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指示牌的屏柜锁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7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柜锁把手。



    背景技术:

    标识牌用于表达与安全有关的信息。在变电中工作人员在对二次屏柜进行检修时需要悬挂“在此工作”牌,提醒工作人员误入间隔,防止人为误操作,而未检修的设备则需要悬挂“运行设备”标识牌,警示工作人员不得在此开展工作以确保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现有标识牌存在以下问题:1、屏柜上无悬挂点,需要单独粘贴挂钩用于悬挂标识牌;2、标识牌单面设计更换标识牌需要摘下“运行设备”标志牌再悬挂“在此工作”标识牌,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有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指示牌的屏柜锁把手,包括标识牌、屏柜锁把手及防脱胶套,所述标识牌的一侧设置有插销,所述屏柜锁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插销穿过的插销孔,所述插销孔为通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插销孔,伸出端上套设所述防脱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牌的正反两面设置成两种鲜艳且色差大的颜色。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牌正反两面设置有在两种不同状态下时需提醒的标识字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带指示牌的屏柜锁把手,通过设置有两种标识功能的标识牌,通过插销插入屏柜锁把手的插销孔里,再用防脱胶套套住防止插销松脱,当二次屏柜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取下防脱胶套,将标识牌取下翻面至对应的标识面重新插入屏柜把手,套上防脱胶套即可。操作方便,且标识显著,不需要经常悬挂标识牌,减少了由于作业人员的疏漏造成的标识状态变换不及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问题。同时,提高了二次屏柜的美观度,通过正反面不同标识内容设计,减少标识牌制作数量,降低了工作人员更换标识牌搬运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指示牌的屏柜锁把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标识牌、11-插销、20-屏柜锁把手、21-插销孔、30-防脱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带指示牌的屏柜锁把手,包括标识牌10、屏柜锁把手20及防脱胶套30。

    标识牌10的正反两面还设置有标识字符,正面为“在此工作”标识、反面为“运行设备”标识,进一步地,标识牌的正反两面设置成两种鲜艳且色差大的颜色,便于作业人员区分,且提醒更醒目。此实施例中,正面设置成红色,反面设置成绿色。通过字符加颜色的组合形式,进一步加大提醒标识的效果。在标识牌10的一侧设置有插销11。

    屏柜锁把手20不改变原有的形状及结构,只在侧面设置有供所述插销11通过的插销孔21。

    插销11穿过插销孔21后,伸出端套上防脱胶套30,将标识牌10固定在屏柜锁把手20上。

    当二次屏柜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取下防脱胶套30,将标识牌10取下翻面至“在此工作”的标识面再将插销11插入插销孔21内,再套上防脱胶套30即可。操作方便,且标识显著,不需要经常悬挂标识牌,减少了由于作业人员的疏漏造成的标识状态变换不及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问题。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指示牌的屏柜锁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标识牌、屏柜锁把手及防脱胶套,所述标识牌的一侧设置有插销,所述屏柜锁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插销穿过的插销孔,所述插销孔为通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插销孔,伸出端上套设所述防脱胶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指示牌的屏柜锁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牌正反两面设置有在两种不同状态下时需提醒的标识字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指示牌的屏柜锁把手,包括标识牌、屏柜锁把手及防脱胶套,标识牌的一侧设置有插销,屏柜锁的侧面开设有供插销穿过的插销孔,插销孔为通孔,插销穿过插销孔,伸出端上套设防脱胶套。本实用新型带指示牌的屏柜锁把手,通过设置有两种标识功能的标识牌,通过插销插入屏柜锁把手的插销孔里,再用防脱胶套套住防止插销松脱,当二次屏柜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取下防脱胶套,将标识牌取下翻面至对应的标识面重新插入屏柜把手,套上防脱胶套即可。操作方便,且标识显著,不需要经常悬挂标识牌,减少了由于作业人员的疏漏造成的标识状态变换不及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侯云川;胡学深;刘百爽;滕昭林;范冬春;陆健;辛亮;樊建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
    技术研发日:2018.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8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