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插板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5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管道插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燃烧所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粉尘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同时,冶金、水泥、垃圾焚烧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烟尘、粉尘排放进一步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压力,随着我国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对除尘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的烟气中均含有粉尘,需要通过管道排放处理,在输送管道中,粉尘在管道内沉积,尤其是较大颗粒的粉尘,日积月累后导致的管道堵塞增加了管道输送的阻力以及清理沉积物所带来的巨大工作量,进而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除尘设备就是把粉尘从管道中的烟气中分离出来,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

    现有的管道用除尘器普遍存在过滤元件空间利用率低,磨损严重的问题;因此市场急需研制管道插板式除尘器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管道插板式除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过滤元件空间利用率低,磨损严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管道插板式除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盖,所述箱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检修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含尘气体入口,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净气出口,所述箱体的下方安装有支架,所述箱体的下端面安装有灰斗,所述灰斗的下方安装有卸灰阀,所述卸灰阀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桶,所述集尘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一端安装有文氏管,所述文氏管的上方设置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气包,所述气包的一端安装有电磁脉冲阀,所述电磁脉冲阀的一端安装有时序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检修门均与箱体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且上盖和检修门的内表面均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支架和灰斗均与箱体焊接连接,所述灰斗与卸灰阀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板包括滤芯和滤筒,所述插板设置有若干个,且插板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板的形状设置为长方体,所述滤芯与滤筒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滤芯的外表面设置有波纹,且滤芯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

    优选的,所述卸灰阀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卸灰阀的内部设置有可旋转叶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插板的设置,由于插板是刚性结构,不会变形,又无骨架磨损,所以使用寿命长,且插板的过滤面积比以往使用的布袋过滤面积大。

    2.该实用新型通过卸灰阀的设置,通过在灰斗的下方安装卸灰阀,灰斗中的粉尘依靠旋转的叶轮送入集尘桶中,形成自动排灰系统,而且卸灰阀中的叶轮也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气力输送过程中从排料口吸入空气。

    3.该实用新型通过检修门的设置,使用除尘器过程中,通过打开检修门,可以方便维修设备和清理箱体壁中残留的粉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插板式除尘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插板式除尘器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上盖;3、检修门;4、含尘气体入口;5、净气出口;6、支架;7、灰斗;8、集尘桶;9、滤芯;10、插板;11、滤筒;12、喷气管;13、气包;14、电磁脉冲阀;15、卸灰阀;16、滚轮;17、文氏管;18、时序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管道插板式除尘器,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盖2,方便拆卸更换插板、文氏管等内件,箱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检修门3,方便维修和清扫设备,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含尘气体入口4,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净气出口5,箱体1的下方安装有支架6,可使除尘器在工作中保持稳定,箱体1的下端面安装有灰斗7,灰斗7的下方安装有卸灰阀15,卸灰阀15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桶8,可一次收集一定量的粉尘后再倾倒,减轻工作量,述集尘桶8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6,方便移动后倾倒粉尘,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插板10,插板10的一端安装有文氏管17,可以增加气体的流速,文氏管17的上方设置有喷气管12,喷气管12的一端安装有气包13,气包13的一端安装有电磁脉冲阀14,电磁脉冲阀14的一端安装有时序继电器18。

    进一步,上盖2和检修门3均与箱体1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且上盖2和检修门3的内表面均安装有密封圈,可使箱体1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有利于除尘工作进行。

    进一步,支架6和灰斗7均与箱体1焊接连接,灰斗7与卸灰阀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保证了除尘器的密封性,且锥形的灰斗7,使粉尘能够顺利落入卸灰阀15。

    进一步,插板10包括滤芯9和滤筒11,插板10设置有若干个,且插板10与箱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拆卸更换方便。

    进一步,插板10的形状设置为长方体,滤芯9与滤筒11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滤芯9的外表面设置有波纹,且滤芯9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滤芯9具有抗静电、耐酸碱、耐强湿、耐磨损的优点。

    进一步,卸灰阀15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卸灰阀15的内部设置有可旋转叶轮,使卸灰阀15可以定量连续的卸除粉尘,且叶轮还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净气出口5连接的抽风机开始抽风,含尘气体由灰斗7上的含尘气体入口4进入,粉尘气体进入箱体1,经过插板10中的滤芯9的过滤,粉尘被阻留在滤芯9的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穿过滤芯9进入箱体1上部的净气出口5排出,随着滤芯9表面粉尘的不断增加,除尘器进出口的压差也随之上升,当除尘器阻力达到时序继电器18所设定的值时,继而发出清灰指令,电磁脉冲阀14接到信号后,促使气包13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喷气管12喷入文氏管17中,文氏管17加快气流的流速进入插板10中,使气流快速喷入插板10的滤芯9中,粘附在滤芯9上的粉尘被气流冲下,落入灰斗7中,通过卸灰阀15中的叶片转动,将粉尘代入集尘桶8中,完成除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管道插板式除尘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盖(2),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检修门(3),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含尘气体入口(4),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净气出口(5),所述箱体(1)的下方安装有支架(6),所述箱体(1)的下端面安装有灰斗(7),所述灰斗(7)的下方安装有卸灰阀(15),所述卸灰阀(15)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桶(8),所述集尘桶(8)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6),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插板(10),所述插板(10)的一端安装有文氏管(17),所述文氏管(17)的上方设置有喷气管(12),所述喷气管(12)的一端安装有气包(13),所述气包(13)的一端安装有电磁脉冲阀(14),所述电磁脉冲阀(14)的一端安装有时序继电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插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和检修门(3)均与箱体(1)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且上盖(2)和检修门(3)的内表面均安装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插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和灰斗(7)均与箱体(1)焊接连接,所述灰斗(7)与卸灰阀(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插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0)包括滤芯(9)和滤筒(11),所述插板(10)设置有若干个,且插板(10)与箱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插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0)的形状设置为长方体,所述滤芯(9)与滤筒(11)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滤芯(9)的外表面设置有波纹,且滤芯(9)的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插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阀(15)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卸灰阀(15)的内部设置有可旋转叶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道插板式除尘器,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芯元件空间利用率低,磨损严重问题。所述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盖,所述箱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检修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含尘气体入口,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净气出口,所述箱体的下方安装有支架,所述箱体的下端面安装有灰斗,所述灰斗的下方安装有卸灰阀,所述卸灰阀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桶,所述集尘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一端安装有文氏管,所述文氏管的上方设置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气包,所述气包的一端安装有电磁脉冲阀,所述电磁脉冲阀的一端安装有时序继电器。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黄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东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8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