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234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



    背景技术:

    在教学工作中,老师需要做一个教学实验以清楚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条形磁铁不同区域磁力大小。实验时,首先沿条形磁铁的长度方向均匀标记多个测试点;然后用细线系住条形磁铁的两端将条形磁铁挂在铁架台上,并调节条形磁铁使其保持水平;接着,用回形针制作多个挂钩,并在每个测试点上吸附一个挂钩;最后在每个挂勾上逐一添加回形针,直到不能再往上挂为止,并记录每个测试点吸附回形针的个数,从而对比得出每个测试点磁力的大小。

    但是,在上述教学实验中,由于回形针体积小、质量轻,在实验时回形针不易挂到条形磁铁上,操作麻烦,难度大,实验容易失败;同时由于回形针数量多,记录回形针的数量也非常困难,这极大的耗费了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降低实验难度,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包括主支撑板、水平设置于主支撑板上侧的第一条形磁铁以及用于与第一条形磁铁磁性配合的多个计数件,所述计数件为磁性金属,每个所述计数件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板上位于第一条形磁铁的每个测试点的正下方设置有垂直于条形磁铁的固定轨道,所述计数件与固定轨道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板的下侧且位于多个固定轨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容纳计数件的收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轨道内设置有用于显示计数件数量的计数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计数件上设置有用于观测计数刻度的观测孔。

    进一步的,所述计数件的边数为偶数。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板下侧且远离收纳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主支撑板呈l型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主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板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副支撑板,每个所述副支撑板的上侧均设置有第二条形磁铁,所述第二条形磁铁的长度为第一条形磁铁长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条形磁铁固定于主支撑板,可以避免第一条形磁铁在实验时发生摇晃,使计数件脱落,造成实验失败,本实用新型降低实验难度,提高了课堂效率;

    其二,本实用新型采用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计数件与磁性配合第一条形磁铁,一方面,计数件和第一条形磁铁之间、计数件和计数件之间吸附在一起更加稳定;另一方面,相比于回形针,计数件更加容易数数,实验结果更加直观,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实验难度,节约了课堂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1、主支撑板;2、第一条形磁铁;3、固定轨道;4、收纳槽;5、计数件;51、观测孔;6、计数刻度;7、固定板;71、加强筋;8、副支撑板;9、第二条形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参见图1,包括主支撑板1、水平设置于主支撑板1上侧的第一条形磁铁2以及用于与第一条形磁铁2磁性配合的多个计数件5,所述计数件5为磁性金属,这里的磁性金属可以采用能够被磁铁吸附的铁、钴和镍等。所述计数件5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具体地,可从第一条形磁铁2的端部起沿条形磁铁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5个测试点(图中没有显示),主支撑板1为塑料板,第一条形磁铁2水平固定于主支撑板1的上侧,相比于用细线系住条形磁铁的两端将条形磁铁挂在铁架台上,该方式可以避免在实验时第一条形磁铁2发生摇晃,计数件5不易提前脱落,造成实验失败;计数件5呈多边形,计数件5可以更加方便的吸附于第一条形磁铁2的测试点,操作简单,计数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降低实验难度,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优选地,由于相邻测试点的间距较短,每个测试点的磁场强度不同,相邻测试点上的计数件5可能会吸附在一起,导致实验失败,需要反复实验,降低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所述主支撑板1且位于第一条形磁铁2的每个测试点的正下方设置有垂直于条形磁铁的固定轨道3,所述计数件5与固定轨道3滑动配合。固定轨道3为两块平行设置的塑料板,计数件5可以在固定轨道3内滑动,固定轨道3可以避免相邻测试点上的计数件5吸附在一起,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优选地,由于实验结束后需要回收的计数件5,计数件5脱离第一条形磁铁2时容易产生噪音,影响课堂,同时用手逐一捡拾计数件5操作不方便回收整理材料麻烦,花费时间长。所述主支撑板1的下侧且位于多个固定轨道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容纳计数件5的收纳槽4。当需要回收吸附于第一条形磁铁2的计数件5时,用手指按压靠近测试点的计数件5,然后滑动该计数件5使其脱离第一条形磁铁2,多个计数件5可以沿着固定轨道3掉进收纳槽4内,收纳槽4的设置,节约实验时间,减小噪音的产生,提高回收计数件5的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轨道3内设置有用于显示计数件5数量的计数刻度6。具体地,在固定轨道3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1、2、3……”的计数刻度6,计数刻度6的间距等于计数件5的宽度,由于吸附于测试点的计数件5数量多,在数数时非常困难也容易出错,计数刻度6可以方便学生直观地观测吸附于每个测试点计数件5的个数,方便学生对每个测试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缩短实验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优选地,为了方便观测计数刻度6,所述计数件5上设置有用于观测计数刻度6的观测孔51。

