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柄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手柄也称把手,把手是家装不可缺少的功能配件,随着把手制作工艺的不断提高,现在的把手不但具有功能性,在装饰性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把手的用途也有很多,常见的为门把手、抽屉把手、橱柜把手、衣柜把手、车把手、窗把手等,可以说在一切需要进行开闭操作的地方都有把手的存在。目前智能手柄锁行业发展速度迅猛,整体机构越来越多样化,对手柄换向机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出现了更多的种类,例如指纹式手柄锁、密码式手柄锁。
而这些新型的手柄锁出现后,导致现有的手柄拆卸式换向机构出现无法使用或使用麻烦的问题。结合目前的手柄换向机构,总结出手柄换向机构存在以下缺点:在对手柄进行换向时,需要拆卸相关的零部件后再次装入,过程繁琐;螺钉及其它小部件在拆卸过程中容易出现洒落和遗失的情况,对工作人员造成不便;在各种各样结构的智能锁中通用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柄换向机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设计方案具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解决了原有的换向机构操作繁琐且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包括主框体、把手和手柄机构,所述手柄机构正面的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导向柱,所述主框体为中空构件且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杆体上套接有扭转弹簧,所述套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上端面且靠近连接盘中部的位置固定插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一空腔,且该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通过压缩弹簧活动连接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的形状与固定块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卡合块的下端面且与固定块的空腔相对应的位置处垂直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柱,且该连接柱套接在压缩弹簧的内腔,所述连接盘的顶部活动设有活动卡爪,所述活动卡爪的左侧与卡合块的右侧相啮合,所述活动卡爪背面的左、右两侧且与导向柱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动槽,且导向柱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中,所述把手为中空构造且内腔中固定连接有两块支撑块,每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均垂直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多个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且每块滑动块的一侧均延伸至把手的内腔中,每块滑动块的外表面均胶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中,所述活动卡爪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十字槽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中,所述活动卡爪底部的正面和背面与扭转弹簧的两端相互卡合,且该活动卡爪通过该扭转弹簧固定连接连接盘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中,所述主框体的顶部且与十字槽螺钉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盖板预留孔,且该盖板预留孔中可插接防水橡胶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中,所述把手的一端贯穿主框体顶部的内腔且活动卡接在手柄机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卡爪、手柄机构、导向柱、盖板预留孔、扭转弹簧和压缩弹簧等结构的设计,该设计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在使用时能够快速有效的对手柄进行换向,且保证换向的过程具备连续性;同时该设计方案不需拆卸任何零部件,不会出现换向过程中零部件洒落、遗失的现象,即大大的简化了换向的过程,方便人们使用;同时该设计中的换向操作只针对于非常小的局部范围(即只需拧动十字槽螺钉),不影响其它机构,可适用于目前大部分结构的智能手柄锁,有效的解决了原有的换向机构操作繁琐且使用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支撑块、复位弹簧和滑动块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们在进行换向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拿捏感受,不会因为手柄过于僵硬而出现手掌不舒适的问题,同时配合橡胶块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们拿捏的柔软性,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柄换向机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柄换向机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把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框体;101、把手;102、支撑块;103、复位弹簧;2、连接盘;3、活动卡爪;4、手柄机构;5、十字槽螺钉;6、导向柱;7、滑动块;8、橡胶块;9、盖板预留孔;10、套杆;11、扭转弹簧;12、固定块;13、卡合块;14、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包括主框体1、把手101和手柄机构4,把手101的一端贯穿主框体1顶部的内腔且活动卡接在手柄机构4上,手柄机构4正面的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导向柱6,主框体1为中空构件且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杆10,套杆10的杆体上套接有扭转弹簧11,套杆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盘2,连接盘2的上端面且靠近连接盘2中部的位置固定插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顶部开设有一空腔,且该