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围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78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围墙。



    背景技术:

    围墙是指一种空间隔断结构,用于围和、分割或者保护某一区域,广泛地应用于工地、工厂以及小区等隔离工程。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彩钢板隔离墙:用槽钢板固定于栅栏上,用于临时工地的隔离,可周转使用,但抗风能力差,遇大风天气,很容易被吹走,对周围作业人员造成一定的威胁;观感差,损耗较大,且防盗能力较弱;粘土砖块围墙:双面抹灰,围墙厚度240mm,高度2.5m,顶部有压顶。可满足围护、抗风等要求,使用周期长,但不可周转使用,消耗粘土砖多。工艺简单传统,不能拆卸,还会造成建筑垃圾;混凝土墙板围墙:采用大型混凝土墙板砌筑而成,速度快,强度高,抗风能力强,板与板之间浇立柱连接,强抗倒,但造价高,且不能拆卸、不可周转使用。

    故预制围墙应运而生,预制围墙可以克服上述的缺陷,如专利号为“cn204457075u”的实用新型专利记载了一种预制围墙,如图1所示,该种预制围墙包括立柱组件以及墙板15,而立柱组件包括底座以及叠设在底座11上的若干立柱节12,立柱组件侧壁设有侧插槽,墙板15插设在两相邻立柱组件的侧插槽之间,底座11至少一个侧壁下端设有支座13,支座13上设有容底层墙板15底端插置的底插槽,支座13不仅便于墙板15定位,而且使得底座11更加稳定,不易翻倒,两相邻立柱组件之间还安装有连接横梁14。

    立柱组件通过与墙板卡扣连接,形成预制围墙,组成该种预制围墙的立柱组件和墙板虽然可以重复利用,但是形成的预制围墙牢固性较差。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预制围墙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导致形成的预制围墙牢固性较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围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制围墙单独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导致形成的预制围墙牢固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围墙,包括至少两块墙板,其中:所述墙板两端设置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墙板一体设置,所述卡槽从所述墙板的底端延伸至顶端,且向外侧延伸,且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远离所述墙板的方向设置,相邻所述墙板之间通过所述卡槽连接;

    相邻所述墙板之间通过所述卡槽连接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卡扣连接和混凝土浇筑,所述卡槽的槽口相对设置,形成混凝土容置空间,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容置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墙板上设置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贯穿所述墙板的两侧,所述排风通道沿着所述墙板的横向延伸,从所述卡槽延伸至对侧的所述卡槽,风通过所述排风通道从所述墙板的一侧转移至对侧。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容置空间中设置钢筋,所述钢筋沿着所述混凝土容置空间的高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横截面设置为u型。

    优选地,还包括围墙防水檐,所述围墙防水檐设置于所述墙板的顶部,与所述墙板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围墙防水檐包括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位于所述围墙防水檐的中部,且沿着所述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卡扣部包括两个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朝向所述墙板设置,所述条形凸起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墙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围墙防水檐还包括第一防水部,所述第一防水部位于所述围墙防水檐的两侧,且沿着所述墙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围墙防水檐扣接在所述墙板上时,所述第一防水部延伸至所述墙板所在平面的外侧。

    优选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扣接于相对设置的所述卡槽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扣接部和第二防水部,所述扣接部朝向所述卡槽设置,所述扣接部的轮廓与相对设置的所述卡槽的外轮廓相同,实现所述盖板与相对设置的卡槽的卡扣连接;

    所述第二防水部与所述扣接部的形状相同,且朝向所述扣接部的外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围墙,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种预制围墙,墙板两端设置卡槽,卡槽与墙板一体设置,卡槽从墙板的底端延伸至顶端,通过卡槽的卡扣连接以及混凝土浇筑于卡槽形成的混凝土浇筑空间中,实现墙板与墙板之间的连接,同墙板与墙板之间单独采用卡扣连接相比,增大了接触点,形成的预制围墙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预制围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预制围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墙板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围墙防水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6:

    11、底座;12、立柱节;13、支座;14、连接横梁;15、墙板;101、墙板;102、排风通道;103、卡槽;104、混凝土容置空间;105、钢筋;106、围墙防水檐;1061、卡扣部;1062、条形凸起;1063、第一防水部;107、盖板;1071、扣接部;1072、第二防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预制围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墙板的俯视图,图5是图2中围墙防水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围墙,如图2~图6所示,包括至少两块墙板101,根据围墙的大小来确定墙板101的数量,为了实现墙板101与墙板101之间的连接,墙板101两端均设置有卡槽103,通过卡槽103实现墙板101与墙板101之间的连接,并且卡槽103与墙板101之间是一体设置的。

    具体地,卡槽103从墙板101的底端延伸至顶端,且继续向外侧延伸,即两侧卡槽103的高度高于墙板101的高度,卡槽103的槽口朝向远离墙板101的方向设置,相邻墙板101之间通过卡槽103连接,连接时槽口相对,形成一个封闭的几何形,如图4所示。

