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尾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尾气清洗系统的文丘里集成降温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尾气清洗技术用于清洗船舶运行中主机、发电机、锅炉等设备燃烧重油产生的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颗粒物。
船舶尾气清洗技术脱硫塔进气段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筒u型段降温方式,一种是文丘里型降温除尘方式。第一种较为简单,依靠大量喷淋液进行洗涤降温。第二种在直筒段增加了文丘里,通过收缩变径,配合适量的喷淋液起到降温除尘的方式。
而传统的喷淋液靠一个喷淋头向文丘里管内喷水,雾化及传热效率不高,水滴颗粒粒径大于100um,其次,文丘里管的前后缩颈长度不够,除尘效果不佳;采用单个文丘里管的降温除尘装置的整体长度太长,使得装置不利于船舶有限空间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尾气清洗系统的文丘里集成降温除尘装置。
一、设计原理
在直筒段内部集成多个文丘里管,延迟每个文丘里管两端的变颈段的长度。
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船舶尾气清洗系统的文丘里集成降温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端竖直管、集成式文丘里组件、喷淋组件、出气端竖直管、出气端变径弯管和出气端横直管,所述喷淋组件安装于所述文丘里组件上,所述进气端竖直管、集成式文丘里组件和出气端竖直管由上而下依次竖直连接,所述出气端竖直管的下端与出气端变径弯管的上进气端连接,出气端变径弯管的水平方向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端横直管的进气端连接,在所述出气端变径弯管的底端设置集液室。
优选的,上述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优选的,所述集成式文丘里组件包括集成外管和平行设置于所述集成外管内的多个文丘里管,所述集成外管的上端与进气端竖直管的下端连接,集成外管的下端与出气端竖直管的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管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管包括文丘里进气缩颈管、文丘里直管和文丘里出气扩径管,所述文丘里进气缩颈管的上端与进气集成隔板连接,文丘里出气扩径管的下端与出气集成隔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进气缩颈管、文丘里直管和文丘里出气扩径管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依次增大。
优选的,所述进气集成隔板为平板,包括隔板体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数量与文丘里管的数量相同;所述出气集成隔板与进气集成隔板的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进气集成隔板为弧形凹面板,包括弧形面的隔板体、竖直投射面为圆形的进气孔和安装平板部,所述进气孔的数量与文丘里管的数量相同;所述出气集成隔板为平板。
优选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多个喷淋喷嘴,每个所述喷淋喷嘴喷淋方向斜向下设置的安装于每个文丘里直管内。
优选的,每个文丘里管的设计风量为20000nm3/h,集成式文丘里组件的应对烟气量为60000~80000nm3/h。
优选的,集液室的底部通过导流管,通过所述导流管将收集的废液排出。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增加文丘里管数量,减少单个文丘里处理气量,降低文丘里高度,从而降低文丘里进气段的高度,解决了脱硫塔进气端布置困难。并可以通过延长单个文丘里前后缩管长度,达到提高文丘里除尘效果的目的。从而使进入主塔(填料塔)的烟气更加洁净,减少主塔填料堵塞板结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单体式文丘里降温除尘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文丘里集成降温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气集成隔板为平板且有四个进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气集成隔板为平板且有三个进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文丘里集成降温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进气集成隔板为弧形面板且有四个进气孔的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端竖直管;2、集成外管;3、文丘里管;31、文丘里进气缩颈管;32、文丘里直管;33、文丘里出气扩径管;4、喷淋组件;5、出气端竖直管;6、出气端变径弯管;7、出气端横直管;8、集液室;9、进气集成隔板;91、隔板体;92、进气孔;93、安装平板部;10、定位环;11、出气集成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一种用于船舶尾气清洗系统的文丘里集成降温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端竖直管1、集成式文丘里组件、喷淋组件4、出气端竖直管5、出气端变径弯管6、出气端横直管7、集液室8、进气集成隔板9和出气集成隔板11。