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压缩弹簧14,固定块12的上端面通过压缩弹簧14活动连接有卡合块13,卡合块13的形状与固定块12的形状相适配,卡合块13的下端面且与固定块12的空腔相对应的位置处垂直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柱,且该连接柱套接在压缩弹簧14的内腔,连接盘2的顶部活动设有活动卡爪3,活动卡爪3的左侧与卡合块13的右侧相啮合,活动卡爪3背面的左、右两侧且与导向柱6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动槽,且导向柱6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腔;通过这些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使得该设计方案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的优点,在使用时能够快速有效的对手柄进行换向,且保证换向的过程具备连续性;同时该设计方案不需拆卸任何零部件,不会出现换向过程中零部件洒落、遗失的现象,即大大的简化了换向的过程,方便人们使用。
把手101为中空构造且内腔中固定连接有两块支撑块102,每块支撑块102的一侧均垂直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3,且多个复位弹簧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7,且每块滑动块7的一侧均延伸至把手101的内腔中,每块滑动块7的外表面均胶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块8;通过这些设计的出现,,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们在进行换向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拿捏感受,不会因为手柄过于僵硬而出现手掌不舒适的问题,同时配合橡胶块8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们拿捏的柔软性,提高舒适度。
活动卡爪3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十字槽螺钉5;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有效的方便工作人员对活动卡爪3进行拧松,从而方便对手柄机构4和把手101进行换向。
活动卡爪3底部的正面和背面与扭转弹簧11的两端相互卡合,且该活动卡爪3通过该扭转弹簧11固定连接连接盘2的顶部,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更有效的使活动卡爪3脱离扭转弹簧11,同时方便后期活动卡爪3的复位。
主框体1的顶部且与十字槽螺钉5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盖板预留孔9,且该盖板预留孔9中可插接防水橡胶塞,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拧松十字槽螺钉5,且方便对盖板预留孔9进行密封,避免雨水的渗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人们需要对把手101进行换向时,首先用螺丝刀穿过盖板预留孔9松动十字槽螺钉5,十字槽螺钉5在松动的过程中,活动卡爪3通过压缩弹簧14的抵触作用下顺着导向柱6缓缓的向上进行滑动,当活动卡爪3移动到主框体1内腔的顶部时,活动卡爪3正好脱离了扭转弹簧11的卡合,此时,人们只需将把手101旋转180°,再用螺丝刀将十字槽螺钉5拧紧至原位,使活动卡爪3实现复位,完成整个手柄机构4和把手101的换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1.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包括主框体(1)、把手(101)和手柄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4)正面的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导向柱(6),所述主框体(1)为中空构件且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杆(10),所述套杆(10)的杆体上套接有扭转弹簧(11),所述套杆(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盘(2),所述连接盘(2)的上端面且靠近连接盘(2)中部的位置固定插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顶部开设有一空腔,且该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压缩弹簧(14),所述固定块(12)的上端面通过压缩弹簧(14)活动连接有卡合块(13),所述卡合块(13)的形状与固定块(1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卡合块(13)的下端面且与固定块(12)的空腔相对应的位置处垂直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柱,且该连接柱套接在压缩弹簧(14)的内腔,所述连接盘(2)的顶部活动设有活动卡爪(3),所述活动卡爪(3)的左侧与卡合块(13)的右侧相啮合,所述活动卡爪(3)背面的左、右两侧且与导向柱(6)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动槽,且导向柱(6)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01)为中空构造且内腔中固定连接有两块支撑块(102),每块所述支撑块(102)的一侧均垂直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3),且多个复位弹簧(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7),且每块滑动块(7)的一侧均延伸至把手(101)的内腔中,每块滑动块(7)的外表面均胶合固定连接有橡胶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卡爪(3)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十字槽螺钉(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卡爪(3)底部的正面和背面与扭转弹簧(11)的两端相互卡合,且该活动卡爪(3)通过该扭转弹簧(11)固定连接连接盘(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的顶部且与十字槽螺钉(5)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盖板预留孔(9),且该盖板预留孔(9)中可插接防水橡胶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01)的一端贯穿主框体(1)顶部的内腔且活动卡接在手柄机构(4)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