    优选地,所述计数件5的边数为偶数,当计数件5吸附在一起时,相邻的计数件5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计数件5吸附于第一条形磁铁2更加稳定,不易提前脱落。具体地,计数件5的横截面可以为四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这里的计数件5采用螺母,螺母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同时螺母的螺纹孔可用作观测孔51,螺母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取得,减少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

    如图1所示,所述主支撑板1下侧且远离收纳槽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与主支撑板1呈l型垂直连接。具体地,主支撑板1靠近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收纳槽4和固定板7,固定板7的底端、主支撑板1的底端和收纳槽4的底端位于同一平面,这样可以提高主支撑板1的稳定性,避免在实验时主支撑板1倒塌,造成实验失败。

    优选地,为了提高固定板7连接于主支撑板1的强度,所述固定板7与主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71。

    实施例二: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参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副支撑板8,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8之间采用合页连接(图中没有显示),副支撑板8的宽度为主支撑板1宽度的一半,可以将副支撑板8折叠到主支撑板1远离第一条形磁铁2的一侧,每个所述副支撑板8的上侧均设置有第二条形磁铁9,所述第二条形磁铁9的长度为第一条形磁铁2长度的二分之一,这里将两个第二条形磁铁9分别涂刷为红色和蓝色,方便做对比实验,验证当磁铁折断后,依然存在两个磁极且磁场强度分布规律和折断前一样。

    副支撑板8上没有设置固定板7和加强筋71,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操作方法:

    实验时,将主支撑板1平放于讲桌上,第一条形磁铁2正对学生,然后将多个计数件5逐一沿固定轨道3滑动吸附于第一条形磁铁2的测试点上,当每个测试点不能吸附计数件5时,读取每个测试点最下端计数件5的观测孔51内的计数刻度6,从而得到每个测试点的磁力大小;当需要回收计数件5时,用手指按压靠近测试点的计数件5,然后滑动该计数件5使其脱离第一条形磁铁2,多个计数件5可以沿着固定轨道3掉进收纳槽4内;当需要做对比实时,打开副支撑板8,使第二条形磁铁9正对学生,重复上述步骤。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特征是:包括主支撑板、水平设置于主支撑板上侧的第一条形磁铁以及用于与第一条形磁铁磁性配合的多个计数件,所述计数件为磁性金属,每个所述计数件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主支撑板上位于第一条形磁铁的每个测试点的正下方设置有垂直于条形磁铁的固定轨道,所述计数件与固定轨道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主支撑板的下侧且位于多个固定轨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容纳计数件的收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轨道内设置有用于显示计数件数量的计数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特征是:所述计数件上设置有用于观测计数刻度的观测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特征是:所述计数件的边数为偶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主支撑板下侧且远离收纳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主支撑板呈l型垂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与主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主支撑板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副支撑板,每个所述副支撑板的上侧均设置有第二条形磁铁,所述第二条形磁铁的长度为第一条形磁铁长度的二分之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磁铁磁力大小的教学工具,其包括主支撑板、设置于主支撑板上侧的第一条形磁铁以及用于与第一条形磁铁磁性配合的多个计数件,每个计数件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条形磁铁固定于主支撑板,可以避免条形磁铁在实验时发生摇晃,使计数件脱落;采用横截面为多边形的计数件,一方面,计数件和条形磁铁之间、计数件和计数件之间吸附在一起更加稳定;另一方面,相比于回形针,计数件更加容易数数,实验结果更加直观,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实验难度,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红星
    技术研发日:2019.05.1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7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