    为了加固墙板101与墙板101之间的连接,克服传统预制围墙制作时单纯采用卡扣连接导致的不牢固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相邻墙板101之间通过卡槽103连接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卡扣连接和混凝土浇筑,即卡槽103与卡槽103之间先进行卡扣连接,然后通过混凝土浇筑,在传统单纯卡扣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混凝乳浇筑这一加固方式,即卡槽103的槽口相对设置,形成混凝土容置空间104,混凝土浇筑于混凝土容置空间104中,完成墙板101与墙板101之间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防止风在预制围墙的一侧集聚,墙板101上设置排风通道102,排风通道102贯穿墙板101的两侧,风通过排风通道102从墙板101的一侧转移至对侧,即可避免风在预制围墙的一侧集聚,排风通道102沿着墙板101的横向延伸,从一侧卡槽103延伸至对侧的卡槽103,本实用新型排风通道102的设置方式不局限于横向延伸,也可以是竖向延伸,还可以斜向延伸,同时还可以交错延伸,只要能够实现预制围墙的排风功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加固墙板101与墙板101之间的连接,混凝土容置空间104中设置钢筋105,钢筋105沿着混凝土容置空间104的高度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卡槽103形成的混凝土容置空间104中一共有四跟钢筋105,四跟钢筋105与混凝土容置空间104的横截面垂直。

    同时卡槽103的横截面设置为u型,也可以是倒锥形,还可以是半圆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围墙防水檐106,如图5所示,围墙防水檐106设置于墙板101的顶部,与墙板101卡扣连接。具体地,围墙防水檐106包括卡扣部1061,卡扣部1061位于围墙防水檐106的中部,且沿着墙板101的长度方向延伸,卡扣部1061包括两个条形凸起1062,条形凸起1062朝向墙板101设置,条形凸起1062之间的距离等于墙板101的厚度,即正好实现围墙防水檐106与墙板101顶部的卡扣连接。

    围墙防水檐106除了包括卡扣部1061以外,还包括第一防水部1063,第一防水部1063位于围墙防水檐106的两侧,且沿着墙板101的厚度方向延伸,围墙防水檐106扣接在墙板101上时,第一防水部1063延伸至墙板101所在平面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围墙防水檐106不仅能够保护墙板101,免受雨水浸湿,同时与墙板101之间卡扣连接的方式,还可以使围墙防水檐106被重复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盖板107,如图6所示,盖板107扣接于相对设置的卡槽103的上方,盖板107具体包括扣接部1071和第二防水部1072,扣接部1071朝向卡槽103设置,扣接部1071的轮廓与相对设置的卡槽103的外轮廓相同,实现盖板107与相对设置的卡槽103的卡扣连接,第二防水部1072与扣接部1071的形状相同,且朝向扣接部1071的外侧延伸。

    该种盖板107除了起到加固墙板101连接处之外,第二防水部1072也可以起到对卡槽103的保护,使其免受雨水浸湿,同时盖板107与相对设置的卡槽103的卡扣连接,还可以实现盖板107的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墙板(101),其中:

    所述墙板(101)两端设置卡槽(103),所述卡槽(103)与所述墙板(101)一体设置,所述卡槽(103)从所述墙板(101)的底端延伸至顶端,且向外侧延伸,且所述卡槽(103)的槽口朝向远离所述墙板(101)的方向设置,相邻所述墙板(101)之间通过所述卡槽(103)连接;

    相邻所述墙板(101)之间通过所述卡槽(103)连接设置为卡扣连接和混凝土浇筑,所述卡槽(103)的槽口相对设置,形成混凝土容置空间(104),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容置空间(10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01)上设置排风通道(102),所述排风通道(102)贯穿所述墙板(101)的两侧,所述排风通道(102)沿着所述墙板(101)的横向延伸,从所述卡槽(103)延伸至对侧的所述卡槽(103),风通过所述排风通道(102)从所述墙板(101)的一侧转移至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容置空间(104)中设置钢筋(105),所述钢筋(105)沿着所述混凝土容置空间(104)的高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3)的横截面设置为u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墙防水檐(106),所述围墙防水檐(106)设置于所述墙板(101)的顶部,与所述墙板(101)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防水檐(106)包括卡扣部(1061),所述卡扣部(1061)位于所述围墙防水檐(106)的中部,且沿着所述墙板(101)的长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061)包括两个条形凸起(1062),所述条形凸起(1062)朝向所述墙板(101)设置,所述条形凸起(1062)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墙板(101)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防水檐(106)还包括第一防水部(1063),所述第一防水部(1063)位于所述围墙防水檐(106)的两侧,且沿着所述墙板(10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围墙防水檐(106)扣接在所述墙板(101)上时,所述第一防水部(1063)延伸至所述墙板(101)所在平面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107),所述盖板(107)扣接于相对设置的所述卡槽(103)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7)包括扣接部(1071)和第二防水部(1072),所述扣接部(1071)朝向所述卡槽(103)设置,所述扣接部(1071)的轮廓与相对设置的所述卡槽(103)的外轮廓相同,实现所述盖板(107)与相对设置的卡槽(103)的卡扣连接;

    所述第二防水部(1072)与所述扣接部(1071)的形状相同,且朝向所述扣接部(1071)的外侧延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围墙,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至少两块墙板,墙板两端设置卡槽,卡槽与墙板一体设置,卡槽从墙板的底端延伸至顶端,且向外侧延伸,且卡槽的槽口朝向远离墙板的方向设置,相邻墙板之间通过卡槽连接;相邻墙板之间通过卡槽连接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卡扣连接和混凝土浇筑,卡槽的槽口相对设置,形成混凝土容置空间,混凝土浇筑于混凝土容置空间中。本实用新型同墙板与墙板之间单独采用卡扣连接相比,增大了接触点,形成的预制围墙更加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利;张广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厂回族自治县益恒建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8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