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2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领域,适用于市政道路及轨道交通工程围挡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



    背景技术:

    在市政道路、轨道交通工程中,工程战线长,需要进行临时围挡的范围更广,其布置、选材、形式、使用周转等是项目临时策划的关键之一;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交通导改,其中不乏要导改多次,要求临时围挡更容易拆卸、周转。然而,传统的围挡采用固定式基础,固定基础式围挡每设置一次都需要重新设置基础,周转性能差、施工周期长、耗费的人力物力多。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721288568.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围挡,包括多个子围挡单元,相邻两个子围挡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子围挡单元包括基座、支撑框架和挡板,基座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挡板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挡板的板面与基座的长度方向平行。该结构通过设置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子围挡单元,方式便于对多个子围挡单元进行拆装与运输,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在不同的位置设置围挡,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然而,上述结构中,各个子围挡单元不能够拆卸,运输时不方便,周转速度慢,施工周期仍然较长。

    并且,无论是传统的围挡结构还是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的围挡结构,均不具备环保的功能,绿色环保性方面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施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固定基础式围挡中存在的周转性能差、耗费工期长、耗费的人力物力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包括基础、立柱、围挡本体和除尘系统;所述的基础包括立柱基础和移动基础,立柱基础和移动基础间隔布置且相互咬合,移动基础上设有若干带螺纹套筒,带螺纹套筒均配套设置螺杆,螺杆上下端分别设有把手和万向轮;所述的立柱的底部与对应的立柱基础固定;所述的围挡本体包括围挡边框和围挡面板,围挡边框固定在相邻立柱之间,围挡面板固定在围挡边框内;所述的除尘系统包括进水管、喷淋头和粉尘检测器,进水管布置在立柱顶部,喷淋头间隔布置在进水管上且与进水管连通,粉尘检测器间隔设置在进水管上并与喷淋头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立柱基础的两侧设有u型槽,所述的移动基础的两侧设有凸起,移动基础通过相互配合的u型槽和凸起与立柱基础咬合连接。u型槽和凸起的设置,可使立柱基础和移动基础的连接更加方便,对位更加准确,使用过程中,立柱基础和移动基础不易分离,增加了基础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的立柱基础的顶部设有立柱孔,立柱孔的形状与立柱水平截面的形状相同,立柱的尺寸与立柱的水平截面尺寸配合,所述的立柱的底端插入立柱孔中并固定。立柱孔用于安装和固定立柱,连接方便。

    优选地,所述的万向轮的上方配有轴承,轴承与螺杆的底端连接。万向轮可以轴承为轴心180度旋转,方便移动基础的运输。

    优选地,所述的立柱的两侧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边卡,围挡本体通过边卡与立柱可拆卸连接。围挡本体与立柱实现可拆卸连接,搬运过程中两者进行分离,易于搬运,进一步加快周转的速度,同时降低运输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的立柱的正面设有管卡,进水管通过管卡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围挡本体还包括竖楞,竖楞设置在围挡面板中间位置,竖楞的上下端与围挡板框的顶梁及底梁连接,竖楞的正面对应设置排水管的位置设有管卡,进水管穿过管卡。竖楞的设置增加可围挡本体的整体强度。

    优选地,所述的移动基础的底面对应带螺纹套筒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的万向轮置于凹槽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移动基础内部通过带螺纹套筒旋拧下部连接万向轮的螺杆,周转过程中仅需拧出万向轮即可将移动基础推移,推移就位后仅需在移动基础搭接于立柱基础上部后将万向轮拧回从而将移动基础固定,施工更加便捷、周转更为高效。

    (2)移动基础与立柱基础相互咬合搭接,基础更加稳定;连接围挡本体的立柱承插于立柱基础中,围挡本体与基础的连接更加可靠,整体性好、稳定性强,同时也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

    (3)进水管上部设置喷淋头,喷淋头之间设置粉尘检测器,在施工现场扬尘超标时,粉尘检测器可自动感应并启动喷淋系统进行降尘,绿色环保性突出。

    (4)移动基础、立柱基础、立柱、围挡均可周转再利用,对比传统固定基础施工技术,极大程度的节省了材料并缩短了工期,进而有效降低了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立面图;

    图2是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a-a截面;

    图3是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b-b截面;

    图4是移动基础立体图;

    图5是移动基础剖面图;

    图6是立柱基础立体图;

    图示说明:1.立柱基础,101.u型槽,102.立柱孔,2.移动基础,201.凸起,202.凹槽,3.围挡面板,4.围挡边框,5.边卡,6.立柱,7.轴承,8.螺杆,9.万向轮,10.带螺纹套筒,11.把手,12.进水管,13.喷淋头,14.管卡,15.粉尘检测器,16.竖楞。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某轨道交通工程的高架段在施工过程中对全线进行封闭施工,投入封闭围挡近30km,采用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

    结合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包括基础、立柱6、围挡本体和除尘系统。

    所述的基础包括立柱基础1和移动基础2。结合附图2和6所示,立柱基础1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上窄下宽,两腰下部竖直,上部呈弧状,立柱基础1的上底宽300mm、下底宽600mm、高300mm、两腰竖直部分高100mm、长400mm,立柱基础1的两侧设有u型槽101,顶部设有立柱孔102,u型槽101的截面尺寸为200mm×200mm、凹入深度70mm,立柱孔102的截面尺寸120mm×120mm、深270mm。结合附图3~5所示,移动基础2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截面上窄下底、两腰下部竖直、上部呈弧状,其两端设置凸起201,内部设置四个带螺纹套筒10,底部对应带螺纹套筒10位置设置凹槽202,其中移动基础2上底宽为300mm、下底宽为600mm、高为280mm、两腰竖直部分高为80mm、长为1500mm,凸起201的截面尺寸为200mm×200mm、凸起201的凸出深度为70mm,凹槽202的尺寸为80mm×80mm×80mm。上述立柱基础1和移动基础2间隔布置,移动基础2的两端凸起201插入两侧立柱基础1的u型槽101中实现咬合。