连接关系:喷淋组件4安装于文丘里组件上,进气端竖直管1、集成式文丘里组件和出气端竖直管5由上而下依次竖直连接,出气端竖直管5的下端与出气端变径弯管6的上进气端连接,出气端变径弯管6的水平方向的出气端与出气端横直管7的进气端连接,在出气端变径弯管6的底端设置集液室8。
其中,上述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集成式文丘里组件包括集成外管2和平行设置于集成外管2内的多个文丘里管3,集成外管2的上端与进气端竖直管1的下端连接,集成外管2的下端与出气端竖直管5的上端连接。
其中,文丘里管3的数量为四个(参见图3)或三个(参见图4),优选为四个。
其中,文丘里管3包括文丘里进气缩颈管31、文丘里直管32和文丘里出气扩径管33,文丘里进气缩颈管31的上端与进气集成隔板9连接,文丘里出气扩径管33的下端与出气集成隔板11连接。
具体的,文丘里进气缩颈管31、文丘里直管32和文丘里出气扩径管33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依次增大。
为了提高除尘效果,延迟每个文丘里管两端的变颈段的长度。具体的,文丘里进气缩颈管31的长度为文丘里直管32的长度的1~2倍,优选为1.5倍;文丘里出气扩径管33的长度为文丘里直管32的长度的1.5~3.5倍,优选为3倍。
在如图1-4的实施例中,进气集成隔板9为平板,包括隔板体91和进气孔92,进气孔92的数量与文丘里管3的数量相同;出气集成隔板11与进气集成隔板9的形状相同。
出气集成隔板11与进气集成隔板9通过定位环10定位安装于集成外管2的两端。
其中,定位环10为环形钢环,沿其环形面均布连接孔,用于与隔板的连接,或者不设置连接孔,直接与隔板焊接。
喷淋组件4包括多个喷淋喷嘴,每个喷淋喷嘴喷淋方向斜向下设置的安装于每个文丘里直管32内。
集液室8的底部通过导流管,通过导流管将收集的废液排出。
出气端变径弯管(6)为90°弯管,其上端口的口径与出气端竖直管5的管径相同,其出气端口的口径小于其上端口的口径。
参见图5和图6的实施例,进气集成隔板9为弧形凹面板,包括弧形面的隔板体91、竖直投射面为圆形的进气孔92和安装平板部93,进气孔92的数量与文丘里管3的数量相同;出气集成隔板11为平板。
设计参数:
每个文丘里管3的设计风量为20000nm3/h~80000nm3/h;集成式文丘里组件的应对烟气量为60000~80000nm3/h。
在安装时,将装置的进气端与船舶尾气排气管连接,装置的出气端与船舶的脱硫塔(主塔或填料塔)进气端连接,整体呈竖直方向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用于船舶尾气清洗系统的文丘里集成降温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端竖直管(1)、集成式文丘里组件、喷淋组件(4)、出气端竖直管(5)、出气端变径弯管(6)和出气端横直管(7),所述喷淋组件(4)安装于所述文丘里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竖直管(1)、集成式文丘里组件和出气端竖直管(5)由上而下依次竖直连接,所述出气端竖直管(5)的下端与出气端变径弯管(6)的上进气端连接,出气端变径弯管(6)的水平方向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端横直管(7)的进气端连接,在所述出气端变径弯管(6)的底端设置集液室(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文丘里组件包括集成外管(2)和平行设置于所述集成外管(2)内的多个文丘里管(3),所述集成外管(2)的上端与进气端竖直管(1)的下端连接,集成外管(2)的下端与出气端竖直管(5)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3)的数量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3)包括文丘里进气缩颈管(31)、文丘里直管(32)和文丘里出气扩径管(33),所述文丘里进气缩颈管(31)的上端与进气集成隔板(9)连接,文丘里出气扩径管(33)的下端与出气集成隔板(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进气缩颈管(31)、文丘里直管(32)和文丘里出气扩径管(33)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依次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集成隔板(9)为平板,包括隔板体(91)和进气孔(92),所述进气孔(92)的数量与文丘里管(3)的数量相同;所述出气集成隔板(11)与进气集成隔板(9)的形状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集成隔板(9)为弧形凹面板,包括弧形面的隔板体(91)、竖直投射面为圆形的进气孔(92)和安装平板部(93),所述进气孔(92)的数量与文丘里管(3)的数量相同;所述出气集成隔板(11)为平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4)包括多个喷淋喷嘴,每个所述喷淋喷嘴喷淋方向斜向下设置的安装于每个文丘里直管(32)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文丘里管(3)的设计风量为20000nm3/h,集成式文丘里组件的应对烟气量为60000~80000nm3/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室(8)的底部通过导流管,通过所述导流管将收集的废液排出。
技术总结