19表面缠绕完成后,便于更换新的滚筒19,所述电机20设置在固定板17右侧,电机20上设有电机轴21,所述电机轴21上设有皮带22,由电机20为传递机构提供动力支持,在滚筒19对印刷品进行收卷之前,由第一热风机5和第二热风机12对其进行快速均匀的烘干,能够有效地避免在传送滚筒上留下污渍,对印刷质量有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印刷机本体1下端面设有支柱2,支柱2内设有弹簧,能够对印刷机本体1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晃动使印刷品晃动,使其发生偏移,而导致出现褶皱,支柱2下端设有支脚3,支架4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上端面,支架4中心处设有第一热风机5,第一热风机5下端设有第一进风管6,第一进风管6下端设有支管7,支管7外侧设有套筒9,套筒9上端设有第一支柱8,第一支柱8上端固定在印刷机本体1内上壁,印刷机本体1外端面设有固定架11,固定架11内设有第二热风机12,第二热风机12上端设有第二进风管13,第二进风管13上端设有风管14,风嘴10共设有八个,分别设置在支管7下端面和风管14上端面,能够对印刷完成的产品进行烘干,能够有效地避免潮湿的印刷品对滚筒19表面和印刷质量造成影响,风嘴10外端设有螺纹连接部,支管7下端和风管14上端皆设有螺纹孔,风嘴10与支管7和风管14通过螺纹相连接,便于拆装更换,风管14外侧设有固定筒15,固定筒15下端设有第二支柱16,第二支柱16下端固定在印刷机本体1内底壁,固定板17设置在印刷机本体1右侧,固定板17上端设有转轴18,转轴18上设有滚筒19,转轴18与滚筒19转动连接,转轴18外端通过皮带22与电机轴21相连接,在滚筒19表面缠绕完成后,便于更换新的滚筒19,电机20设置在固定板17右侧,电机20上设有电机轴21,电机轴21上设有皮带22,由电机20为传递机构提供动力支持,在滚筒19对印刷品进行收卷之前,由第一热风机5和第二热风机12对其进行快速均匀的烘干,能够有效地避免在传送滚筒上留下污渍,对印刷质量有影响。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包括印刷机本体、支柱、支脚、支架、第一热风机、第一进风管、支管、第一支柱、套筒、风嘴、固定架、第二热风机、第二进风管、风管、固定筒、第二支柱、固定板、转轴、滚筒、电机、电机轴和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本体下端面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下端设有支脚,所述支架设置在印刷机本体上端面,支架中心处设有第一热风机,所述第一热风机下端设有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下端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外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端设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端固定在印刷机本体内上壁,所述印刷机本体外端面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第二热风机,所述第二热风机上端设有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上端设有风管,所述风管外侧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下端设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下端固定在印刷机本体内底壁,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印刷机本体右侧,固定板上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滚筒,所述电机设置在固定板右侧,电机上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设有皮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内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共设有八个,分别设置在支管下端面和风管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外端设有螺纹连接部,支管下端和风管上端皆设有螺纹孔,风嘴与支管和风管通过螺纹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物料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滚筒转动连接,转轴外端通过皮带与电机轴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