    结合附图1、3、5所示,带螺纹套筒10均配套设置螺杆8,螺杆8上下端分别设有把手11和万向轮9,该万向轮9配有轴承7,轴承7与螺杆8的底端连接,轴承7便于万向轮180度自由旋转,螺杆8向上拧时,万向轮9悬空并置于凹槽202内,当需要移动移动基础2时,向下拧螺杆8,万向轮9落地。

    结合附图1和2所示,所述的立柱6采用120mm×120mm×10mm的方钢,立柱6的长度为1770mm,立柱6的底部插入对应的立柱基础1上的立柱孔102内进行固定,立柱6的两侧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边卡5,边卡5采用尺寸为35mm×60mm钢,边卡5的壁厚为5mm,边卡5上预留有螺孔。

    结合附图1和3所示,所述的围挡本体包括围挡边框4、围挡面板3和竖楞16,围挡边框4的尺寸1780mm×1500mm,围挡边框4固定在相邻立柱6之间,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边卡5可拆卸连接,竖楞16长度为1400mm,上下端与围挡边框4上下两焊接,围挡面板3采用壁厚15mm的钢板,围挡面板3的四周与围挡边框4内圈固定,进而形成围挡本体。

    结合附图1~3所示,所述的除尘系统包括进水管12、喷淋头13和粉尘检测器15。所述的立柱6、竖楞16的正面在同一高度上均设置了管卡14,进水管12穿束于管卡14中并进行固定,进水管12与市政供水系统连接,进水管12上部均匀安装与进水管12连通的喷淋头13,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粉尘检测器15,其中喷淋头13安装间距为1m,每隔1km布置一个粉尘检测器15,粉尘检测器15用于检测粉尘量,粉尘超标时,向喷淋头13发出指令,喷淋头13进行喷水。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的施工步骤包括:首先拼接立柱基础1和移动基础2,移动基础2的移动时通过万向轮9实现;然后在立柱孔102处逐一插入立柱6;然后将围挡本体逐一安装在相邻立柱6之间,并用螺栓将围挡本体与立柱6两侧的边卡5固定;将排水管12穿束入预先设置在立柱6和竖楞16上的管卡14内,安装喷淋头13和粉尘检测器15,形成除尘系统,并启动;交通导改时,关闭并拆除粉尘检测器15,回收喷淋头13及进水管12,进一步解除螺栓、取下围挡本体、拔出立柱,逆时针旋拧螺杆8上端的把手11,直至万向轮9底部接触地面,推移移动基础2,回收立柱基础1。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础、立柱(6)、围挡本体和除尘系统;所述的基础包括立柱基础(1)和移动基础(2),立柱基础(1)和移动基础(2)间隔布置且相互咬合,移动基础(2)上设有若干带螺纹套筒(10),带螺纹套筒(10)均配套设置螺杆(8),螺杆(8)上下端分别设有把手(11)和万向轮(9);所述的立柱(6)的底部与对应的立柱基础(1)固定;所述的围挡本体包括围挡边框(4)和围挡面板(3),围挡边框(4)固定在相邻立柱(6)之间,围挡面板(3)固定在围挡边框(4)内;所述的除尘系统包括进水管(12)、喷淋头(13)和粉尘检测器(15),进水管(12)布置在立柱(6)顶部,喷淋头(13)间隔布置在进水管(12)上且与进水管(12)连通,粉尘检测器(15)间隔设置在进水管(12)上并与喷淋头(13)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基础(1)的两侧设有u型槽(101),所述的移动基础(2)的两侧设有凸起(201),移动基础(2)通过相互配合的u型槽(101)和凸起(201)与立柱基础(1)咬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基础(1)的顶部设有立柱孔(102),立柱孔(102)的形状与立柱(6)水平截面的形状相同,立柱(6)的尺寸与立柱(6)的水平截面尺寸配合,所述的立柱(6)的底端插入立柱孔(102)中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9)的上方配有轴承(7),轴承(7)与螺杆(8)的底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6)的两侧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边卡(5),围挡本体通过边卡(5)与立柱(6)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6)的正面设有管卡(14),进水管(12)通过管卡(14)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挡本体还包括竖楞(16),竖楞(16)设置在围挡面板(3)中间位置,竖楞(16)的上下端与围挡边框(4)的顶梁及底梁连接,竖楞(16)的正面对应设置进水管(12)的位置设有管卡(14),进水管(12)穿过管卡(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基础(2)的底面对应带螺纹套筒(10)的位置设有凹槽(202),所述的万向轮置于凹槽(20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式移动基础绿色环保型围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础、立柱、围挡本体和除尘系统;所述的基础包括立柱基础和移动基础,立柱基础和移动基础间隔布置且相互咬合,移动基础上设有若干带螺纹套筒,带螺纹套筒均配套设置螺杆,螺杆上下端分别设有把手和万向轮,立柱的底部与对应的立柱基础固定,围挡本体包括围挡边框和围挡面板,围挡边框固定在相邻立柱之间,围挡面板固定在围挡边框内;所述的除尘系统包括进水管、喷淋头和粉尘检测器,进水管布置在立柱顶部,喷淋头间隔布置在进水管上且与进水管连通,粉尘检测器间隔设置在进水管上并与喷淋头配合。本实用新型易安拆、易周转、绿色环保性能突出,具备明显的经济技术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付云果;郑琪;韩文;俞裕强;叶训坚;陈德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龙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8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